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家校合作助推立德树人范式探索

2022-06-01 17:13刘宗妹谭健欣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2年5期
关键词:立德家校区块

刘宗妹 谭健欣

摘   要:针对目前存在的德智育分裂问题,以“人和”文化哲学观为抓手,将立德树人教育内化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中,信息化支持下的家校合作是重要举措。文章本着“协同、创新”的原则,将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基于区块链的安全透明存储、人工智能的智能管理、5G的高速传输,进行家校合作育人的可行性分析,初探通过模块化实现学生德育工作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信念、信仰的全过程上链,构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数据共享生态,实现沟通平台的搭建、多源数据的共享,解决学生德育数据维度不高、安全性不强、评价不透明等问题,呈现立德树人工作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助力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便利化转变。

关键词:区块链;家校合作;道德教育;人工智能;5G

中图分类号:G434;TP31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2)05-0067-07

一、引言

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十项重点任务之一,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将立德树人教育内化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政治方向坚定、道德情操优秀的新时代接班人。[1]学校作为传道授业的平台,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不仅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素质、能力,更要品德高尚、廉洁自律。家庭教育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家庭是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良性互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家校社会合作育人机制。本研究本着“协同、创新”的原则,将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重叠影响域理论”为指引,阐述构筑“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可行性,探索通过工具化手段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设计基于联盟链的技术架构,实现教育理念的改进、规章制度的完善、沟通平台的搭建、激励措施的到位、德育成果的展示、工作过程的创新,[2]助力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便利化转变。[3]

二、解读立德树人教育现状

(一)学校管理层面

1.立德树人工作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或升学率,学校目光主要集中于较容易出成绩的课程,而立德树人作为一项长期工程,短时间内见效不明显,因此一再被压缩,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对某院校多个系部进行调查显示,班主任入职年限在5年之内的占50%以上,中级以下职称的占70%以上,学生管理干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个别教师由于经验不足,不具备挖掘蕴涵德育元素的能力。

2.学生德育表现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立德树人教育考核困难,主观判断占主导,致使教师育人成效趋于形式化,特别是传统的定性考核,无法直观反映素质评价,需基于持续的追踪和系统的数据分析,才能给出较为准确的评价,而目前德育表现数据未形成完整的数据信息链、数据维度不高,导致家长和社会无法获取完整有效的数据,即使个别学校配有德育管理系统,数据的篡改现象也难以避免。[4]

3.课程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需与各学科同向同行,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构筑具有专业特色的教育体系,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養学生勤思考、多动脑的能力,提升育人效力,而此项工作需要长久的积累,目前还处于起步状态。

(二)家校合育层面

立德树人工作由来已久,家校合作由于内动力不足,外动力缺失,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支撑,致使合育模式自我封闭,难以突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的使用为家校合作构筑沟通的渠道,但仅限于班级群的信息传达,且多为单向传达。统计发现,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相关事务的占比不到2%,且其中70%的家校沟通仅仅停留在学生请假问题层面,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研究发现,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来推进家校合作的普及,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在家校合作中扮演“倾听者”,而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无法实现学生德育管理工作中面面俱到,家庭无法获得深层次的学生表现信息,合育的总体效果不佳。

(三)科研层面

“互联网+”立德树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文献[5]和文献[6]阐述互联网给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带来的便利,其分析仅仅局限于应用层面,并未真正触及工作成效。截止到2021年12月,以“立德树人”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约有25800条结果,大多数都是对思政育人模式的探讨,有些是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某门课程的教学中或者党建工作中,而对立德树人教育方式的探讨不多,特别是基于家校层面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的更少。

三、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的源泉活水

(一)育人先育德

制定规章制度,推动家庭和学校针对不同场景精准化开展教育工作,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塑造学生思想品格,增强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辨别丑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

(二)家校同心同向

作为跨高校、跨家庭的跨界事务,碎片化问题不可避免,影响立德树人育人初衷。通过发挥育人共同体的整体性,打破以往碎片化育人状况,探寻工具教育和价值教育齐头并进的路径,整合家庭和学校育人资源,增添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的时代价值。

