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凌
长期以来,由于广播评论媒介特征和媒介优势不够明显,有人曾称之为纸媒评论的有声版,听众接受度越来越低。广播评论的类型较多,一般有口播评论和音响评论两大类。前者的形态基本上是编前话、编后话、编辑点评、本台短评等,后者则有现场直播评论、录音评论、记者述评、嘉宾访谈等。在采编实践中,用得最多的还是录音评论。广播的唯一传播介质是声音,而广播录音评论中的声音元素又可以由人声、音响和音乐三部分构成。要增强广播录音评论的传播力和引导力,除了传播形态应该有现场感和可听性外,还必须遵守基本的业务规范,做到题材针对性强、论据典型、论点鲜明、论证过程严密。
新闻评论是媒体和记者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表达立场、观点与态度的文体,从选题到立论,就有一个对事实的判断过程,即通过对事实真假的判断来决定是否进行评论并决定评论的倾向①。广播录音评论的选题要有针对性,能够直面社会热点,围绕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来进行评论。在融合传播语境下,广播依然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更需要发挥好录音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价值和作用。针对性强的评论选题,既可以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也可以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还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和面对社会热点、难点及焦点问题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当然,广播录音评论所选话题也要有时效性和时宜性,时过境迁的话题再拿来评,就无法引起听众的关注。因此,选题的对象除了社会热点,还可以是公开于各类媒体的新闻报道。县级媒体广播录音评论的选题范围很大,可以从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中选题,从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中选题,也可以从公开的新闻报道中选题。但无论如何,选题时都必须有的放矢,找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剖析,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举一反三,把握好评论的基调。
广播录音评论要增强传播力和引导力,题材必须选得准。只有抓住评论对象即问题的要害之处,通过就事论理,才能充分发挥出评论的作用。有段时间,杭州市萧山区有不少村纷纷瞄准本地丰富的山水资源,掀起了一股生态村创建热潮。然而,一阵风地赶时髦,有的村滥用生态资源,不但不能给当地村民造福,反而种下了恶果。例如,戴村镇石马头村曾经是杭州市萧山区较早搞生态村创建的行政村。两年前,村里为了在黄牛岭建农家山庄,炸平了岭东的山体,砍伐了岭上的大片树木,使本来景色天成的黄牛岭没了山水的灵气。当台风到来时,黄牛岭山体滑坡,石马头村损失惨重。这主要就是对黄牛岭过度开发惹的祸。对于这种现象,杭州市萧山区融媒体中心的广播记者马上采制并播出了一条题为《创建生态村要造福不要惹祸》的广播录音评论,听众纷纷叫好。
广播录音评论的话题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评论的对象。现实生活是千变万化的,社会热点是层出不穷的。有的需要评论者去赞美,有的需要评论者去批评。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公众发布意见性信息更加方便,但对社会热点的随意化和情绪化评论却非常普遍。广播媒体的接收终端有明显的伴随性优势,对移动听众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解读和舆论引导方面能发挥出较大作用。实际上,广播录音评论的选题,无论是事件性选题还是主题性选题,都涉及到评论对象有没有评论价值的问题。评论价值既存在着客观性,又关系到主体性。要实现评论价值,就需要在客观事实做支撑的基础上,反映人的主体需求。
广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融合传播语境下,广播媒体可以拓展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传播力与引导力。应通过立意高远、针对性和权威性强、既有深度和广度又有可听性的广播录音评论,与其他媒体争夺受众,更好地发挥广播媒体的固有优势。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媒体虽然有时效优势,但要报道独家新闻的难度越来越大,而发表独家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广播记者要多用独特的视角去寻找和发现可以评论的题材,用独家评论与网络媒体的碎片化评论开展差异化竞争。
所谓典型性,实际上就是代表性。典型的论据需要记者从大量的素材中提炼出来,然后再去论证论点,以证明所讲道理的正确性。最翔实、最典型的论据也是为支撑论点成立服务的。因此,记者在广播录音报道中所选择的论据必须与论点有内在联系,能紧扣论点,而不是那些与论点毫无关系的材料。记者从事新闻报道需要进行采访,采制广播录音评论同样也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当然,记者采制广播录音评论时调查研究得来的事实是为了支撑论点而收集的论据。论点要让人信服,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用典型的论据来支撑。
评论与其他文体的最大区别在于论点、论据和论证必须齐全,缺一不可②。既要有明确的观点,又要有足够的论据来帮助完成逻辑论证。在广播录音评论中使用的调查研究论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手论据,就是来自记者的调查,如采访录音、记者目睹、当事人证词等;另一种是二手论据,就是他人公开的现成材料,如已经刊播的新闻报道以及别人的书籍、文章或者研究成果等。
在一系列的广播录音评论中,记者采纳的论据往往多为现场采访录音。这种用声音来列举事实、回溯背景的论据,说服力更强。广播录音评论中的论据主要是各种音响材料,其典型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论点的支撑作用有多强。因此,如何取舍音响材料,是广播记者在采制录音评论时应该精心思考的问题③。论据是广播录音评论中论点的支撑材料,事实论据也好,道理论据也罢,既要有真实性,又要有典型性。前者可以是事例、数字、现场目击者对经历的介绍和事件亲历者对切身感受的述说等,后者可以是相关部门负责人或者某一领域专家学者的看法等。广播录音评论中的论据如果直接选用典型的采访录音,并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段进行论证,那么传播效果就会更好。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对事例和行为这些论据的比较,才能让人辨真伪、分优劣、见高低。在用典型论据支撑广播录音评论论点的论证过程中,案例对比是比较好的做法。在《创建生态村要造福不要惹祸》的广播录音评论中,记者也通过对比手段,一方面批评了在创建生态村过程中“惹祸”的村,另一方面又表扬了联系本村实际、为村民造福的其他村。通过对比,及时阐明主流媒体的立场,表明主流媒体赞赏什么、反对什么。这种以论据对比来支撑论点,夹叙夹议、就事论理的论证形式,能使论点更加鲜明,也让听众可以认清哪些是错的,哪些才是对的。杭州市萧山区融媒体中心的广播录音评论《农村环境治理要留住烟火和乡愁》说的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为环境治理而不顾农民的生产生活,强推一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做法,而脱离农村应该有的“烟火味”。在评论过程中,记者也采用正反两个典型村的村民的采访录音作为论据,这样的论据既亲切又有说服力。
