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课如何设计“导读”

2022-06-01 12:13刘颖异
语文建设 2022年5期

刘颖异

【关键词】名著导读课,导读,学习价值,阅读任务设计

近期参加初中语文教研活动,集中听了几节名著导读课,感觉有的导读课似乎上成了教读课。老师们普遍比较擅长上教读课:教学生梳理情节,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作品主旨,掌握閱读方法……可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极为明确地区分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包含名著阅读),如果名著导读课上得与教读课没有什么区别,那就说明教师对名著导读课的定位认识是不准确的。

课程标准对于名著阅读有明确要求,认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1]。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统编教材设置了“名著导读”,其初衷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因此,名著导读课应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导读之“导”,即引导、指导,教师在导读课上的“导”,目的应该是给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方向和帮助,教学生抓住名著阅读的关键,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纠正阅读过程中的偏差,其立足点和着眼点都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名著。基于这样的定位,名著导读课应如何设计“导读”呢?

一、导读要贯穿名著阅读的全过程

导读,不仅仅是在阅读之前介绍名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等,而是要贯穿名著阅读的整个过程,巧妙设计学习活动以引导学生关注名著的特点,在学生出现阅读障碍或者理解偏差时给予点拨。

试看内蒙古自治区袁桂清老师执教的《水浒传》导读课(课例A):

活动一:听听这是谁

明确规则:某组同学绘声绘色描述某位英雄,或朗读描写英雄言行的片段,请其他组同学说出此好汉的姓名与绰号。

(教师指导各小组课前根据要求出一个题目,注意与相关类型人物的区别)

题目一:该好汉生性粗鲁、勇猛,对兄弟极讲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惧危险。对招安一事,他极为反对,曾打死老虎,勇劫法场。最终喝下毒酒,只为“忠义”二字。好汉是个大孝子,上梁山后因放心不下老母亲,曾冒险下山去接她。

类型人物:(硬汉形象)鲁智深,武松,李逵,史进(答案:李逵)

题目二:此好汉水上功夫了得,是梁山水军首领之一。曾救得宋江性命,参与智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在与朝廷交战中屡立战功。击败方腊后,曾经假扮方腊戏耍,遭奸臣陷害,遂辞去官爵,回家务农,享年六十而终。

类型人物:(水上英雄)张顺,阮氏三雄,李俊(答案:阮小七)

题目三:她是梁山好汉中的女英雄,有着一身好武艺,讲义气,堪称女中豪杰。她与丈夫一起开一家酒店,但为了兄弟义气,她舍弃自己的家业,带着家人随武松一起上了梁山,后在征讨方腊时战死。

类型人物:(女英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答案:孙二娘)

(设计意图:明确《水浒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以及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特点)

活动二:唇枪舌剑论招安

宋江最后选择带领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对于“招安”这一决策,历来看法不一。班内以此为题展开一场辩论:

宋江选择招安决策正确(女生组)/宋江选择招安决策错误(男生组)

(设计意图:探究“官逼民反”主题,打通作品与生活的联系)

按照袁老师的全书阅读规划,这是第一阶段“鲸吞”式初读之后的读书汇报课。接下来第二阶段要转向精读,进行“牛嚼”式赏析。显然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汇报课,这节课在两个阶段之间承上启下,不仅要汇报第一阶段初读的收获,还要为第二阶段的阅读奠定基础,作好铺垫。从这个角度看,这节课的两项活动设计颇具匠心。首先,以水浒英雄和招安主题来设计活动,有利于把阅读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名著的核心内容;其次,活动一“听听这是谁”让学生回顾作品人物,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把人物类型化以及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共生关系融入其中,巧妙地隐含了分类与联系的阅读方法指导,对下一步的人物鉴赏有指导意义;最后,活动二“唇枪舌剑论招安”,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探究“官逼民反”这一主题,指导学生联系历史背景探究作品思想内涵,有利于学生在下一阶段进行思辨阅读。可见,这节汇报课实质上是读中导读课,对学生继续阅读《水浒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从这一课例中,我们可以获得有益启示:导读课要立足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过程指导,把“导”融入学生的阅读分享、交流、探究等活动中,发挥以导促读的作用。