(三)优化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评价优势,社会是展示立德树人教育效果的舞台,家庭是孩子的港湾,也是评价立德树人教育的主体,家长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最为敏感,基于工具式的协同评价将进一步提升评价的精确性。4394C4C4-F3A9-40F0-B9F8-643D4171AB6E

四、区块链助力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

(一)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核心能力

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经历萌芽、推进、提升、发展四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立德树人工作越来越注重个体自由、全面发展,需从系统论的协同原理出发,推动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融洽协作。首先,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其次,从技术上助力家校合育,德育工作需要庞大的个体差异数据支撑,针对应用场景实现海量数据上链,准确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区块链的安全可靠存储、人工智能的高效匹配、5G的高速传输等助力推动家校合作趋于智能化。[7]最后,利用微信、靶向短信等方式实现便捷的家校沟通。

(二)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技术融合度分析

1.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共享家庭和学校信息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传输,在网络上所有节点传播学生立德树人表现数据,链上节点记录共识产生的学生德育表现,实现参与主体的平等对接,提升数据的认可度。

2.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构筑信任空间

利用数据封装机制和密钥封装机制来对链上数据加密,公钥有效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相关数据,学校和家庭分别持有专有私钥。链上数据被篡改的概率随着区块的增多而减少,若要更改数据需51%以上的节点同意,单个节点无法改变链上数据,保证学生的德育数据的真实、安全、完整。

3.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实现立德树人表现数据的有效追溯

区块链基于时间戳按记录的先后保存數据,利用数字签名技术实现实时签名和高效验证,形成一条完整的信息链,保证立德树人表现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实现日常表现的有效审计。

4.人工智能实现学生德育表现的智能化评判

按预先设计的程序自动执行智能合约,借助人工智能的安全计算,利用机器学习模拟人类思维,对学生日常行为精准分析,推送相应知识。按照定义的规则,利用大数据技术经过采集、过滤、分析生成学生德育表现报告,实现弹屏预警、靶向短信等功能。[8]

5.5G助力更加丰盈的上链数据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为区块链提供高速、稳定的数据采集条件,为地域跨度大、监管曲线长的家校合作,传输高清图像和机器视觉分析。5G利用MEC边缘云提供足够的存储资源,弥补区块链浪费的存储空间,构筑分布式通信基础。5G利用可变带宽,弥补执行共识算法消耗的网络带宽,降低延迟。

五、家校合作立德树人教育平台设计

基于学生管理经验,针对家校合作随意性强、单向沟通、缺乏合作连续性的问题,本着“协同、精准、创造”的原则,实现文化育人、协同育人、生活育人、课程育人,形成教学、管理、生活“全息共生”[9]的德育体系,进一步发挥数据的纽带作用,无缝衔接教育空间,精准实施教育服务。[10]在价值塑造的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唯物辩证法、团队合作精神、科学道德素养等元素,培育有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既尊重学生的核心地位,又维护校园的和谐。[11]

(一)可行性分析

1.教育大环境分析

立德树人教育不是点面的教育,而是一体化的全方位教育。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很多国家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如美国非常重视家长在德育工作中作用的重要性;英国拥有比较细化的家校合作工作指引和制度保障;葡萄牙、德国、法国认为互通信息是家校合作的有效手段;新加坡坚持教育合作伙伴的理念,家校合作方式较多。[12]

2.应用可行性分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拥有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家庭教育以思想行为习惯的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通过借助于信息化手段的家校合作,利用数学知识与教育学相结合的家校同构,实现“1+1>2”的效果,挖掘学生的独特特征,实现德育表现数据的互联互通。[13]

3.技术可行性分析

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区块链的研发落地,以区块链技术为背景的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研发的日渐成熟,科研成果也日益丰硕,例如,2021年以“区块链”为关键词搜到的论文数量增长较快。

(二)六大模块分析设计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教育是一个由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到信念乃至信仰的过程。[14]通过做好家校合育的顶层设计来规范学生的表现行为,基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资源的变化构建区块链,突破家校合作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有效汇聚点、线、面、体等多模态数据,提升数据获取、价值传递、共识形成的效率,生成能够动态更新的学生画像,父母可准确掌握学生的德育表现,若孩子有反面情绪,父母可及时干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15]如图1所示。

