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2022-05-31 00:23温赛赛贯君杨跃
林业经济问题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林业维度高质量

温赛赛,贯君,杨跃

(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40)

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1]。截至2019年,中国的林业产值快速增长,由1949年的23.9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7.56万亿元[2];林业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中国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造林面积的70%左右;林业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主要林业产业带动就业人数超过5200万人[3]。但是,中国林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红利与自然资源[4-5],而这种发展模式面临着资源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攀升、林业投资回报率低下、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等问题。因此,中国亟须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国外对于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聚焦于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5]、绿色经济与绿色创新[6],国内对于林业高质量发展包括林草产业高质量路径探索[7-8]、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探索[9]、区域林业高质量发展规划[10]、林产品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11]等方面。2019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进资源可持续经营和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12]。为此,如何科学合理测度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等问题亟待解决。国外关于测度林业发展水平的研究聚焦于森林经营效率与生态安全评价[13],林产品产业发展变化评价[14]以及较为前沿的林业部门碳汇市场效率评价[15],国内集中于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测度,在具体指标选取方面开始出现区域特色,但维度依然为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16-18]。随着建设绿色林业、生态林业目标的相继提出,学者们在建立林业发展评价体系中重点突出绿色生态的作用[19-21]。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中林业发展测度体系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林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建立的,突出绿色发展的作用,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定基础。同时,对林业发展测度体系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测算维度方面强调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强调绿色发展,忽略了以创新驱动为路径的发展方式、以内外联动为途径的开放、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共享;在指标选取方面一般采用总量、速度、发展水平、经济建设和传统发展路径的指标,忽略了发展的质量、效益、发展路径和人民生活的指标[22]。为此,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林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然后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指导构建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最后基于变异系数法测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变动趋势及贡献度。研究结果旨在分析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并为推动实现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 数据与方法

1.1 林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内涵是正确建立林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的必要条件。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第一,发展动力方面,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供给与需求的高质量、投入与产出的高质量,而创新驱动就是解决的发展的效能与可持续性,应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23];第二,产业协调方面,高质量的发展还要注重资源配置均衡,协调不同于以往的平均主义,更是机会公平,要找出短板,补齐短板,在短板上发现发展潜力[24];第三,绿色生态方面,生态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发展格局建设[25];第四,开放稳定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内外联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林产业贸易体系[11];第五,共享和谐方面,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就是利用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要[26-27]。可见,内容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8],同时新发展理念还是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遵循,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判断准则[29-32]。

综上所述,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新时期林业建设可以得出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必须包括以下内容:林业发展的动力要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林业发展的模式要逐渐优化结构协调发展;林业绿色发展要转化为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林业发展的格局从林业部门办林业到全社会办林业、国内外联合办林业,形成全人类的林业发展成果;林业发展的经济成果由一部分人先享有到林业从业者、全社会共享。

1.2 林业高质量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国外学者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探究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创新效率、居民生计、生态服务、环境影响五大维度[33];国内学者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探究聚焦于新发展理念,即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方面建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34-36]。国内学者后续研究又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应用于农业[35]以及制造业[36]等产业,但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而建立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尚属空白。因此,结合林业产业的特点,围绕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资源、开放稳定、共享和谐5个维度构建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在创新驱动方面,根据创新驱动的实现过程[37]选取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两个分项指标,而新技术研发、渗透、继承、支撑为创新投入的完备过程,专利、文献、绿色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为创新产出的核心部分。

在协调发展方面,林业发展的模式要逐渐结构优化协调发展。已有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常忽略林业系统内部三次产业劳动力比例及收入的协调[17],而劳动力向林业第三产业间转移对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38],林业高质量指标体系在林业产业结构协调分项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林业就业协调分项指标。

在绿色资源方面,丰富的绿色资源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以往的研究在体现森林资源时多采用森林总面积、总蓄积等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缺点在于无法体现森林与生态保护的质量。如中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居世界前列,但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54%[39],每年新造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但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等森林治理问题一直制约着森林的高质量发展[40]。生物资源、湿地资源作为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经常被林业发展指标体系所忽略[17]。因此,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森林面积和蓄积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资源、湿地资源指标,将林业发展内涵范围扩大化,以期更加全面进行绿色资源评价。

在开放稳定方面,开放稳定是实现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主要解决林业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在全社会办林业的基础上融入国内外联合办林业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不断扩大外资比例,利用外资推进中国林业发展,同时中国林业发展带来的生态成果由全球共享。在开放的过程中应保持林业发展的稳定性,不断完善林产品价格体系,林产品市场价格变动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林业系统职工净流失数量也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在共享和谐方面,共享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41]。林业民生工程投入资金、林业系统离退休人员生活费是林区发展的普惠性指标;林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林业职工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例可直接反映林业发展成果是否让林业从业者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民福祉是否增加,因此林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林业职工家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家庭生活性总支出的比例是“经济成果共享”的直接指标。

