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5-31 14:23周丽娟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管理问题高校对策

摘 要:由于高校也会在经济效益方面拥有相应的需求,因此,如何正确分析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已经成为业内广泛研究的课题。简要阐述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晰、队伍专业素质不够硬、制度体系不完善、风控能力待提升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体系、增强队伍实力、加强风险预警等相关对策,以期为推动高校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3-0123-03

高校肩负着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在教育、科研经费方面也拥有更高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该方面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对经营性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空间。由此可见,重视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尤为重要,如何针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合理研究也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职责不清晰

经营性资产在高校资产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高校实现增加经济收益的必要手段。然而,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方面的体系建设也趋于完善,但是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高校对经营性资产难以进行界定。其中管理职责不清晰便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在纵使高校已经针对经营性资产设置了相应的管理部门,但在管理职责方面未进行明确划分,导致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被多个部门参与的情况长期存在,如此难以将高校现有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充分运用,无法为高校谋求更多经济效益的目标提供保障[1]。

(二)队伍专业素质不够硬

尽管经营性资产管理已经在高校资产管理活动中得到快速开展,但是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的力度仍然未能得到显著改变,负责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未能给予更多的重视,导致相关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在经营性资产的出租出借、风险评估、资产审计等环节都存在管理不到位、态度不端正等情况。而且重查账、轻实物,重固定资产、轻无形资产等现象也是频繁出现,导致高校经营性资产难以得到有效配置和利用,自然无法为高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制度体系不完善

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离不开制度体系的建设,只有制度体系得到有效完善,才能让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实际上,在许多高校中,针对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对内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不能从源头对高校经营性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对外无法对投资载体予以有效管理,既难以将高校经营性资产予以合理运用,也未能从财务的角度予以有效控制,账务核对时做不到逐一对应的情况频繁出现。

(四)风控力度待提升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通过资产管理活动对现有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合理运用能够在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空间。然而,在进行经营性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风险问题。许多高校却并未意识到该方面的影响,导致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在面对风险时不具备较强的控制力,而且当中因参与人员未能做出明确的职责划分,致使存在人为干预的风险仍然没有被消除,风险抵抗能力始终无法得到提升。

二、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相关法规

由于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方面的认知程度不足,导致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开展。因此,高校在提高对经营性资产管理问题关注度的同时,还应当在组织结构方面予以优化,即必须率先明确高校作为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关键和进行财务控制的核心,再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相应的经营性资产管理部门。比如,构建资产经营中心、经营性资产运作委员会等,便于更好地对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层、工作人员的职责、权利以及义务等方面进行明确,确保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高校的经营性资产进行充分管理,为经营性资产的出租、出借等环节的有序开展提供便利[2]。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注重法律法规的完善。尽管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已经相继出台,教育主管部门、财务主管部门等也相继发布了相关规定和规范要求,但是这些规范大多未能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予以进一步明确,若当中产生问题,相关规范内容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难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甚至会与其他规定产生矛盾点。因此,对于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必须要制定更加符合实际且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在合理规范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为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便利。

(二)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控制能力

1.内部管理。想要确保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内部的管控,才能将经营性资产在实际中发挥最大作用,为高校带来经济效益。首先,明确内部管理制度的中心内容,也就是做好财务控制。由于高校经营性资产会面向社会予以使用,管理层、投资者等关键部分的决策会通过财务工作予以体现,此时若不能做好管控,极易引发较多问题,因此,必须要将上述两者作为内部管理中财务控制的主要对象,对其义务、權利等方面予以清晰明确,只有能够将各自的职责进行明确,才能制定并执行针对性的内部管理目标。其次,执行财务管理全流程控制机制。在开展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时,由于对高校资产的合理运用,能够收获相应的经济效益,若不能在该方面予以控制,极易因人为问题导致高校无法从经营性资产中获得充足的经济收益。所以,必须要执行财务管理全流程控制机制,也就是在高校经营性资产运作期间,也要对各级财务进行管控,促使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高校间的财务管理形成紧密联系,便于财务管理部门能够对经济收益情况进行充分管理,是提升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3]。最后,要合理运用准经营性资产。尽管高校资产可分为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前者相比之下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后者是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然而,在两者间还存在着准经营性资产。只是这类准经营性资产未能有效地转入经营性资产中,其在高校的教育科研等环节同样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等,这些设施与高校教学息息相关,却也能够作为经营性资产来使用,所以,高校在管理经营性资产的过程中,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准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的同时,也能为高校带来更多经济效益。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2.外部管理。除了要注重内部管理制度外,还应在外部管理制度方面予以重视,毕竟内部管理能够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能够与市场经济环境建立联系,才能让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具有时代性。第一,明确外部管理主体。高校的主要活动是以教育为主,而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又与财务方面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上级教育部门、财务部门则为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主要外部管理主体。这两个部门不仅能够对高校经营性资产中的产权进行明确,对相关资产管理工作流程进行审批,也能对负责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部门进行审查,明确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管理流程以及收益分配规范等是否符合标准,实现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的全面监管。第二,重视审计环节。通常情况下,审计工作多为内部组建的审计部门、审计团队等负责,但是由于相关人员未能对该方面工作予以重视,导致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具体执行标准也无法达到规定水平。为了更好地解决该方面问题,在成立审计部门或团队时,可从外部相关部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负责该项工作,便于能够以更加公正、客观的角度开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外聘的审计人员必须要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拥有正确认识,避免以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和标准对高校进行评估。

