一日过渡环节之餐后活动研究

2022-06-01 19:22田地孙雪梅
民族文汇 2022年22期
关键词:研究

田地 孙雪梅

摘 要: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有很多的过渡环节,如入园离园、如厕盥洗、餐前餐后等,它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节奏更替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每天的餐后,一般会有15-20分钟的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幼儿整理餐具和桌面、漱口、擦嘴、洗手、做值日等,每名幼儿完成的时间不一致,为了避免幼儿无所事事、消极等待,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段,通过让他做喜欢的事情,让他有所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因此,我们从游戏和生活两个方面入手,为幼儿创设更多自主与自由的空间,有效地融入丰富多样的活动,优化过渡环节的秩序,满足幼儿的需要,提升幼儿自我管理、服务他人的能力。

一、有序的餐后整理,提升幼儿生活能力

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每天周而复始的吃喝玩耍、环境整理是学习独立生活的开始。有一定的清洁整理的良好习惯,对幼儿一生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用餐后,自己送餐具、用小抹布擦净自己的桌面、将小椅子搬到走廊、漱口、擦嘴、洗手,选择喜欢的餐后游戏……

在环境中张贴明确的提示图,过程中及时提醒鼓励,难点处重点辅导帮助,通过不懈的坚持,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就逐步建立起来了。

幼儿可以从小班开始,逐渐学习怎样做值日生,共同做好班级桌面的清洁、地面的整理、物品的摆放等工作。在做值日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增强责任感。幼儿园小值日生每天在餐后需要做的事情有:收餐花、餐纸,把它们摆放到设计好的位置,清理小垃圾桶,按一定顺序擦桌子,并把垃圾桶、小抹布拿到盥洗室洗干净;扫地、拖地,保持地面清洁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秩序感和合作能力。

小值日生可以自主选择小组伙伴,并自选工作,早到的先选,合作完成全部的值日工作。每周值日小组会进行小组讨论,互评一下小伙伴的任务完成情况、分享自己是怎样做事的等,讨论和分享环节提高了幼儿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二、多样的游戏互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过渡环节属于非正式的环节,在自然状态下,容许各种自由活动形式的存在。可以安静,可以活泼,可以结伴,可以单独,强调的是自主性和自然性。餐后活动的地点一般在走廊或其它公共场所,我们在充分观察后,选择灵活、立体地使用现有空间,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地方,如走廊的桌面,早上是幼儿的签到桌或叠衣桌,餐后可以成为桌面操作区;墙面既可以是幼儿作品展示区,边角地方还可以成为立体游戏材料使用区;墙柱可以设计纸牌游戏,鞋柜可以用来坐着阅读等。

游戏的内容来自于最近的活动主题,可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也可结合当前形势,设计有关疫情、节日、民俗类的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如健康类的活动有整理衣橱、擦洗桌椅,或玩传统游戏如翻花绳、扔飞镖等;语言社会类的活动有阅读绘本、整理或修补图书、汉字游戏、控笔练习、临摹涂画自己的姓名等;科学类的活动有数量或图形对应、纸牌游戏、蛋托毛球游戏、桌面建构、动植物观察和记录等;美术类的活动有手指印画、点线创意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是主题的预习,也可以是主题的延伸或拓展。

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学习的中介。幼儿使用材料能做的事情越多,材料的教育价值也就越高。因此,应注意低结构材料和高结构材料的比例问题,尽量多提供低结构材料或原材料,方便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组合;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方式,如果某一材料幼儿非常感兴趣,应考虑多提供一些类似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如果出现幼儿活动情绪一般的现象,可能源于材料已经不能给幼儿提供足够发展空间,要考虑更换或提高层次。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地点和内容,玩一玩、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好朋友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一起游戏,完成后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墙上,或摆放在小筐内,未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特定的小筐内,留待明天继续完成。

三、适宜的引导支持,逐步实现自主管理

过渡环节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帮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梳理经验、建构认知或表达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将一日生活中的经验重复渗透,使之富有教育性,实现教育性与自主性、生活化的统一和融合,实现幼儿的整体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什么呢?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认同并维护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高控,少干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尽量不安排统一行动,让幼儿保持自然的状态。但教师同时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应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尽可能的给幼儿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教师既不能干预太多,也不能完全不管。教师除了关注活动环境是否适宜,幼儿對材料是否感兴趣等,当幼儿有需要或是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考虑是否要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指导。

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规划自己的餐后活动,充分利用表征和记录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自我规划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随后的集体活动时间,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的活动过程,表扬鼓励幼儿的表现,并通过观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反思问题,探寻进一步的、更适宜的支持策略。

餐后活动只是过渡环节的一部分,作为两个活动之间的过渡,不能影响下一环节的正常进行。因此还需要注意几个地方:一是尽量不安排活动量太大的内容,让幼儿保持情绪稳定;二是场地、材料要简洁方便,有些材料与室内区域游戏类似,但也有所不同,如餐后游戏遵循的是操作方便的原则,因为时间不长,所以要简洁方便,不影响后续活动,另外尽量不做地面游戏,避免阻塞交通;三是要引导幼儿合理安排生活环节和游戏环节的时间,既体现自主自由的意愿,又不影响身心健康。

结语:

在较为自主的环节中,幼儿出现的问题基本都是他们行为习惯的自然体现,其中蕴含着无限的教育契机,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教师的观察力、执行力都可以通过过渡环节得到一定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过渡环节,全面发展幼儿。

参考文献:

[1]普彩艳.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优化策略研究[D].大理大学,2020.DOI:10.27811/d.cnki.gdixy.2020.000203.

[2]白小绵. 幼儿园一日生活过渡环节的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3689C9E8-9938-47A3-A2AB-9FD4887158D3

猜你喜欢
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