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中国佛教造像形成的特点

2022-05-31 19:58曹雅蓉
收藏与投资 2022年5期
关键词: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

摘要: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一直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佛教造像作为佛教的一种附庸物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伴随着佛教的本土化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佛教雕塑造像传入中国后,在不同的时代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唐宋时期佛教造像具体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本文将从这三个特征入手阐述该时期佛教造像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佛教造像;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

造像艺术作为一种佛教传播手段,在佛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佛教的发展就是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佛教的本土化同时也是佛教造像艺术的本土化,佛教造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特殊的艺术地位,而丝绸之路沿线一些重要的石窟造像,更是我国重要的艺术瑰宝[1]。佛教造像在中国本土思想文化的融合与贯通之下,在唐代發展到高峰,并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佛教文化在中原地区开始得到推广。唐宋时期是佛教造像艺术文化发展最关键的一个时期,随着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佛教造像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步入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辉煌鼎盛时期。

一、佛教造像女性观音的演变

中国佛教造像种类繁多,有菩萨、罗汉、护法天神、明王以及佛弟子等,其中,女性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观音菩萨。

观音的女性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佛教传入中国后,记载观音事迹的经书在中国广泛流传,观音菩萨逐渐被世人所重视。人们认为遇到困难时祈求观音菩萨,便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正因如此,观音菩萨受到世人的喜爱和尊崇。在魏晋之前,观音的造像还是以男性为主,眼神坚毅,嘴角微翘,下巴上留有胡子,身材魁梧,充满男性气质。

唐代是印度佛教走向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佛教造像女性化特点的形象愈加明显,尤其是一些菩萨造像的形象,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印度传统菩萨的男性特征。雕塑的形体也从男性的粗犷转为女性的柔美,脸部轮廓以及五官已经有了明显的女性化特征。菩萨的形象体现了女性身上的柔美并且散发出母性光辉,这种女性化的菩萨形象成为中国佛教造像的代表。宋代之后,女相观音逐渐成为主流。

从敦煌莫高窟194窟西龛内南侧的一尊菩萨造像来看,菩萨面部柔和,眉目之间透出温柔的气息,身着华美的上衣,腰带轻束,裙子稍长,面部五官的整体形态和气质已经可以看出女性化的一些特征[2]。这是初唐时期的菩萨造像,也表明造像艺术与时代性完美融合。唐代敦煌莫高窟159窟中的菩萨像,面部轮廓线条柔和,眉毛微微向上挑起,唇部略带红润,发髻梳成高高耸起的形象,这是菩萨造像面部女性化特征的转变,现在从西藏地区的大部分石窟中可以看到菩萨造像都存在类似的特点。159窟中的菩萨造型优美,结构准确,与194窟南侧菩萨形象相似。动作姿态也呈现出女性化特征,食指、拇指、中指三根手指向上捏住,增强了整个雕像的动态感以及优美感。中唐时期的菩萨造像整体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这跟当时的社会历史有一定关系,这一时期的女性地位也明显提高,菩萨造像已经不仅仅在面部五官结构上追求女性化的特点,还从整体动作神态体现女性身段的柔美和纤细。

到了宋代,观音菩萨的造像仍保持女性妇人的形象,眉清目秀,嘴角略带微笑,整体形象更加贴近自然。越来越多的菩萨造像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参考当时女性的形象,形体生动,女观音像也逐渐发展成为主流。从莫高窟196窟可以看出,一尊断臂菩萨像,上半身裸露,胸部作了中性化处理,腹部微鼓,体态纤巧,腰间结构的扭转可以看出女性特点,庄重大方,是能让人感到安详甜美的形象。宋朝的菩萨造像表现形式更加真实生动,造像轻柔艳丽,全身比例较为匀称,技术手段更加娴熟,不仅体现出造像女性化的特点,还带有世俗的形象。佛教造像的女性化特点为世俗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佛教造像平民大众的展现

随着佛教文化的深入,人们发现将佛教造像刻画成神的样子,无法拉近与世人之间的距离,造像开始失去严格的规章程序,出现了以现实社会中人物形象为参照的雕塑造像,神态也摆脱了原本的庄严和肃穆,变得亲切而富有生机。这既是题材内容的世俗化,同时也是对神形象的人性化。雕塑造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世人的形象出现在大众之中,形成了佛教造像写实的刻画手法,同时也是佛教造像世俗化的表现。

从最早传入中国的佛像雕塑造像来看,其带有浓厚的印度以及西亚风格,造型各异,夸张古怪。我国西部地区的石窟佛教,大部分吸收了犍陀罗和秣菟罗造像艺术;玉门关以东莫高窟、河西一带的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等石窟,风格大多接近新疆的石窟艺术。从敦煌莫高窟来看,莫高窟的第249窟、257窟、259窟等都属于早期的佛教石窟,石窟内的一些雕塑受到印度及西亚风格的影响,雕塑造像的内容大多来自佛教题材中的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中的菩萨及罗汉等形象。莫高窟第275窟中的弥勒,形象雄伟,面部柔和,两个手指轻捏交叠,双脚交叉盘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早期中国与西域佛教艺术融合的产物,已经开始有了世俗化的味道。

到了唐代,为了约束民众的思想和行为,唐太宗李世民提倡宣扬佛教文化,由此,佛教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和兴盛,佛教造像世俗化从这时兴旺起来。相对于北魏佛教造像的庄严,唐代的佛教造像更加偏重于再现人物雕塑的灵动之美。