(三)增强队伍实力,重视基础环节

1.加强人员管理。对于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而言,人员队伍的专业能力是相关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所以,加强人员管理就成为迫切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强化思想认知。应对负责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及思想教育,帮助其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认知,能够以端正的态度开展工作,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拥有正确的思维。其次,加强对人员的管控。将业绩考核、工作监督等环节融入实际工作中,便于对所有工作人员予以控制,只有保持积极的态度,才能做好的相关工作。同时,要注重融入激励机制,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增强工作热情,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在具体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让经营性资产管理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采集、确认、交换等环节包含的信息也能够更具准确性[4]。毕竟在传统理念下,许多负责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传统的理念开展工作,导致取得的实际效益无法得到提升,自身的待遇水平无法得到改变。特别是在某些高校中,相关工作人员会从教职人员中抽调,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要兼顾这方面工作。这种情况下,通过提高待遇的方式不仅能够起到增强积极性的作用,也能促使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发展的助力。另一方面,由于在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中存在着对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所以,还应加大对该环节的管控力度。例如,在派去资产管理公司的审计人员中,应以发挥监管作用为核心,增加负责审计工作的人员,其中可以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即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负主要责任,其他人员可以在保障正常开展工作的同时,也能拥有学习的机会,逐步提升人员队伍的整体实力。

2.加强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在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基础流程、管理措施两方面内容。其中基础流程必须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并在明确自身实际状况的前提下,制定能够对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予以有效规范的条例、管理办法等,让资产出租、出借、评估、审计以及清查等环节的流程得到明确,从而避免出现重账面轻实物的问题。管理措施是高校应当加大经营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力度,开发出能够与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开展日常工作提供便利,增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让账面与实物的管理更加全面且透明。

(四)加强风险预警,注重有效清理

风险问题在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中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毕竟任何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特别是高校经营性资产在运作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的需求,产生风险将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当高校的厂房、设备用于企业生产和制造时,因长期运作而产生磨损后必然会产生损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想要予以有效规避,可以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来实现。其中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必须要能够与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每个环节形成联系且能够与各项管理制度相融合,才能让该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可以设置风险预警系数,当低于该系数的标准时,产生风险的概率和程度都能够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反之,高于系数标准值时,便需要进行及时处置,保证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的质量。为了能够防止风险问题产生过多影响,高校可以借助“清理”的方式予以规避,也就是先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对与高校经营性资产存在关联的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查,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如果企业处于停产或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可以依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停止运作并执行关停等措施,便于将高校的经营性资产予以合理运用,防止那些不具备生产、制造以及流通能力的企业长期占据有效资源,降低高校的经济效益。而未能与学校教学科研形成紧密联系的企业,可交由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或者通过资产转让的方式予以解决。只有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策略,才能让高校经营性资产在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也能在经济效益方面获得保障[5]。

综上所述,由于经营性资产在高校资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也是帮助高校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要重视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明确当中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晰、队伍专业素质不够硬、制度体系不完善、风控能力差等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体系、增强队伍实力、构建风险预警等策略,便于在提升高校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水平的同时,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阮琳,周刚.高校经营性资产门面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8):76-77.

[2]  陶璐.高校经营性资产内控管理制度研究——以新疆某高校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4):67-68.

[3]  胡源珍.高校经营性资产运作及管理办法研究[J].当代会计,2019,(2):109-110.

[4]  杨培飞,邓昌黎,徐劲松,等.高校经营性用房的规范化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21):1-2+11.

[5]  段明,黄镇.明确准经营性资产定位  规范高校资产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8,(9):61-62.

收稿日期:2021-04-12

作者簡介:周丽娟(1986-),女(壮族),广西贵港人,中级经济师,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财务管理、资产经营管理研究。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猜你喜欢
管理问题高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