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代艺术类院校公共空间利用与更新

2022-06-01 07:08杨皖京李海洋张雅雯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校园

杨皖京 李海洋 张雅雯

摘 要:当代艺术类院校校园规划完整,区域明晰,但对校园公共空间的利用及延展、空间尺度把握略显单一。以西安美术学院雁塔校区明湖公共空间区域为探究着力点,深入场域并对其进行公共艺术装置设计及陈列,通过不断摸索与反思,总结归纳当代艺术类院校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并努力尝试推陈出新。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校园;公共空间

时至今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这一重要规划亦逐渐走入当代艺术类高校。无论是校园图书馆、美术馆还是体育馆,甚至是校园公共空间,皆有更新之空间。

一、艺术类院校公共空间布局及存在的弊端

(一)空间布局概述

当代艺术类院校数量繁多,种类齐全,校园整体空间布局合理,拥有至少一至两栋代表性建筑,较能体现院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同时亦能融入地方性特有元素。大多数艺术类院校场所划分明晰,教师办公区、学生学习区、家属生活区等区域泾渭分明,依靠校园中独有的人造类景观(例如人工湖、假山群、雕塑、校园绿地等)作为校园公共空间设置连接整体校区,形成多维度且统一的院校氛围。

校园公共空间是校园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承载了院校百年发展的历史记忆,是师生课余闲暇时的休憩之地,也是师生创作作品的展示平台。当代艺术类院校公共空间大多呈散点状分布在校园各处,依山傍水或毗邻道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与变化,逐渐展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生态化、创意化等空间分布特征。

(二)現存弊端

放眼当下艺术类院校校园整体规划,虽对公共空间区域有所设计,但整体利用率、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后期关注度却呈下降趋势。

空间阻隔现象。校园中教职工的私家车侵占步行空间现象严重,这直接阻碍了学生步行至校园公共空间,弱化了学生与校园公共空间的联系,从而催生出校园环境中的“功能失效性”空间[1]。久而久之,校园公共空间长期处于闭塞状态,模糊了其空间存在的价值性,并再次加深师生对校园公共空间“道路难行,择路绕行”的刻板印象,形成潜意识中的恶性循环。

单一利用现象。部分艺术类院校校园构建初期,对公共空间及其周边场所规划紧凑,整体环境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所功能性单一、空间缺乏更新、场地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初现端倪,从而导致校园公共空间稍显沉闷。

二、西安美术学院校园公共空间剖析

(一)典型校园公共空间——明湖

明湖,坐落于西安美术学院(以下简称“西美”)雁塔校区,作为典型的校园公共空间,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且环境优美,极富西美“弘美厚德,借古开今”之校训特色。明湖位于校园中偏西的核心景观区域,四周被操场、宿舍楼、教学楼、家属楼区围绕,湖上分布着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石群,若隐若现的锦鲤成群穿梭于碧色的湖池之中。登上高处,俯瞰全景,明湖恍若一幅五行八卦图,湖阴面为水,阳面为花草树木及雕像与拴马桩。恰如《易传·系辞上传》所描述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的核心即为阴阳平衡,明湖作为公共空间场域的对立统一,整体又缔造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悠远静谧之感[2]。

(二)校园公共空间合理利用

明湖作为西美雁塔校区占地面积最大的户外公共空间及核心景观区域,空间应用性及延展性涵盖层面较为宽广。基于原有的景观节点与艺术装置(例如拴马桩阵列、石磨盘、雕塑、木制廊桥等),思考如何让原生态景观型校园公共空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并且融入沉浸式、立体式及多极化共享型空间特色元素,本文通过如下几例规划意向汇总,进行逐一重点阐述。

融入多极化艺术装置,增添明湖空间之意趣。日常是生活孕育优美意识的温床[3]。回归日常,亦能发掘生活之美。本次设计规划伊始,旨在唤起高校师生回归校园公共空间的向往,依据现有的公共空间景观分区,通过在空旷区域添加一至两件公共艺术装置,重塑校园景观风貌。以明湖公共空间区域为设计研究基底,意在中心景观区域之上构架一个巨型立体主题圆环,圆环结节处镶嵌铝合金垂网帘自然垂下,在关键进出口处形成自然的缺口以供师生出入。主题圆环覆盖面积广,在应用时不可避免地会经过自然植被、人文类景观、湖畔建筑、停车场入口及变电箱等,铝合金垂网帘所构成的界限屏障在这些“障碍物”中若隐若现,如同科幻电影情节中结界一般。同时,在主题圆环上设置能够喷射水雾的功能装置系统,水雾随着风向改变进行自动切换。主题圆环的支撑点是此类公共艺术装置的关键点,在投放过程中如遇校园中珍稀树种,既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亦可使其与主题圆环相融合,形成自然与人工智能相契合的多极化公共艺术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属所传递的冰冷之感。以明湖为公共空间景观轴心,在其四周区域路边放置钢制公共座椅,与主题圆环及其装置支撑点交相呼应,丰富明湖公共区域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驻足观赏性,为师生提供了观景休憩区。主题圆环以及休憩区域的公共座椅选用硬质钢材,铝合金垂网帘则选用软性钢材,不同材质的物体通过交融、共生,营造出对立感与统一感的场所氛围,最终组成一套趋于完整且多极共享的公共艺术装置(图1)。