1.认知培养,提高思想觉悟

通过日常生活线下感知、学习平台线上体会等,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以“矛盾是辩证统一的”为例,家庭和学校将矛盾问题融入到日常生活、将矛盾论融入到网络安全问题中去理解,效果会好很多。互联网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微信、滴滴等新媒体都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但互联网的高速传输也会携带大量用户隐私,若信息泄露,将会损害用户的切身利益,通过实例促使学生提高相关认知能力。

2.体验式教学,寓教于乐

体验式教学,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其目标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以劳动教育为例,家庭利用假期带领学生走进农村、普及农业知识,培养动手能力,既丰富学生的日常体验,又解决学校劳动教育浮于形式的问题。学校利用VR教学,模拟一个三维虚拟世界,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给学生提供数字模拟劳动场景,通过智能人机交互设备感知体验并产生互动,提升劳动教育成效。4394C4C4-F3A9-40F0-B9F8-643D4171AB6E

3.情感交流,搭建溝通桥梁

情感交流是一个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一个家庭更和谐、更开心、更团结。情感交流是师生的纽带,良好的沟通让教师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以抗击疫情为例,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铸就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需鼓励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健康成长,在未来的人生征程中积极发挥个体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4.意志训练,磨练韧性

意志是人类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去实现的心理过程。以拓展项目、比赛项目为例,登山、游泳、跑步、攀岩等亲子运动项目,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高校比赛项目,能够分别让学生基于家庭、学校环境磨练意志、韧性。

5.以身行教,感化学生

通过以身行教,用行动感化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面镜子,需在行动中规范自己,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长在家中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管理干部在学校也要时时保持廉洁自律的警觉性,维护好校园风清气正的环境,在学生心灵中种下廉洁自律的种子。

6.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

信念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信仰从信念升华而来。通过“图灵奖”获奖者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领会他们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并将职业奉献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

(三)搭建“传统+创新”技术平台

构筑系统平台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纽带,方便登录平台查看学生的德育表现。依据区块链的可追溯性,有效保存学生日常德育表现数据,并实现如下功能:①前端包括学校入口、家庭入口和其他入口,登录后录入日常表现数据。学校层面录入学习平台、体验式教学、拓展项目、校内日常表现等数据;家庭层面录入情感交流、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表现数据;社会层面录入公益项目、爱心捐款、照顾孤寡老人等表现数据。数据库保存完整信息,区块链保存摘要信息。②对碎片化数据进行清洗,按照统一的格式存储,提供给上层进行数据建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生成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报告,不但有利于教师精准分析学生的行为表现,还能让家长方便查询分析报告,实现家校合作的无缝对接。③学生既可在前端查看分析报告,也可录入个人奖励证书等数据信息。激励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实现利用良好表现来提升自身修养,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四)框架设计

家校合作德育工作采用去中心化[16]的部署模式,基于区块链2.0架构,按应用层、决策层、网络层、数据层四个层次设计。应用层针对德育表现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决策层根据用户身份和任务性质进行智能计算和推送,在系统控制和监督下分流申请区块链服务;网络层在P2P网络中实现新节点识别和数据传播;数据层提供基本的数据处理能力,包括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然后永久存储到数据库中,对于较大的文件,也可存储在链外的文件系统里,同时将摘要(数字指纹)保存到链上用以自证。[17]利用Fabric作为系统底层平台,结合立德树人工作的实际应用,构筑基于区块链的立德树人工作系统框架,[18]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智能评价模块、应用界面模块,实现数据的高效准确、评判的智能可靠。[19]如图3所示。

(五)技术分析

利用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简称IPFS)实现数据的可靠存储,一个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简称DApp)由多个智能合约组成,部署一个DApp也就是同时部署多个智能合约。部署一个智能合约的流程,[20][21]如图4所示。

家庭与学校之间流通的数据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零知识证明等多种方法确保数据的存储安全和数据交互安全。学校与家庭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德育表现综合认定,帮助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根据使用反馈情况修改完善平台架构和应用系统,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22][23]

(六)预警触达设计

若德育评估某模块不合格,会发送触警短信,内容如下:“家长你好,请关注学生**模块!”若德育评估多项不合格,则进行人工外呼提醒。逻辑设计如图5所示。

(七)性能比较

在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工作中引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针对性地解决数据获取的维度问题和数据存储的安全问题,通过对数据智能评价分析,生成人生观、价值观分析报告,与传统立德树人管理系统进行性能对比,[24][25]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赵玉石,刘亚娜.立德树人——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生成的新语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4):130-133.