从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可以看出,趺坐佛和其座下弟子迦叶和阿难,观音菩萨,两大天王,以佛祖为中心,向外排列成一组佛教群雕人物组合。趺坐佛面容温和,神情自然,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两弟子迦叶和阿难站立在佛祖身旁,一位是充满智慧的老年人形象,另一位则是现实生活中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形象。两大护法天王手握兵器,全身发力,似做好了随时开始战斗的准备。这些造像反映出当时不同阶层人物的现实生活。

佛教传入中国后就一直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到了宋代之后,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社会审美思潮的改变,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倾向越加明显。宋代佛教的世俗化具体体现在佛教的题材内容,从原本的经变故事开始转向社会题材。用社会性的眼光来看待宗教含义,造像更多体现了人类的情感。

麦积山石窟在中国四大石窟之中以造像而闻名,这个时期的造像正处于过渡发展期,既受到外来民族的影响,又融合了我国传统艺术风格,造像艺术更多具备了地方性以及民族性,同时还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民族意识。世俗化就是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的特点。北魏时期开始,麦积山石窟的佛教造像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佛像造像的头开始微微向下,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态,更像是世俗中人。到了宋代,佛教造像的世俗化更加明显,从第133窟中可以看出宋代麦积山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窟内是两尊佛祖像,描述了释迦牟尼成佛前动人的父子之情。佛陀低头眼中含泪,一手抬在空中,表现出对爱子的不舍,另一尊佛像默默站立,等待父亲的抚摸。从这组佛像中便可以看出,宋代佛教造像题材更多地表现了人类的情感,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更是世俗化的重要表现。

三、佛教造像本土写实的体现

从中国现存的一些早期佛教造像来看,唐宋时期的佛教造像处于中国化风格的辉煌时代。在佛教传入我国初期,佛教造像完全采用从印度传来的雕塑造法。敦煌的昙曜五窟,佛像最大,高达数丈,其造像风格与印度造像有相似的地方,但又融合了我国造像风格。云冈早期的风格是犍陀罗式,正是印度的佛教造像风格,面相圆润,身体较为肥壮,神情温婉自若。西部各洞的晚期造像,面部较为瘦削,宽衣博带,神态较为明朗爽快,神情瀟洒,与前期风格略有不同。这时的石窟造像,不仅受到以戴逵为代表的“秀骨清像”本土化风格的影响,而且融合了传统佛教造像风格,这说明印度佛教造像艺术已经逐渐“中国化”。

佛教造像的中国化是佛教造像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早期佛教传入中国时,佛教造像还带有传统犍陀罗样式、印度样式或受到西域样式和鲜卑族强悍风格等混合风格的影响。这些风格具体体现在佛教造像样式的朴拙粗犷、高大英武以及浓厚的西域风貌。从北魏时期龙门石窟中的佛教造像可以看出,其带有印度特征的高鼻梁、低颧骨、薄嘴唇的佛教造像样式,而在唐代的龙门石窟中,佛像、菩萨、罗汉等佛教造像,逐渐将现实社会中国人的面部特点表现在造像之中,增强了造像的感染力,拉近了与平民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完成了印度佛教造像的本土化。

从印度佛教造像艺术的传统风格和衣着上看出,印度因处于热带地区,人们通常穿着单薄,而且大部分袒露臂膀。龙门石窟中早期的佛像造像,都被认为是中国佛像衣纹紧凑的偏袒右臂式风格,这种佛像造像样式在佛教传入中国初期非常流行,这也被认为是中国佛像造像艺术传统的一个典型式样。之后,随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对佛教造像的影响日益加深,印度佛像进而演变成了一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佛教造像样式。龙门石窟中奉仙寺为唐朝佛寺代表,规模宏大,据此可以看出当时佛教造像艺术的整体风格。奉仙寺主佛面容慈祥,衣服式样一改往常的袒露衣襟,变为通肩式的袈裟,衣纹略简,整体的服饰风格已倾向中国化。

莫高窟修建于宋代,雕像所表示的是人们对无忧无虑、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时地处边陲的敦煌被曹氏家族统治,在其统治背景下,人们创造出了独特的佛教造像文化。该造像中国化特征显著。随着曹氏家族在敦煌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与稳固,从文学作品到艺术领域,敦煌地区都出现了大量描绘当时社会的写实性作品。绘画上的写实性特点延伸到造像上,具体表现在雕塑造像形象的写实性以及各个造像之间的位置开始有了明确的情节和故事性,动作神情也更写实。莫高窟第55窟中描绘的是弥勒三会的情景,造型比例准确,动作姿势更具有情节性,尤其是在弥勒佛像旁的金刚力士像,他一只手叉着腰,另外一只手扛着台座,活灵活现,真实再现了人物形象特点。这一情景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是佛教造像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四、结语

纵观佛教造像的整体演变过程,其实也是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过程。最开始,佛教造像传入中国,便不断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佛教造像呈现出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这三种主要变化。直到今天,传统的佛教文化依旧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造像文化仍然是人们关注传统艺术发展演变过程的一种手段,持续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唐宋时期的佛教文化,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兴盛的历程,其间产生了较多辉煌灿烂的佛教艺术作品,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石窟佛像为研究我国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曹雅蓉,1997年7月生,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0级美术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画。

参考文献

[1]陈超.西学东渐—从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中看佛教造像的变迁[J].上海工艺美术,2021(3):54-55.

[2]王锋.唐代雕塑的美学特征研究[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20.

猜你喜欢
女性化世俗化中国化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夏俊娜绘画语言的装饰性
《霸王别姬》和《黑天鹅》的比较研究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艺术鉴赏话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