提取明湖盈动之元素,活化空间场域联动性。场所是交流的基础,它决定了交流的质量[4]。明湖作为西安美术学院雁塔校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共空间场所,其中蕴含院校所特有的布局特色与规划理念。故方案选取辨识度高、极具空间活力的明湖盈动元素,对于湖上成群的天鹅、苍鹭以及微风吹拂下所形成的水波纹,通过提取元素,进行重塑整合,最终形成公共艺术装置。此件公共艺术装置集观览性、功能性、象征性三大特性于一体,属于西美明湖的艺术衍生品,选用玻璃材质,既可较大程度上还原水纹的基础形态特征,同时在放置陈列时亦能显露出原有草坪的基底色,展陈效果不会过于喧宾夺主,并且填补了原有场地的空白区域。师生在游湖赏景之时,不仅可以领略校园生态化景观体系与立体式公共艺术装置兼容并蓄的艺术结合,亦可在观赏之余驻足休息片刻(图2)。73AA3564-244F-4259-BDF2-5A63E320D57C

三、校园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艺术类院校校园规划不断更新,对校园公共空间场所的功能需求与结构划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单一、空旷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特征在艺术类校园发展中已不具备普适性;因地制宜、具有常态更新化且多维度视阈下的校园公共空间展陈理念,日渐步入当代艺术类院校校园。

(一)增强艺术院校底蕴,打造更新公共空间

艺术类院校学科类型丰富,涵盖面广,近年来院校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趋于稳定。故每逢毕业季来临之时,校园公共空间亦与校美术馆及校展览馆同样具备展陈功能,例如大型公共装置艺术品、多功能展示设计等毕业设计作品,甚至是学生结课作业汇看展、教师课题成果汇报展及学校各类艺术创作展览皆可投放于校园各处公共空间。这样一方面缓解了学校室内场馆的投放压力,另一方面,极大程度上激活了校园公共空间的利用率与场域活化度,通过寓情于景式的良性化场地布局,增强校园文化底蕴。

在创新规划实践中,必须围绕需求做好功能分区布局,进行科学设计,完成“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以自然而丰富的空间构成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方式和情感交流,让规划营造空间,让空间唯美规划[5]。

(二)结合多种公共艺术装置,丰盈院校公共空间

绝大多数艺术类院校校园艺术气息浓郁,户外空间布局张弛有度,拥有其院校所特有的场所氛围感与节奏感。保留现有场域合理规划的同时,通过多种公共艺术类装置装点校园,所摆放的公共艺术装置可呈现多样丰富性,既能突出作品原有的艺术风格,同时又能与现存校园公共空间融合交织,碰撞出新的火花。公共艺术作品可诚邀高校师生根据公共空间场地风貌进行规划设计,以学期学年或四时四季为限定展陈时间,不断进行更新;将空间布局自主权交还于师生,一定程度上唤起师生对校园公共空间打造的创作欲望,持续提高空间利用度及曝光度,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诚如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所言:“这个注重信息交流的时代,是‘场所再次获得意义的时代。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的以‘场所为媒介,与自身周围的世界进行交流的本能。”[6]回归校园公共空间场域利用,亦是如此。

(三)规避冗杂道路屏障,重塑通畅公共空间

针对艺术类院校校园中教职工私家车(包括轿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代步工具)杂乱停放,导致校园公共空间出入口及道路闭塞的现状,可通过以下更改措施进行疏导与还原。

首先,积极同校保卫处及相关部门进行商榷,对违停车辆进行疏散,与车主进行必要性沟通,平日保持对校园公共空间的持续关注度,尽可能确保校园公共空间道路的完整性。同时,在校园公共空间出入口及景观节点处设置必要的标语警示,对过路车辆起到提示作用,扭转院校师生及教职工家属对公共空间道路状况的初始印象,形成全新的意识形态。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呼吁在校师生、职工家属等校内人员对校园各处公共空间形成自发性保护意识,如遇校外车辆违停、乱停等现象,可进行耐心劝导并进行友好帮助。明晰校园道路及公共空间场域进出口,还原场地所应有的展陈功能与美育功能。

四、回顧与展望

纵观当代艺术类院校校区规划与发展,对校内公共空间的设计与重塑日趋完备,逐渐形成独具院校特色且共享沉浸式的公共空间艺术氛围。但在利用与更新的同时,亦会显露出些许问题。本文通过对西安美术学院雁塔校区明湖公共空间的布置规划,重点探究校园公共空间、院校师生、校园整体道路概况这三类因素之间相互协合、相互递进的层次关系,并设计出一至两件适于院校公共空间展陈的公共艺术装置,继而归纳总括其设计应用模式。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亦希望艺术类院校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场所利用率,并不断推陈出新,展现新时代艺术类高校风华。

参考文献:

[1]刘洋.非重点高校小尺度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基于可持续功能性视角[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6):65-66.

[2]靳之林.绵绵瓜瓞:与中国本源哲学的诞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42.

[4][6]隈研吾.场所原论:建筑如何与场所契合[M].李晋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29,29.

[5]郭玉龙,张昉,廖春桥.艺术院校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创新研究[J].中华建设,2017(10):122-124.

作者简介:

杨皖京,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李海洋,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张雅雯,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73AA3564-244F-4259-BDF2-5A63E320D57C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校园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