综上所述,秉持着科学性、必要性、有效性、动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进一步确立了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10个分项指标和新技术研发力、新技术渗透力等27个基础指标(表1)。

表1 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1.3 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及实证观测的长期性原则,选择2008—2018年中国林业发展总体情况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林业R&D投入人员、林学SCI论文收录量来源于2009—2019出版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每万元林业产值能源(煤)消耗量来源于2009—2019年出版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8—2018》;林业专利数量来源于2009—2019年出版的《中国林业和草原知识产权年度报告》;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源于2009—2019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2008年为基期,涉及工资、消费等相关指标采用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处理;木材市场价格来源于2019年出版的《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查年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部分;剩余指标的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7出版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2018—2019出版的《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

1.4 数据处理

1.4.1 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计算出变异系数

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出各项基础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以及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率即变异系数(CV)。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基础评价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各项评价指标描述性统计Table 2 Index system and weight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续表)

1.4.2 采用变异系数法测算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变异系数法可以在利用数据信息的差异性测算权重过程中有效地规避主观因的素影响,因此选用变异系数法[42]对基础指标进行赋权处理,即以第k个基础指标的变异系数作为第k个基础指标的权重,m个基础指标的权重累加即为第j分项指标的权重(表3)。根据变异系数法得出的各基础指标权重(Wijk)和极差化处理后的各基础指标数据(Zijk)测算出各维度指标的综合测度指数。由于基础指标为单一指标,维度指标是综合指标,为了追求均衡发展[43],给各维度指标赋相同的权重,然后将各维度综合测度指数相加得到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I)。

表3 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分项指标权重Table 3 Weight of sub-indice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对于正向指标:

对于逆向指标:

Zij=∑wijkZijk

Zi=∑wijZij

I=∑wiZi

式中Xijk为基础指标的样本数据;Zijk为标准化后的基础指标数据;wijk为基础指标权重;Zij为分项指标的贡献量;wij为分项指标权重;Zi为维度指标的贡献量;wi为维度指标权重;I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i=1,2,……,5;j=1,2;k=1,2,……,m;w1=w2=w3=w4=w5。

1.4.3 采用乘法原则测算林业高质量发展维度指标指数的变化量

林业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综合指数的提升,还应体现在各维度指标的协调性。乘法原则在协调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44],当采用乘法原则进行合成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时,计算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出各年度各分项指标的贡献量(Zij,y)和各年度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Iy):

Zij,y=∑wijkZijk,y

Zi,y=∑wijZij,y

Iy=∑wiZi,y

式中wijk为基础指标权重;Zij,y为第y年度分项指标数据的贡献量;wij为分项指标权重;Zi,y为第y年度维度指标的贡献量;Iy为第y年度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其次,计算出t阶段各维度指标贡献量的变化量(△Zj,t)和平均值(Zj,t)以及t阶段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平均值(It):

△Zj,t=Zi,yq-Zi,y1

式中p=1,2,……,q;q为t分段的年数,p=1和p=q分别代表t阶段的起始年和终止年。

最后,计算出t阶段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变化量(△It):

式中i=1,2,……,5;t=1,2,3。

1.4.4 测算分阶段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年复合增长率

贡献率指同一阶段该维度指标贡献量数值占总维度指标贡献量数值的百分比。各维度指标对林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提升的贡献以年复合增长率进行衡量,通过公式⒀进行计算。

式中mt表示第t阶段年复合增长率;Iyq表示第t阶段终止年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Iyp表示第t阶段起始年的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y=2008,2009,……,2018。

1.5 林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

根据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数值大小,可将林业高质量发展分为低水平(It≤0.2)、中低水平(0.2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阶段性提高

2008—2018年中国林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由中低水平中低速增长向中高水平高速增长转变的过程(图1)。

图1 2008—2018年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变动趋势 Figure 1 Index trend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from 2008 to 2018

2008—2011年,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32~0.36,该分阶段复合增长率4.00%,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为中低水平中低速发展阶段。2008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林业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造林步伐进一步加快,防沙进程扎实推进。《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等文件的出台使林业教育与科研层面的投入大幅增加,这对于林业发展的高质量奠定了人才与科研基础。但是,由于教育科研投入与科研成果产出时间的滞后性,同时根据中国林业编辑部统计,2008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中国19个省(区、市)出现持续20多天的雨雪冰冻灾害,危害森林面积0.19亿hm2[45]。导致这一阶段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为中低水平中低速。这一阶段也是现代林业的发展阶段[46],林业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开始意识到生态文化与林业科技的重要性,林业管理工作也进一步科学化。

