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张捷,女,河南平顶山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工业党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 摘要 ]
在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现阶段已得到了较好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目前对于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逐渐提高,也让总体教学暴露出了较多不足,产生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需要积极应对。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来说,相关教学活动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相关问题所在,进一步提出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则很容易导致教学出现问题,让教学活动无法高度贴合学生素养培养的需求,影响教学质量。学校需要对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策略;问题;优化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2.039
按照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体育教学的本质意义是培养学生的素养和体质,有着较为明显的价值和作用,也能够给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且在观念和教学方式方面都相对较为传统,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与学生成人成才之间的关联性。在这种情况下,关注程度不足和总体素养方面的问题,导致了最终工作效果和教学质量方面的下降。
1 教学常见问题
1.1 模式与理念问题
体育教学要从不同教育阶段和培养方向出发,按照其特异性要求调整相关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取得更加满意的教学效果,避免教学活动出现各种问题或者实际性的不足,而从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没有契合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缺乏正确的认知、没有按照高职院校特点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等有着高度关联性,大部分的教学活动都是按照相应的教学大纲开展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的指导思想,然后采取选修课的方法,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教学。但是这些教学主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教师,其教学理念没有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的融合,那么在具体开展教学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让学生没办法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团队意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
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传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导致体育教学极易形同虚设,或在教学中没有侧重点,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体育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自身素质和思想方面培养的侧重,在教学目标方面出现了一定的不足,没有高度契合普通学生的特点,进一步让体育教学失去了职业性特征,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都没有与职业性进行贴合,从而出现了体育教学无法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由于理念和模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普遍性,缺乏適宜性,也就让后续的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对相应现象充分关注。
1.2 教学评价问题
体育教学本质意义上是对学生的体质和素养的培养,在评价过程中,每名学生都存在差异,评价的维度也要从学生的素养、态度、体育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而现在的评价模式之中,评价指标相对较为单一。目前的体育教学的评价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缺乏应有的体系性和系统性,评价方法相对较为落后,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知也会因为评价方法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认为相应的学习和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了达到考试要求,没办法对体育教学真正的兴趣,对于体育教学的参与程度也相对有限,因此相应的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也受到了影响。由此可见,评价问题是影响总体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也是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十分关键而不容忽视的一类问题,在具体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优化最终教学质量,还需要对相关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评价所带来的影响,再从评价的角度出发,对其体系加以完善。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和策略,最终的教学有效性才可以得到提高,避免出现教学方面的实际问题。但除了评价,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不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需要充分地认识。
1.3 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问题
按照目前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来看,很多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差,这种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大多数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教学的重要性和真正价值,具体开展教学时,也具备着较强的随意性,让最终的教学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使教学改革受阻。教师是后续所有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会影响到总体的体育教学改革,但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大多数注重应用型人才,对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素养和其他基础科目的关注程度明显降低,这也就导致后续教学缺乏关注度,影响教学质量。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教学,最终的教学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教师没办法在不受重视的情况下,不断自主进行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且日常的一系列教学工作,也让教师对自身的自主性提高缺乏精力、时间和机会。由此可见,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需要对其有充分的认识,然后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2 优化方法
2.1 更新教学理念和模式
按照目前高职教育的体育教学特点来看,要注重将体育教学和职业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然后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提升应用型人才自身的体能素养和心理素质。教师首先要认识到现阶段教学理念更新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理念更新驱动教学模式的更新,才能够规避各类教学问题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而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正确认识到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和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之后才可以更好地调整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加具备针对性和实际性。要让体育教学发挥应有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好地让学生得到发展。首先,要认识到体育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其不光是教师的责任,更是社会与家庭的责任,体育教育要具备应有的联动性和多方位性,依托于课堂教学,从理念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便于让学生接受更加全方位的体育教育。其次,要树立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念。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体质增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状态的优化提供支持,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观念,形成相应的运动习惯,通过这样的方法促进其职业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并能在日后面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应对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切身体会到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在校园通过相应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和相应的教学,掌握更多的与体育和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将这些融入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培养策略之中,以此来带动和促进总体的教学发展,为学生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在教学模式更新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多融入一些情境教学和合作教学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相应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的提高。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也可以进行专项性的体育训练,让体育教学能够高度结合学生的专业,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进行体育方面的训练,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还需要注重对相应教学方法的优化,让教学模式高度贴合学生的思想特点、专业特点,进行深入性的专业教学。
2.2 全面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受教学的方向,因此现阶段还需要注重对教学体系进行立体化和全面化的拓展,让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高度贴合学生的职业教育特点,为其自身的综合性发展提供支持。传统的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考核结果,或者关注学生在具体教学时的参与程度,但这种侧重点缺乏全面性,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进行终身性培养的倾向,因此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考试和达到相应的标准而进行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那么为了较好地改变这一现象,教学评价体系就需要具备应有的全面性,要覆盖学生的态度、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日常体育活动参与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活动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从职业角度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心理素养。这样的评价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客观认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避免在教学中出现较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但值得一提的是,多样性的教学离不开场地、人员、师资和设备等,因此在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和關注力度。学校要注重体育教学的开展,并在职业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让体育教学发挥自身应有的优势和作用。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立体的教学评价体系才可以加以建立,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日常课业生活,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2.3 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养
教师是所有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为核心性元素,因此现阶段还需要不断提升教师在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要强化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手段,用认知推动自身能力发展,并利用师资力量的发展,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按照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首先,要为体育教师团队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之中,并加强对教师培养,要让体育教师有自主提高的观念和意识,并鼓励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鼓励教师利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应对教学工作。其次,在教师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校方要给予正确的关注和充分的认识,以便于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让教师在相应的教学标准和大纲的指导之下,进行自主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优化,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面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空间。最后,要注重对教师的人性化关怀,从专业的角度和培养的角度出发,使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按照相应的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模式与观念的问题、教学评价的问题和师资力量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更新教学模式和理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能力素养的方法,才能使体育教学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郎勃.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意识的有效培养[J]. 灌篮,2021(12):113-115.
[2]姚鑫. 西南地区高校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应用状况及实施对策[J]. 职业时空,2007(07):37-38.
[3]王红. 高中地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途径研究[D]. 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4.
[4]宋平. 巴渝板凳龙文化的现状与传承[D]. 重庆:西南大学,2015.
[5]王冲. 青少年体育政策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