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022-05-31 07:54王晓燕
教育界·A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活动对策

【摘要】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文章介绍了故事教学法的内涵与依据,总结了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如设置悬念策略、二元对立策略等,以期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式有效地将故事教学法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故事;对策

作者简介:王晓燕(1994—),女,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随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改革,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存在未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或为学生讲解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等现象。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设计和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

一、故事教学法的内涵与作用

(一)故事教学法的内涵

故事教学法在我国教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学者认为,故事教学法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开展教学,它既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也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从故事的特点来看,好的故事一般具有较为连贯性的情节。此起彼伏、具有一定悬念的故事情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抽象性质来看,部分故事中的某些情节存在一定的冲突性,而这些冲突情节也正是能够吸引学生学习与思考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通过故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的作用主要有三种:一是教师事先将本節课的重难点内容穿插进故事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能够对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二是教师通过为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领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学习他们的思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三是故事教学法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散学生的思维。

从开展故事教学法的形式来看,故事既可以作为教学手段,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还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以教学手段为例,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占据主导地位。而当教师把故事作为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结合故事中各种情节的发展,为学生讲解各种知识,学生也应结合自身思维认知去努力体会故事的内涵。倘若教师将故事作为教学过程,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应以故事为教学理念,并基于某个故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加深其对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基于该故事题材为课堂构建出符合故事情节的教学情境,进而更好地引发学生产生思想碰撞,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故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从人类思维结构来看,人类的思维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科学思维,二是叙事思维。学生的认知思维在不断发展,其叙事思维也应始终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学生叙事思维的锻炼可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身情感来实现。教师以叙事思维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故事教学法。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故事,建立起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从本质上来讲,故事具有隐喻性。故事所具有的隐喻性要求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建立起对故事的深层认知。故事具有较多的题材,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故事,能够从中深刻感受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利用故事教学法时不应为学生提供过多的知识讲解,而应让学生基于自身思维和认知去学习和感悟,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化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以提问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低,对教师有较强的敬畏感,因此部分学生对回答问题较为抗拒,进而难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始终是以局外人的立场进行学习,这一环节会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感,从而更好地面对真实的自我,进而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三大应用原则

故事教学法的三原则是趣味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故事,如具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学生求知欲的故事。此外,故事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故事内容不能有过多的抽象性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故事题材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思维能力较弱,因此,他们对于抽象性事物往往难以理解,但对于新鲜事物却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故事题材时,应尽可能选择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故事,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从课堂迁移到实际生活中。

针对性原则是指故事教学法的开展要紧密结合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教学目标。故事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故事,学生能够建构起相应的思维模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恰当的故事,确保故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服务于教学活动。

三、小学语文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故事教学法时,要突出故事的形式、特点,以此来构建故事化教学课堂。教师可通过采取有趣的故事导入、延伸故事教学、设置悬念策略和二元对立策略的方式,主动制造矛盾冲突,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整体结构上来讲,教师要将波浪起伏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讲解和分析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以更好地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要对学生学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9700CBF0-3BE2-4B6A-8758-633783377BEF

(一)有趣的故事导入

通常来讲,课堂刚开始的几分钟是一堂课最为关键的时刻,倘若此时教师能够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学生就会被激发出好奇心和求知欲,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也能更好地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较高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学习特性,通过互联网搜集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以有趣的故事导入展开课堂教学。需注意的是,教师要确保所选的故事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可先以有关年兽以及春节的故事作为课堂导入。教师可为学生讲解,相传远古时期,每到我国的除夕之夜,就会有一种叫“年”的吃人的怪兽出沒,人们就需要躲到山上避难。有一年除夕,村里面来了一位乞丐,乞丐对村民说,我有办法能够赶走年兽。随后,这位乞丐就将红色的纸张贴满整个村庄的房屋,并用爆竹吓跑了年兽。

教师通过为学生讲解有趣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放爆竹,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二)延伸故事教学

延伸故事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前,可为学生额外提供一个小故事。学生通过学习小故事,能够将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与课堂教学的课文进行比对,从而发现二者之间的异同点,以此来帮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学习。以《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课程内容讲解完毕后,可为学生讲解《北风和太阳》这篇文章,让学生思考“北风”与“铁罐”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感悟“北风”与“铁罐”都只看到自己身上的长处,而忽略了自己的短处,最终都没能达成自己的诺言,从而对所学内容展开深入思考。

综上所述,教师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关的故事资源,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维度,使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好地提高个人的思维认知,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

(三)设置悬念策略

悬念式故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学生可以基于故事中所设置的悬念来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以此对后续的教学内容产生较高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将设置悬念这一策略运用到故事教学法中。从学生心理角度来看,故事悬念之所以产生作用,是因为学生当前自身思维认知能力不足,而学生又对知识有较强的渴求性,所以教师通过运用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设置的关键主要在于能否切实地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就为学生设置一个悬念,基于这一悬念开展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或是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贯穿故事悬念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活动之间的连贯性。

以《海滨城市》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大家现在生活的城市大多以平原为主,我们每天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自由地生活。大家去过海边吗?向往海边吗?想不想知道关于我国海滨城市的真实样貌?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大家就能够对海滨城市有所了解。”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二元对立策略

二元对立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某一教学内容或事件以互相对立的形式呈现,如好与坏、安全与不安全等,这些元素可基于故事中的人物或故事情节来体现,以此使故事更具有矛盾性和吸引力。教师通过在故事教学法中运用二元对立策略,能够将教学活动构建成具有跌宕起伏情节和冲突对立元素的故事化课堂。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二元对立策略时,可先将学生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为例,教师要先让两个阵营的学生选择善或恶的不同立场来阅读课文,随后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对方阵营的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认知会经历解构然后重构的过程,从而在课堂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以某故事为例,教师要想应用二元对立策略,首先需要做好以下五点。一是,教师需要确定该故事中哪一情节是最能凸显文章主题的,并观察哪些情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教师需要结合二元对立策略来构思文章中哪一情节能够以相互对立的方式开展教学。三是,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情节当中,进而促使学生以辩论的方式针对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四是,教师还应仔细分析如何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二元对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否能够符合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认知。五是,教师可通过访谈法或是评测的方式观察二元对立教学策略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将故事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采取有趣的故事导入、延伸故事教学、设置悬念策略和二元对立策略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基于故事教学法的语文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柏玲.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9):90.

[2]赵翠娥.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课外语文(下),2021(10):102-104.

[3]赵永生.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8(50):61.

[4]胡暑萍.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文渊(高中版),2021(04):595.

[5]张小青.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8):62.

[6]邵杨.小学低年级故事语文教学法初探[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8(05):92.

[7]邵杨.故事浸润课堂,提升语文素养—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年轻人,2019(40):109.

[8]孙艳芬,赵彦光.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47-148.

[9]李秀娟.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作用[J].新课程·中旬,2019(06):83.

[10]黄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8(39):171.9700CBF0-3BE2-4B6A-8758-633783377BEF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活动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