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策略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 10:48:04陈令骧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沃克标点句式

陈令骧

一、借词比较,揣摩遣词之妙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词语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1.增减词语比较。教学中,教师可以列出两句话,一句是课文中的原句,另一句是去掉某一词语后的改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品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说说哪段话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A.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五年级上册《太阳》)

B.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三千五百年……

学生通过增减比较不难发现:A、B两段话,都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太阳距离地球很遥远。但是A在表达时多了“约”“差不多”两个词,表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严谨的态度。换言之,少了这两个词,文段的表述是不够严谨的。两段话的比较,也让学生了解了说明文表达严谨的特点。

2.替换词语比较。在阅读教学中,须引领学生从词意的差别上体会:在相同语境中,因词语不同,所表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通过替换比较,可以体会作者在用词上的匠心独运。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你觉得哪段话的表达效果好,说说你的理由。

A.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

B.英法联军到了北京,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拿走。

教师引导后,学生通过替换比较发现,这两段都是表现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破坏和掠夺,但A中“侵入”“闯进”“掠走”更加凸显侵略者蛮横、贪婪的本色,也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之情。

二、列句比较,品味用句之效

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表达的独到。

1.在修辞运用中比较。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和感悟作者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从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例如,把《忆江南》中的最后一句换成陈述句表达,并与原词进行比较。比较两句词后,学生会发现最后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更能表达词人欲去江南一睹为快的愿望,其作用不言而喻。

2.在句式变化中比较。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句式,感受句式变化后表达的不同效果。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的异同,并说说你的感受。

A.“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

B.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我的母亲的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比较后,学生发现,这两段话的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句式发生了变化。A中将“我的母亲”放在句子的后面,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表达,更能写出作者眼里的母亲是如此憔悴,如此疲惫,如此饱经风霜,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难受和愧疚。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在实践中体会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

3.在标点使用中比较。标点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可以帮助作者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也能帮助读者理解书面语言。教学中,教师也要让学生来解读标点表达的作用,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标点,更不可视而不见。

例:比较下面两句话的标点,并说说你的发现。

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六年级上册《草原》)

B.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A句中标点比较特殊,破折号在“河”字的前面,感叹号又在“河”字的后面。学生思考后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在表达他看见河时的喜悦之情。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A句,学生不仅能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更能体会到作者表达的精妙。

三、段落比较,感悟谋篇之道

1.比较语段的内容。许多文章的前后段落存在很大的变化,要弄清楚这些内容的变化,可以用比较策略。《天游峰的扫路人》中两次写到扫路人的外貌,两次写到作者与老人的对话,将前后内容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能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一次写老人仅仅是衣着和外貌的大概印象,第二次则将老人外貌的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而生動。为什么这样写呢?因为第一次作者是刚刚认识老人,而后一次则对老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学生也揣摩到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精妙所在。

2.比较语段的详略。作者在安排文章的详略时都有自己的考虑。如在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中,文章第2、第4自然段分别写到石猴跳入水帘洞,第一次写得较为详细,将石猴当时的动作写得非常传神,第二次写得较为简略,只一笔就带过了。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能体会到作者有详有略的谋篇之道。

3.比较语段的形式。有些文章,前后部分详略程度相同,但文章前后表达形式略有不同。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两部分内容进行比较,体会文章主旨。

例:比较下面两处对话,说说你的发现。

A.“你叫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二十四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B.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五年级下册《军神》)

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这两段都是语言描写,但是提示语却有明显的不同。A处几乎没有什么提示语,而B处提示语较多。这是因为A处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还不了解,两人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B处是沃克医生做完手术时与刘伯承的对话,有较多的提示语,不仅写出了他的惊讶,更写出了他对刘伯承这位“军神”由衷的敬佩。

四、群文比较,拓宽阅读视野

1.题材相近的文章阅读比较。其实,比较阅读不仅可以求异,也可以求同。如在比较阅读《太阳》《松鼠》《鲸》这一组说明文时,学生会发现这些文章虽然也是围绕事物的特点写,但是一般少有具体生动的描写,多是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表现。此外,为了科学准确,文中还多用“差不多”“似乎”“约”等词语。学生比较后讨论交流,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进行仿写,达到迁移运用的效果。

2.同一作家作品的阅读比较。名家作品因其规范性、经典性,非常适合学生阅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感受名家的个人创作风格,继而可以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如在冯骥才的《珍珠鸟》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珍珠鸟的喜爱,在《刷子李》中,我们又可以欣赏到他对“刷子李”高超技艺的刻画。将两篇文章放到一起细品,不难发现:这两篇文章虽然一篇是写动物,一篇是写人,但是作者细致的描写、精巧的构思,以及作品中流淌着的对生活的热爱是相同的。这种感悟,又会在冯骥才的其他作品,如《泥人张》《挑山工》中得到进一步印证。

3.教材与文言的阅读比较。《盘古开天辟地》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与故事中的文言文版本進行比较阅读。这样既可以借助文言文,迅速地弄清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教材理解文言文相对应的内容,并能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阅读比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表达特点,感受文本的语言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其语言鉴赏能力,打通由读到写的通道。同时,一隅三反的比较,也有助于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小学)

猜你喜欢
沃克标点句式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未来科幻城
科学之谜(2020年11期)2020-01-13 05:14:32
快递爱情
女士(2017年6期)2017-08-02 08:09:19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有趣的标点
世上最美丽的吻
世上最美丽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