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的作者五月定居于德国,是三个精力充沛混血男娃的妈妈。虽然她已在带娃的过程中修炼出了一颗强大的心脏,但当她收到一封主题为“校园霸凌事件”的邮件后,也无法保持淡定了:敦厚善良的二儿子怎么会霸凌别人?
自打养了三个儿子后,我的抗压能力与日俱增。遇上再大的打击,只要想想把家里搞得鸡飞狗跳、时不时上演“风云争霸赛”的三个儿子,我都能挺过来。工作纠纷?装修房子?打官司?这些和跟三个男娃斗智斗勇比起来,压力值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经过常年一边陪老三盖乐高、聊天,一边指导老二写作业,一边跟老大争论“查看电脑使用时间算不算侵犯隐私?”的锻炼后,再错综复杂、费心费力的事,在我面前都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直到我接到二姜老师的邮件。邮件题目是:校园霸凌事件。信是生活老师写的,在收件人那里能看到,他还抄送给了全校校长、小学校长、生活主管老师、年级主任……我数了下邮件地址,总共12个。这大概就是德国版“全校通报批评”。
邮件主要内容翻译如下:亲爱的二姜家长,你们好,昨天下午,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霸凌事件:二姜和他的朋友Z一起玩时,对Z说“你太胖了!不要再吃了!”Z当场就,回家后情绪一直低落,拒绝吃晚饭和早饭。Z妈妈和Z聊天,Z非常难过,边哭边说“我是个胖子,我要减肥。”这种霸凌行为严重违反了我们作为一个整体,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原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社交行为,也给Z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今天放学时,二姜会带回家一个“反省书”。希望你们能和他好好沟通,帮助他从这件事反省。
接到邮件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二姜会不会被我拖累了?很多年前,我刚开始在德国工作,既没经过社会的锤炼,又不太了解德国的社交习惯,情商十分一般。有同事度假回来上班,明显胖了一圈,我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呀,度假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了!”
同事的脸一僵,神色尴尬,打个马虎眼就过去了。我当时还一头雾水,觉得莫名其妙,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什么话了吗?后来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才慢慢了解了:对大多德国人来说,在工作场合中,评价外貌,尤其是负面评价,是非常令人排斥的,算是社交禁止行为。
后来,我吸取教训,在朋友、同事面前,严守“不评价别人外貌”的原则,顶多女同事、好朋友之间,会有一些“大衣好漂亮,在哪买的”之类的“商业互吹”行为。但回到家里,面对自家孩子,我就比较放松了。大姜爱吃主食,尤其是高热量的糖油混合物,这两年胖了不少。我经常劝他:“不要吃那么多,你已经不瘦了,难道还想变成个胖子?这些东西都是最发胖的。”
孩子们吃冰激凌,问我:“妈妈,你吃吗?”我一般都会拒绝:“谢谢,不要,太容易发胖了……”所以,在三个儿子眼中,说人胖是可以的,劝人不要吃,也是没问题的……
我营造的家庭环境,让二姜成了霸凌的施加者?对一个兢兢业业带娃的老母亲来说,这简直是一个直击灵魂的打击……我立刻给老师写了回信:首先,二姜和我都想对Z说声对不起,很抱歉伤害了他的感情,如果有任何我们可以协助他的地方,请随时告知。其次,二姜说人胖,是受我的影响。在我家乡文化中,家人之家互相说“胖了”“少吃点”比较常见,所以在家里,我对类似的话没有限制过,他并非恶意,也不是故意欺凌,望老师们不要把他当坏孩子来看。最后,孩子们能有“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的社交环境,也是我们作为家长非常愿意支持的,以后我们在家里也会强调这一点。
我本以为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结果一个月后,我突然接到学校的通知:二姜需要上“社交技能辅助课程”。
就因为说同学胖?通报批评就算了,检讨写了,道歉信也写了,现在还要上“社交辅助课”?我写信询问生活老师:是因为说同学胖那件事,所以二姜要去上“社交辅助课”吗?我们在家和他仔细讨论过,他没有改进吗?又有过类似行为吗?
生活老师很快回信,第一封信语气有些不耐烦:我们让他上这个课程,是有原因的,对他是有益的。因为他不光说人胖,还有操纵人心的行为,也会经常打击他人。
看完这封信,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二姜?傻乎乎的二姜?最爱照顾弟弟的二姜,对家人朋友最体贴大方的二姜,因为太爱付出还被我担心的二姜,现在成了“操纵人心”“打击他人”的人?
我再次给老师写信:我很难过您会这样看待二姜,您的这些描述把他说成了一个充满恶意的、邪恶的孩子,而在我观察里,他不是这样的。说Z胖那件事,确实是他的不对。关于他操纵人心、打击他人这两点,您有什么具体事例吗?我们很想给予他支持,但不知道例子,无法有针对性地引导他。
被扣上了说自家学生“恶意、邪恶”的大帽子,生活老师立刻慌了,很快回信:您有时间见面吗?我下周一周二中午都有空。
面谈之前,我来分析下我对这件事的思考。
为什么我敢奋起反抗,不怕将来老师给二姜穿小鞋吗? 虽然生气,但我并没失去理智,“他以后会怎样对待二姜”这个问题,在我心中盘桓了许久。如果他人品不行,我们逆来顺受的忍让,不一定能换来平和的对待,反而可能让他更变本加厉。如果他人品不错,我的信语气温和,留了余地,可能只会让他觉得有解释沟通的必要,而不是打击报复。况且,他是生活老师,只在课间管理孩子,对其他老师的教学没有影响,学校也每年换老师,而这个学期,只剩下两个月了……
我这样给二姜撑腰,会不会把他养成随心所欲的小霸王? 二姜是班上最高的孩子,看着武力值高,但真的不善言辞。说Z胖,本来也只是朋友间斗嘴。Z带了爆米花,一直在二姜面前炫耀:“我有爆米花你没有……”二姜就说:“吃吧,吃爆米花很容易发胖的,继续吃下去,你会变成大胖子……”Z去告状,只说二姜说他胖,又哭得稀里哗啦的,第二天Z的妈妈也找老师告状,说得声情并茂,从始至终,二姜都没有自我分辩一句。拿着反省书回到家,二姜还羞愧地哭了:“妈妈,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坏孩子?”
这样的二姜,我更后悔沒有一开始就替他撑腰,告诉老师:两人斗嘴,更多是话赶话。
我当时不是没想过,但又担心被老师认为是“麻烦家长”,最后决定“以和为贵”,不做辩解,只痛快道歉、深刻反省。
第二次给老师写信的时候,我的反击虽然温和,但态度坚定。一是希望对二姜有一点启发:被批评时,不要害怕退缩,一味自省,要勇敢地、温和坚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二是希望老师不要有“这家孩子和妈妈都很好欺负”的固有印象。多年社会经验告诉我:太软弱、太退让,并不一定能得到尊重;不需要故意挑起争端,但分歧已经来了,有理有节地反击,才能更受重视、被更平等地对待。
我和生活老师的见面,气氛融洽得出乎意料。老师反复强调上“社交技能辅助课程”是自愿的行为,我也觉得这门课程对二姜来说有价值,所以同意他去上。虽然沟通的结果还是要去上课,但是我不希望二姜有“我是坏孩子,所以要上这门课”的想法。
(资源支持:微信公众号“五月三姜”)
编辑|饶春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