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情怀

2022-06-01 16:38:55孙越
看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斯卡娅阿尔乌斯

孙越旅俄作家,翻译家俄罗斯经济大学教授

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苏联剧作家阿尔布卓夫之妻,成为他第三任妻子,并确立了她的“爱情独裁统治”。

1968年,我9岁。那年,我在语文老师家发现一部封皮撕光了的小说集,便没头没尾地读起来,里面一篇《森林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到了1980年代初,我在大学读苏联文学,才知道9岁时读的那本书,是大名鼎鼎的苏联浪漫主义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作品集。1983年,我翻译了他的中篇小说集《黑海》的部分篇章,后来被收入陕西出版社的《苏维埃俄罗斯著名小說选》。

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年生于莫斯科,祖上有乌克兰、波兰和土耳其血统。1912年,20岁的他写出第一篇小说《在水中》,发表于基辅《火光》杂志。那时他刚好考入基辅国立大学,后又转入莫斯科大学学习,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他辍学。

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苏联剧作家阿尔布卓夫之妻,成为他第三任妻子,并确立了她的“ 爱情独裁统治”。

1915年,他在一家野战医院邂逅美丽的护士小姐扎格尔斯卡娅,他称她为“苏丹公主”。多年后他回忆这份初恋时说:“她是我的激情所在,我的圣洁之人,我的快乐和悲伤,我的病痛和成就。我爱她更甚于爱母亲。”次年,他们在女方老家梁赞省的乡村教堂举行了婚礼。1925年,儿子瓦季姆出生。瓦季姆后来成为父亲生平的研究专家。

1936年,扎格尔斯卡娅提出离婚,原因是丈夫有了外遇。第三者是波兰人瓦里舍夫斯卡娅,她既懂诗歌,也擅长油画,不仅有丈夫,还有个未成年的儿子谢尔盖。帕乌斯托夫斯基娶了她之后,既养活亲生儿子瓦季姆,也照顾继子谢尔盖。不过,这段新情感并未延续多久,因为1939年,帕乌斯托夫斯基遇见了莫斯科梅耶荷德剧院的女演员阿尔布卓娃。

阿尔布卓娃是苏联著名剧作家阿尔布卓夫之妻。1950年,她与丈夫离婚,嫁给帕乌斯托夫斯基,成为他第三任妻子。她在给他的情书中写道:“你是我的唯一,我发誓,世间决不再有这样的爱,而其他的所谓爱情都是谎言和梦呓。我坚信,我们会幸福!”阿尔布卓娃还告诉继子瓦季姆,说他爸爸欣然接受了她的“爱情独裁统治”,并将她视为瑰宝。

到1950年代,帕乌斯托夫斯基已是享誉世界的苏联作家,自1964年至1967年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中1965年获奖原本已无悬念,但苏联出于政治需要,动用手段改变了评选委员会的决定,安排肖洛霍夫获奖,使帕乌斯托夫斯基最终痛失诺奖。

1964年,72岁的帕乌斯托夫斯基与63岁的好莱坞影星黛德丽相互欣赏。黛德丽在其回忆录《思考》中说,她读帕乌斯托夫斯基的《电报》一书,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黛德丽第一次去苏联演出时,在莫斯科机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她读过哪些苏联文学作品时,她大声说:“帕乌斯托夫斯基!”

黛德丽在莫斯科的演出安排得很紧,她每天演出四场,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有一天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请求黛德丽留在舞台上,她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见帕乌斯托夫斯基手捧鲜花和妻子缓慢地走上舞台。黛德丽激动得热泪盈眶,她冲到他面前,双膝跪地,深深一躬。

黛德丽通过翻译,请求帕乌斯托夫斯基返回医院休息和治疗,对方微笑着摇摇头。阿尔布卓娃代替他说:“舞台比病床更适合他。”

1968年夏天,帕乌斯托夫斯基在莫斯科溘然长逝,刚好是我9岁读他作品的时候。

猜你喜欢
斯卡娅阿尔乌斯
莫比乌斯摄影基地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5:58
真假名画大鉴别
克里米亚美女检察长拍爱国MV
环球时报(2016-05-04)2016-05-04 13:20:16
怪脸:生活在德国的叙利亚难民阿尔沙特
博客天下(2016年6期)2016-04-01 11:48:32
这可能是史上最牛的女司机
华声(2016年5期)2016-03-31 23:26:20
卡人的“1”
故事会(2010年10期)2010-05-11 11:15:50
速效成名
延安文学(2005年2期)2005-04-29 19:33:34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
雕塑(1997年2期)1997-06-30 08: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