2012—2016年,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42~0.54,该分阶段年复合增长率6.48%,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中高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正好为全面实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阶段,林业“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资源”对林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量有明显上升,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但是,林业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较低;产业竞争力仍然不强,林业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较低,80%以上为中小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6[47],阻碍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提升,这一测度结果与一些学者对林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结果相似[21],但站在高质量发展角度不仅包含了绿色资源、科技创新维度,还有协调发展、开放共享、共享和谐维度,具有更深的层次性。

2017—2018年,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0.62~0.68,该分阶段年复合增长率9.68%,表明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在迈入中高水平高速发展阶段。林业高质量发展在此阶段的显著发展,这一阶段也被称为现代林业的初步实现阶段[46],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束,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起步,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始应用指导于林业,赋予林业发展新使命[12]。林业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动力逐渐由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为主,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融合不断深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林业产业对国民经济及关联产业部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综上所述,2008—2018年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历经了由中低水平中低速增长向中高水平高速增长的转变过程,呈阶段性提高趋势;林业教育、科研成果初见成效,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林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融合不断深入,为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集约化程度较低,人均劳动生产率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阻碍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2.2 创新驱动是促进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的关键

从分阶段维度指标变动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来看(表4),创新驱动3个阶段的平均贡献率为42.75%,在各个维度指标贡献率中处于最高位。自2006年全国林业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以来,林业科研范围不断扩展,林业教育工作有序推进,林业科技研发人员、林业教育科研投入资金均有所增加,新技术渗透力明显增强,相对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取得更大成效,林业劳动生产率、绿色产出率明显提高,特别是专利与文献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林业专利数量由2008年的9312件上升至2018年的98 949件;林学SCI论文年收录量由2008年的92篇上升至2018年的954篇,增长均接近10倍。有学者利用索洛余值法对中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度后发现“十一五”期间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2.76%,与“十五”期间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32.56%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与科技进步贡献率60%~70%的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48]。

表4 2008—2018年分阶段的各维度指标对林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提升的贡献Table 4 Contribution of phased indicators to overall improvemen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from 2008 to 2018

综上所述,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相比于国际形势,中国仍然面临着林业资源利用低下、林业科技人才相对不足的情况。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应该继续坚持创新为林业发展第一动力的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大在林业产业的科研投资力度以及林业人才培养即教育投资力度。

2.3 协调发展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对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均贡献率为21.39%,在各个维度指标贡献率中处于中间位置。协调发展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贡献源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林业产业结构优化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考核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标准,林业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例不断上升,林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由2010年的39∶52∶9调整到2018年的32∶46∶22,林业康养休闲服务产值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结构高端化趋势明显。也有前沿研究指出,下一阶段不仅要扩大林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更要结合产业关联优势,以“融”提质,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8]。同时,也要注意到在林业产业就业人员协调性方面,2018年林业系统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整个林业系统就业人员的26.01%,相比于2008年提升了8.70%,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速度较为缓慢,平均每年提升不足一个百分点,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同时林业在岗人员工资仅占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68.95%,林业从业者的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综上所述,协调发展主要解决的是发展比例失衡的问题。调节林业就业人员结构与缩小林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是未来推进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2.4 绿色资源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绿色资源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均贡献率为22.43%,在各个维度指标贡献率中处于中间位置。绿色资源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贡献源于森林资源与生物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2008—2018年乔木林蓄积量由84.35 m3/hm2增长到90.12 m3/hm2,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由14 144起降至2478起,除森林治理能力提升外,生物资源保护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其中国际重要湿地面积由381万hm2增长到695万hm2,野生动植物科学保护专业技术人员由3634人增加到8110人,林业经济绿色度显著增强[49]。生物资源保护质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较为缓慢,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动物保护科学人员培养与使用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50]。

综上所述,绿色资源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若要进一步提升绿色资源的贡献率,则必须要加强林业绿色经济的人文关怀,进一步提高森林治理、生物资源保护的高质量。