传播效果的生成取决于受众心理,通常分为注意、认知、理解、接受及二次传播等多个环节。引起听众注意既是生成传播效果的第一步,又是增强广播录音评论引导力的着力点。而注意又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前者是没有自觉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注意。这种注意是自然发展的,不需要意志的参与,不需要主观的努力。后者是有明确的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一种注意,一般需要人们为此付出努力,需要意志的参与④。就广播录音评论而言,激发和引导听众的无意注意,既是一种科学的传播艺术,又是进一步发挥伴随性优势、赢得听众的重要途径。广播录音评论只有凭借媒介的伴随性优势,把握好听众无意注意的心理定势,顺应当下传媒市场激烈竞争下听众的接受特性,才能与纸媒评论、电视评论和网络评论进行角逐。
一条新闻评论要想有较强的说服力,就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如果单纯从论证结构分析,它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引论、论题、论据和结尾。这四个部分的出现,有时位置并不固定。其中,有些引论和论题会在标题部分出现,作者直接表明观点;有些论题会在最后的结尾部分即总结时出现。在此类评论的基本论证结构中,通常只有论题和论据两部分⑤。广播录音评论的论证结构通常比较完整,其中,论点是核心部分,是记者对现实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论据是支撑论点的客观材料;论证是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成立的过程。思辨性强的广播录音评论论证结构往往更加严密,听觉传播符号也十分丰富,能让听众在听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所谓思辨性,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用多角度的思维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话题选好、论点明确和论据采集完成以后,有理有节的科学论证是广播录音评论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能让听众入耳入脑的论点,必须经过逻辑性非常强的论证。与电视视听评论主要靠镜头说话不同的是,广播录音评论主要是通过声音来讲道理。因此,在广播录音评论中,无论是论据的展示、论点的阐述,还是论证过程,都离不开思辨性,这样才能引发听众共鸣。
如在一条题为《“宇宙中心”的“公社”管理模式行不得》的广播录音评论中,杭州市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针对杭州市钱江世纪城管委会只允许三家指定的快递企业进辖区经营,其余快递公司的所有快递在进入钱江世纪城后,都必须由这三家快递公司代收代送的做法进行了评论,有很强的思辨色彩。钱江世纪城曾是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所在地,也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会场所在地。这块原属宁围的土地,现在已是杭州打造国际化城市的先行区。在各大快递公司备战“双十一”之际,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突然发布了这项快递新规后,就有网友戏称,“宇宙中心”又重拾了“宁围公社”的管理模式。
这条广播评论的中心论点由若干分论点支撑,分别由世纪之光业主魏先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教授田传浩、浙江王建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成涛等人的意见组成。他们认为,钱江世纪城管委会这种直接干预市场行为的做法,合法性值得质疑,决策出台过程的程序也不够规范。这种做法既妨害了市场公平,又降低了快递服务的效率。其实,政府管理部门完全可以通过设立准入门槛来解决快递车辆过多的问题,应该让所有的快递企业都参与竞争,优胜劣汰。
在评论的最后部分,杭州市萧山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发表了代表主流媒体的中心论点:“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协调上,市场这只手更多地调节经济,政府这只手则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在经济运行上,市场这只手调节微观领域的经济活动,政府这只手用来制定游戏规则。国际化城区先行区的建设,快递小货车上的统一形象标志应该有,但更应该有开放的思想、包容的气度、高效的治理能力。先行区‘先行’的当然不应该是外表、面子,而是里子、理念,‘宁围公社’的管理思维岂能造就出‘宇宙中心’?”这条广播评论播出后,社会反响非常好。听众纷纷打电话进来,认为评论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让人心服口服。钱江世纪城管委会立即进行了整改。
“面对自媒体评论中意见性信息扩散的复杂现象,主流媒体更要有所作为,让能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与非理性的自媒体评论发生碰撞,及时引领舆论的走向。”⑥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应该是对复杂事物的理性分析,需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逻辑严谨的说理,不是简单地表达记者的立场,而是要超越记者自身情感去阐明独特的认知价值。
正是由于广播具有最明显的伴随性特征,广播录音评论在网络时代才保持着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与网络评论相比,广播录音评论更能体现出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具有更强的理性思维特征和价值引领作用。在网络碎片化的意见性信息日渐增多的传播语境下,广播录音评论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在与网络评论竞争的过程中,广播录音评论更要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个性,在权威评价社会热点和公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上,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当前,要加大对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的评论力度,在增强贴近性的同时满足听众的个性化收听需求,不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与引导力。
注释:
①魏猛.论新闻评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J].新闻爱好者,2020(08):44-47.
②王宇.广播新闻评论核心在论[J].现代视听,2021(03):84.
③徐兆荣.实用新闻评论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16.
④茹向阳.广播评论的伴随性与受众的无意注意[J].中国广播,2014(10):79-83.
⑤石佳.新闻评论语篇中论证结构的可识别性[J].理论观察,2021(09):151-154.
⑥陈颉,孙愈中.自媒体评论的特征与主流媒体的应对[J].新闻论坛,2020(06):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