二、导读要关注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

导读不能面面俱到,应重点关注统编教材中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即名著在教材中所承担的阅读方法指导价值和“这一本”名著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要关注教材对名著阅读的学习要求——阅读方法指导。温儒敏指出,统编教材“名著导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一书一法”,每本名著的阅读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2]。其中专门设置了“阅读方法指导”,“根据名著体裁等方面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以该名著为例,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3]。如《西游记》和《水浒传》虽然都是古典小说,但教材在方法学习上的要求并不一样:《西游记》在七年级上册,要求学习“精读和跳读”,属于一般的阅读方法;《水浒传》在九年级上册,要求学习“古典小说的阅读”,属于某一类作品的阅读方法。初中语文教材中推荐阅读的名著共有十二部,十二部名著的导读中要求掌握的阅读方法共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方法学习序列。教学中,自然要关注教材“名著导读”所建议的阅读方法的学习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某一种阅读方法,落实“一书一法”。

当然,阅读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其学习的关键不是“知”,而是“行”,即在实践中反复运用,“熟能生巧”。因此,在进行导读课的设计时不能以讲授阅读方法知识为主,而是要注意创设学生运用相应阅读方法的实践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中有四节《昆虫记》导读课,四节课的重点似乎都在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作者文笔之妙,但是对作品中的科学探究精神关注不够,没有引导学生去分析探讨法布尔观察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推论过程,对于教材“专题探究”中的“专题一”(强调“观察实验”)和“专题二”(强调“科学探究”),老师们完全置之不理。缺少对科学思维的关注,使这几节课无法真正落实教材规定的“科普作品的阅读”这一方法训练。3B86AB7F-2AE9-42A2-8552-9231C4FC578D

另一方面,要关注名著本身的核心内容,关注“这一本”名著的突出特点。如《西游记》,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神魔小说,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众多故事,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整体的观照与细节的精思,对《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的特点能够达到比较深入的感知和理解。又如《水浒传》,它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英雄史诗般的长篇巨著,由此决定了其特点为:题材涉及宏大的历史背景,较少描写家庭生活和个人感情世界;人物众多,体现了早期白话小说的类型化倾向;章回体小说,带有说书和话本的痕迹,充满了悬念、误会、巧合等。《水浒传》的导读,自然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才能让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

三、导读要做好阅读任务设计

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关注名著的核心价值,真正落实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最终还是要靠有效的阅读任务设计。

试看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两节《西游记》导读课(课例B和课例C),详见右表。

从“核心任务”和“课堂总结”看,两个课例都注重落实《西游记》名著阅读的学习价值,都把掌握阅读方法和把握孙悟空形象作为导读课的学习目标。但是,两节导读课的上课时机和阅读任务是不同的。根据“后续作业”可知,课例B是阅读前的导读,设计了孙悟空修成正果后到人间找工作的情境,要求学生以求职者、推荐人、面试评委三种身份完成制作简历、写推荐信、写考核意见这三项任务;而课例C是初读后的导读,设计了讲述孙悟空名号背后的故事和探讨他获封斗战胜佛的原因这两项任务。

从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看,课例B不太理想,课例C比较好。

比较分析这两节导读课,可以发现阅读任务的设计深刻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提升名著导读课“导读”质量的关键。具体来说,做好阅读任务设计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准确分析学情。课例B中,阅读任务是需要学生通览全书才能完成的。尽管每个任务中指定了阅读的章节或精选了一组原文片段,但学生还没有初读名著,对任务中的身份设定和作品要求也比较陌生,难以完成任务。而课例C中,阅读任务是讲述故事、探究人物的成长变化,主要是基于初读后对名著的了解和个人的阅读体验,进行口头的分享交流,任务集中,要求相对简单,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形成了比较愉快的阅读分享氛围。可以说,对学情的准确预估和充分考虑是导读课的阅读任务设计的基础。

其次,处理好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各项阅读任务应由一个核心任务统领,使课堂教学指向清晰、焦点突出。如课例B 以孙悟空到人间求职这一虚拟情境任务来统摄三项具体任务;课例C以“研读名号背后的故事,探究獲封斗战胜佛的原因”这一核心任务,把前后两项具体任务关联成为一个整体。此外,各项阅读任务之间应该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或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或是由现象分析到本质探究,或是由梳理表层结果到追溯深层原因,以形成课堂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最后,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课例C中,探讨获封斗战胜佛的原因这一任务,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要想深刻理解孙悟空能够勇于打破束缚,逐渐完善自我,最终修成正果的成长过程,就要梳理他的主要经历,发现他在取经过程中是如何逐渐蜕变、成熟的。为此,教师提供了问题分解式的方法支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引导学生聚焦孙悟空“三次离队”和“三遇强盗”的表现与变化,在关联与对比中发现人物的成长奥秘。学习支架提供了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对学生完成复杂的阅读任务发挥了较大作用。3B86AB7F-2AE9-42A2-8552-9231C4FC57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