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痛可以代替,医院一定挤满了妈妈

2022-05-30 01:49冯娟
家庭百事通 2022年11期
关键词:病痛阿尔茨海默女儿

冯娟

昨晚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妈妈》,流干了眼泪。记得上一次在电影院这么恣意地痛哭还是看《少年的你》时,再上一次是看《芳华》时。这次买票太迟,只能坐在第一排,看得我热泪滂沱,抽噎不止,弄得隔壁座的陌生大叔一直忧心忡忡地转头看我。

这是一个令人忧伤的故事。一直相依相伴平静生活的母女,忽然在某一天,65岁的女儿被诊断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变得健忘、失智、幻视、自我伤害、行为完全退化。85岁高龄的老母亲毫不犹豫地扛起了照顾女儿的重担,拖着自己老迈的病体,重新化身守护天使,照料起女儿失序混乱的日常。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在向观众展示年老、衰弱和病痛时,极其克制,但在呈现亲人之爱、人生之痛、生命之坚韧时,却汹涌澎湃。

女儿和母亲在退休前都是老师,她们有整洁舒适的家、四季如春的院子,过着规律而体面的生活。65岁的女儿冯济真老师一辈子单身,不苟言笑,外柔内刚。她细心地照料母亲的生活,整理父亲的考古日记,如果不是因为患病,她大抵会守候母亲终老。85岁的母亲则恰恰相反,她穿戴别致,优雅开朗,言辞有趣,早餐喝咖啡,睡前饮啤酒。女儿不许她爬梯子拿书,在书架边贴上“爬高会摔死”的便签,她则回敬“不爬高也会死”。

雨后的窗外,草木青碧,鸟语花香,两人各执一书在窗边阅读,有说不尽的岁月静好。但这一切被女儿的病打破。

第一次发病是在女儿冯济真做清洁义工的湖边,一片落叶缓缓落入湖面,飘晃的光影,回荡的车流和人声,这影影绰绰的一切,都让她恐惧。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确诊后,她并不直接告诉母亲,而是像安排后事般冷静处理生活里的一切,为自己购买保险,将全部存款转给母亲。她要确保自己完全失智后,母亲的生活有着落。获知女儿病情后的母亲,老泪纵横,那心酸又疼惜的眼神,道尽了人性的慈悲与坚强。她坚定地告诉女儿:“孩子,你不要怕,每个妈妈都是母狼,保护幼崽是天性,我会保护好我自己的小孩,你要相信我。”85岁高龄的母亲,自此开始了用爱的本能和顽强的意志力与生活灾难抗争。

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无疑是场人生灾难,它由健忘开始,忘记关水龙头、换拖鞋,到情绪低落,变化无常,直到后面开始出现幻听和妄想。恍惚中,女儿冯济真无数次看见年轻的父亲:父亲教她跳舞,父亲在给学生们讲课,父亲被她关在门外,父亲站在院子的光影里……

当年,承受完时代打击的父亲回到家中时,年少的冯济真以为他是坏人,没有给父亲开门,后来父亲投湖自尽。她一直觉得自己是杀死父亲的凶手,背负着对父亲的愧疚,一生都过着自我惩罚般的生活。清醒时,她不会跟任何人谈起这些,但当她失智,内心的理性失去对她的束缚时,她主动讲起一切。她说:宁愿自己去换回父亲。母亲听得肝肠寸断。原本被女儿悉心照料了二十年的老母亲,如今包办起一切家務。她做饭,哄女儿吃药,带女儿运动,陪女儿去水族馆。为了让内急的女儿赶紧进屋如厕,老母亲麻利地用锤子砸烂玻璃翻窗进屋开门;为了能让老迈的身体能承受住一切,她挤出时间锻炼身体……别人眼里这简直无法持续展开的生活,在小老太太的肩上稳稳地支撑了三年,以及其后,我们所无法知道的许多年。

影片最后,母女相拥着站在被潮水不断冲刷的沙滩上,一起面对着她们最爱的大海,也一起面对着无法预知的未来。

早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病痛可以代替,医院一定挤满了妈妈。这句话也恰当地形容了这部片子带给我的感受。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母亲对子女的爱,绝对是最深沉最厚重又最无言的那一种。任何年纪,只要有妈妈在,我们就永远是孩子。

编辑|郭绪书

猜你喜欢
病痛阿尔茨海默女儿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体味病痛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产后病痛重调理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为治病,他从重庆回到怀化! 祖传秘方药除病痛 让他晚年生活更幸福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