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5-31 16:54:53钱汝林
科学与财富 2022年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信息化

钱汝林

摘  要: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突破2000万,其中约八成是高素质农民。高素质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代表中国农业的未来。高素质农民队伍发挥着辐射、带动、引领作用,为周边农户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政策、思想并指导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需求。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工作,还影响着产业结构融合化发展; “绿水青山”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的实施,使剩余劳动力逐渐递增;各个行业需求掌握信息化知识的进城务工农民等等,但是在开展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为此,笔者以实际工作为例,从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影响因素、提高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的具体策略两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影响因素

一、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影响因素

1、年龄与性别

据统计,2018年我国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53岁,比十年前提高6.8岁,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全国正在耕地的或大规模种植户的农民基本上是老龄人,年龄越大,对信息化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差,见忘性大。我们在培训中深感困难: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下载AAP,或者下载后不会申报培训,不会评价等,而且相对来说,年龄大的没有年龄小的参加培训意愿高,而年龄小的耕种水平、经验不足,参训后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年龄大的显著。从性别的角度看,我国出外打工的农民男性要多于女性,参训也是男性多于女性(以我单位为例,2014-2020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416人,男占872人,女占544人),除此之外,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象较为严重,所以,相对于女性来讲,男性农民工参加农民信息化培训者更多[1]。

2、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

从部分地区统计看,农业从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教育程度不容乐观,务农农民50岁以上的普遍超过9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普遍占90%,文化程度低影响着高素质农民信息化培训的意愿。在我国劳动者市场中,受教育程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劳动者的知识水平越高,其市场竞争力越大。所以,部分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可能更迫切于参加信息化培训,提高自我竞争力。农民如若收入较高,并且对于现状很满意,其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意愿就会很低,反之那些收入较低的农民,为了想要加强自身技能,就会有很强烈的意愿参加信息化培训。

3、家庭情况

成家的农民工更加趋于稳定的工作,会刻意的规避风险,而未婚农民工未成家,生活压力不大,并且没有很大的家庭压力,为此,未婚农民工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意愿不强烈。除此之外,部分家庭成员较多,这样的家庭普遍贫穷,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参加信息化培训。而独生子女的农民,生活压力小,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意愿也不强烈。

4、户口所在地

户口所在地发展水平的高低从侧面反应着当地农民接受和参训信息化培训的意愿。发展落后的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人际交往圈子简单且窄小,因此没有很强烈的意愿去參加信息化培训,而在本地的农民工,获得信息较为方便,而且交通方便,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意愿会更加强烈。

5、打工因素

农民工外出打工一般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提高自我的经济效益和人生价值,所以部分农民的主要目标依旧是外出务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如若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其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意愿就更加强烈[2]。

6、培训因素

随着近7年以来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开展,农民生产经营水平逐步提高,规模农业经营户逐渐增加,绿色生产技术逐步推广,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培训农民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的2.16倍…一系列的培训优势带动周围农民信息化培训的参训意愿。反之,如若信息化培训效果不明显,不能切实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和收入,就会大大降低农民参加信息化培训的意愿。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实行免费培训,农民参训积极,但培训经费限制培训人数和范围的扩大。

二、提高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的具体策略

1、高度注重农民的个性化特征

想要切实提高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就要高度注重农民的个性化特征。相关培训机构在分析农民的时候,要侧重高素质农民的工作特征和个性化特征等。相关培训机构要以个性化特征为基础,找寻关键原因,从而增加培训意愿,满足于高素质农民需求。

2、关注农民的就业方向

想要切实提高农民信息化培训意愿,就要关注农民的就业方向。相关企业或培训机构要研究农民的就业工种范围,关注农民的工作特征,为农民工提供多样的工作内容,从而使农民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工作,进而提高参加培训的意愿[3]。

3、提高培训质量

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真正可以让农民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农民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意愿。我们这些年就在培训中,加入农民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课程,教农民使用手机学习和提问,从而更好的学习和进步。

结束语:想要切实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就要注重农民工的培训工作。然而,在展开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过程中,有些因素会影响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为此,希望可以通过上面的探讨,关注高素质农民的个性化特征,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从而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我国公民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岩,孙超群,马伟.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信息化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3):91-97.

[2]徐倩,肖蒙蒙.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1):1-7.

[3]潘光仕,郭梅.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铜陵市的调查[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12-17.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6:40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