2.5 开放稳定是制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开放稳定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均贡献率为-2.34%,阻碍了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开放稳定制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林产品价格体系不够完善,林产品价格受到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林产品以自由贸易出口为导向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11];二是林业整体就业不够稳定,林业系统在岗职工净流失率2008年是2.17%,2017年是4.39%,2018年是1.25%,如果不能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系统,便会造成林业人才流失,林业从业者老龄化,甚至出现林场经营的空壳化,保护生态安全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51]。林业开放方面进一步加强,社会资金占林业总投资比重不断增加,来自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林业发展资金不断增加,外资投入效率不断提高[52],林业市场与服务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海外旅游者由2008年的693万人上升至2018年的1572万人。

综上所述,未来推进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一是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林业发展新格局,稳定林产品价格,继续提高林业开放水平,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分散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二是同时要建立稳定的林业人力资源系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红利效应”。

2.6 共享和谐是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共享和谐对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均贡献率为15.76%,低于协调发展与绿色资源的贡献率。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对国有林区进行大量资金与政策支持,2008—2018林业系统在职工资年平均增长率20%,林业民生保障共享基金由2008年的84.21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156.62亿元,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53]。尽管党和政府为国有林区的发展投入的资金较多,但是同样无法忽略的是国有林场的人口基数大、林区面积广等问题,例如2018年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在岗人员工资仅占黑龙江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59.70%[53],可见林区医疗、教育与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更是具有一定的差距[54]。

综上所述,未来推进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大林区基础设施投入,提高林业从业者工资与社会保障水平也是未来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中国林业从2008—2018年历经中低水平中低速、中等水平中高速、中高水平高速3个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是促进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的关键,协调发展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资源是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开放稳定是制约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共享和谐是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加大对于林业的科研、教育投资,调节林业就业人员结构与缩小林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提高森林治理的高质量、生物资源保护的高质量,建立稳定的林产品价格体系与林业人力资源系统,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带动提高林业从业者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质量是未来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3.2 建议

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期间林业高质量发展新提升。中国林业“十四五”期间要以系统理论思想发展林业,一方面要兼顾“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资源、开放稳定、共享和谐”五大方面,另一方面要重点补齐“共享和谐”方面的短板问题,解决“开放稳定”方面的制约问题,从而保证实现林业系统整体的最优化。

第二,加大对于林业的科研、教育投资,继续坚持创新为林业发展第一动力的新发展理念。一是要抓好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林业研发人员待遇与林业教育、科研投资费用,探索合理的劳动报酬模式,充分依靠林业科技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二是要重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宣传工作。要提高林业科技交流与推广人数所占比例,建立健全推广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将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

第三,调节林业就业人员结构与缩小林业与其他产业的收入差距。一是加快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速度,是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要科学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森林康养基地、国家自然公园等生态旅游景点的经营水平,创造更多绿色财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此基础上结合林业产业关联优势,加强产业融合,以“融”提质,实现林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二是科学配比林业系统人员结构,在林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引导过剩劳动力向林业第三产业转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分流安置和再就业渠道,强化再就业培训与小额信贷支持,这是解决林区富余企业职工再就业问题,提高林企运行效率与林业从业者收入的重要渠道。

第四,加大林业绿色经济的人文关怀,提高森林治理的高质量、生物资源保护的高质量。在国土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建议强化森林经营,强化湿地修复,科学推动保护发展新格局,要主动淡化总量扩张性指标,更多地关注森林经营水平质量与效益指标。一方面,要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继续严格保护天然林,通过培训提高营林人员素质与营林水平,逐步提高森林蓄积量。另一方面,要提高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经营水平,可以通过森林研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耦合发展。

第五,建立稳定的林产品价格体系与林业人力资源系统。一是要建立稳定的林产品价格体系。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通过发掘国内林产市场品潜力与供给能力,降低对国际林产品市场的对外依存度;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林业发展新格局[11]。要稳定林产品价格,可以采用灵活的林产品定价激励机制,例如,可以在采伐限额的基础上以最低现价为标准形成价格层面的资源保护;也可以强化林产品中介机构效力,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增加的交易成本;继续提高林业开放水平,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分散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二是通过树立符合林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探索合理的薪酬机制,优化部门用人制度,建立稳定的林业人力资源系统,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红利效应”。人力资本显著正向影响林业高质量发展,技术进步在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第六,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带动提高林业从业者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障质量。共享和谐是中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也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一方面,要解决好林区居民住房与社会保障等民生瓶颈问题,降低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冲击,加大对林区集中连片保障地区的资金支持,扩大保险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确保各项补贴具体到人。另一方面,在林区基础设施投入上,重点投入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等方面,为林区发展森林康养等新型产业、推进“互联网+森林康养”的融合升级提供保障,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非消耗性林业产业”,以产业带动林区居民致富,以家庭盈余资金扩大再生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实现林区林民共富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中国林业维度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中国林业重要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初探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林业经济》杂志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