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2022-05-31 14:24吴蓉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诗歌高中语文

吴蓉

【摘要】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引导学生在“诗意盎然”中达到精神上的升华、情感上的丰富、人文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人文精神

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上千年的传诵、流传中,诗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的形式、精神的象征。实践表明,诗歌教学有利于深化學生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养成阳光健康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多元文化、不同思想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诗歌教学的育人功能,以此保卫学生心灵的一方净地,为诗歌教学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吟诵,以情入诗,创设诗意情境

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下的教育,而是为了之后长久的教育,因此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诗歌的吟诵、诗意情境的创设,有方向的去唤醒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要知道诗歌的语言一般较为简短、精悍,不仅音节押韵、节奏感强,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所以,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加强吟诵有利于情感的渗入,进而创设诗意的课堂。对学生而言,反复多次的诵读可以触发自身的情感共鸣,提高自己关于诗歌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切身体会到诗人所传递的真实情感,进而穿破时空的隔阂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交流。

以《再别康桥》为例,在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多次诵读诗歌,在心灵之间的交流、情感之间的体验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以此达到诗意情境的创设。俗话说,三分诗靠七分吟,吟诵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语言之美,还能培养学生的气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像《再别康桥》这样情感复杂的诗歌,有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当下无奈的离愁,等等,这些情感具有浓厚的人文意味,只凭借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是无法感同身受的,而吟诵却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这一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诗歌形成个性化的解读和感悟,从而在进一步揣摩诗歌意境的过程中感知诗人的高雅情操与人格魅力。因此,教师应加强诗歌教学的吟诵,通过此种方式引发学生的共鸣,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展开想象,再现场景,感受独特精神

精神的塑造需要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示诗歌的魅力,摆脱传统说讲式教学的困扰,让学生在诗歌的舞台中尽情遨游、自由畅想,抒发自己的情志,体悟自己的情怀,将诗歌魅力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人文精神,以此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诗歌的意象、意境等鉴赏中的常用概念,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搭建适宜的人文课堂。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一心想着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所以在教学时也会着重从理性的角度进行讲解,这就导致学生情感体验匮乏、情感熏陶不足等情况;同时,还有的教师“不敢”推陈出新,教学缺乏新意,让自己和学生都陷入了教材和教学大纲之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诗歌的美感,丧失其育人价值。对此,教师应敏锐感知到诗歌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独特性,为了达到这一教育目标,必须要打破现有的教学限制才行。

以《琵琶行并序》为例,此时的学生已经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在教授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想象时间和空间,在对人物、环境、情感等诗歌元素展开想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多重语文能力,指导学生自主体会诗歌的意境,在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协助下,重现诗歌画面,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诗歌意境鲜活起来,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诗人赋予诗歌的人文情怀,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自我感知,发掘内涵,达到精神升华

情是诗歌的灵魂。诗歌作为一种创作体裁,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历史中由来已久,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有迸发的生命意识、厚重的家国情怀、自由的个性意识等。换言之,这些人文意识亦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不管是匡时济世、忧国忧民,还是歌颂友情、崇尚爱情,亦或者舍生取义、保家卫国,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优秀素材,也是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健全人格、重塑灵魂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确保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诗歌积累,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诗歌储备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彰显自身的人文精神。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此诗的情感较为外放,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情感共鸣,那么在重难点知识讲解中,教师应以此为依据,让学生以情感为踏板触碰其中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心生无奈遗憾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真实经历去体验感悟,在体会诗意中与诗人进行对话,反问自己,如果自己经由古地会有什么感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掘其中的深厚内涵。只有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了,才会真正热爱诗歌,进而提升自己关于诗歌的认知水平,借助诗歌学习打造自己的精神乐园。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高度肯定诗歌教学的重要地位,将语文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境界,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牵引学生的内在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水平得以提升,进而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卫华. 激发诗歌教学的教育活力——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为例[J]. 中学语文,2021(30):41-43.

[2]王娜.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与情感教学的融合实践[J]. 新课程研究,2021(26):83-84.

[3]杨雨洲.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2021(78):55-57.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诗歌高中语文
诗歌不除外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七月诗歌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