[2]陈淑清.中职家校合育过程中多元主体的功能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

[3]刘宗妹.“区块链+AI”助力高校学生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1):38-42.

[4]XIAO Y, SHEN X M, SUN B, et al.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RFID and applications in telemedicine[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6, 44(4):64-72.

[5]香海霞.“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20(20):191-192.

[6]刘晓燕.“互联网+”家校合作立德树人的实践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7(31):167-168.

[7]边玉芳,周欣然.我国70年家校合作:政策视角下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21(3):1-6.

[8]WANG K, DONG J, WANG Y, et al. Securing data with blockchain and AI[J]. IEEE Access, 2019, 7:77981-77989.4394C4C4-F3A9-40F0-B9F8-643D4171AB6E

[9]张婕,黄颖,廖勇,等.“人和”育德体系的校本化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87-91.

[10]祝智庭,彭红超.技术赋能智慧教育之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1-8.

[11]何华锋,廖智灵,陈云鹏.高校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询议机制问题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36-40.

[12]刘宇佳.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3):14-18.

[13]冒小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数据存证系统[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9.

[14]范宝舟,赵蔚.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21(6):50-56.

[15]刘宗妹,肖南.基于区块链和AI的服刑人员综合评估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7):156-158.

[16]刘宗妹.区块链助力电信网络反欺诈协同治理[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21,47(3):61-65.

[17]刘宗妹.系统论视域下“区块链+5G”生物安全战略分析[J].通信技术,2021,54(3):732-737.

[18]刘宗妹.“区块链+”智慧监狱应用研究[J].通信技术,2019,52(9):2271-2277.

[19]胡启磊.区块链技术在税务共享领域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21(11):150-156.

[20]WANT R. An introduction to RFID technology[J]. IEEE Pervasive Computing, 2006, 5(1):25-33.

[21]BUTERIN V. A next-generation smart contract and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 platform[R]. White Paper, 2014.

[22]DANNEN C. Introducing Ethereum and Solidity[M]. Berkeley: Apress, 2017.

[23]刘宗妹.“区块链+射频识别技术”赋能食品溯源平台研究[J].食品与机械,2020,36(9):102-107.

[24]YIN H, GUO D C, WANG K, et al. Hyperconnected network: a decentralized trusted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paradigm[J]. IEEE Network, 2018, 32(1):112-117.

[25]WU S K, CHEN Y J, WANG Q, et al. CReam: a smart contract enabled collusion-resistant e-auc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2018:1687-1701.

作者简介:

刘宗妹,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技术、学生管理,邮箱:lzmtjx2022@163.com;

谭健欣,实验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管理,邮箱:380513991@qq.com。

The Exploration of “Blockchai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Boosts the Mode

of “LideShuren” Paradigm

Zongmei LIU1, Jianxin TAN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2.Network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20)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pli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we take the cultural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 of“human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tegrate the education of morality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cultivate newcomers of the era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national rejuvenation. Among them, cooper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supported by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article takes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based on the secure and transparent storage of blockchai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5G high-speed transmission, aiming to carry out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educating peopl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in realiz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ork on the chain through modularization, building a data sharing ecology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real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platform, sharing of multi-source data,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low moral education data dimension, low data security and opaque evaluation, etc.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work, inspiration of wisdom and heart of students, can help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to transfer into digitization, informatization and convenience.

Keywords: Blockchain;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oral edu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G

編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4394C4C4-F3A9-40F0-B9F8-643D4171AB6E

猜你喜欢
立德家校区块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