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娟
【摘要】在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一些以递推关系为背景的求概率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若运用直接法求概率,困难较大,而根据问题特点建立关于概率的递推模型,利用递推的方法,再结合数列知识转化为计算数列通项公式,可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关键词】递推数列;竞赛;概率
下面举例说明递推数列在求解竞赛中概率问题中的应用.
1由一阶递推数列求概率
形如an+1=Aan+B(n∈N*,A≠1)的递推公式的数列称为“一阶递推数列”,求解这类问题首先配凑常数λ,即an+1+λ=A(an+λ),展开、整理后与递推公式比较系数得(A-1)λ=B,则λ=BA-1,进而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例1某情报站有A、B、C、D四种互不相同的密码,每周使用其中的一种密码,且每周都是从上周未使用的三种密码中等可能地随机选用一种.设第一周使用A种密码,第七周也使用A种密码的概率是(用最简分数形式).(2012年全国高中联赛)
解设第k周使用A种密码的概率为Pk,则第k周未使用A种密码的概率为1-Pk,
则Pk+1=13(1-Pk)(n∈N*),
即Pk+1=-13Pk+13.
设Pk+1+λ=-13(Pk+λ),
则Pk+1=-13Pk-43λ.
令-43λ=13,得λ=-14,
所以Pk+1-14=-13Pk-14.
因为第一周使用A种密码,
所以P1=1,P1-14=34,
于是Pk-14是以 34为首项,-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Pk-14=34·-13k-1,
即Pk=34·-13k-1+14,
故P7=34·-137-1+14=61243.
例2甲、乙两人轮流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甲先掷.规定:若甲掷到1点,则甲继续掷,否则由乙掷;若乙掷到3点,则乙继续掷,否则由甲掷.两人始终按此规则进行.则第n次是甲掷的概率为Pn=.(2014年全国高中联赛山东预赛)
解甲掷到1点和乙掷到3点的概率均为16,甲未掷到1点和乙未掷到3点的概率均为56.
设第k次由甲掷的概率为Pk,
则由乙掷的概率为1-Pk.
因为甲先掷,所以P1=1.
第一次由甲掷,则第二次继续由甲掷的概率为P2=16,乙掷的概率为1-16=56,
于是第k+1次由甲掷的概率为
Pk+1=16Pk+56(1-Pk),
即Pk+1=-23Pk+56.
设Pn+1+λ=-23(Pn+λ),
则Pn+1=-23Pn-53λ.
令-53λ=56,得λ=-12.
所以Pn+1-12=-23Pn-12.
即数列Pn-12是以P1-12=12为首项,-2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Pn-12=12·-23n-1,
即Pn=12+12·-23n-1.
2由二阶递推数列求概率
形如an+2=Aan+1+Ban(n∈N*)的递推公式的数列称为“二阶递推数列”,求解这类问题首先在递推关系式的两边加上λan+1进行配凑:an+2+λan+1=(A+λ)an+1+Ban,即an+2+λan+1=(A+λ)an+1+BA+λan.令λ=BA+λ,求出λ的值,进而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例3为了释放学生压力,某校高三年级一班进行了一次投篮游戏,其间甲、乙两人轮流进行篮球定点投篮比赛(每人各投一次为一轮).在相同的条件下,每轮甲乙两人站在同一位置上,甲先投,每人投一次篮,两人有1人命中,命中者得1分,未命中者得-1分;两人都命中或都未命中,两人均得0分.设甲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23,乙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12,且各次投篮互不影响.
(1)经过1轮投篮,记甲的得分为X,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
(2)若经过n轮投篮,用pi表示第i轮投篮后,甲的累计得分低于乙的累计得分的概率.
①求p1,p2,p3;
②规定p0=0,经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可得pi=api+1+bpi-1(i≥1,i∈N),请根据①中p1,p2,p3值求出a,b的值,并由此求出数列{pn}的通项公式.(2021年全国高中联赛甘肃预赛)
解(1)X的可能取值为-1,0,1,
则P(X=-1)=13×12=16,
P(X=0)=23×12+1-23×1-12=12,
P(X=1)=23×12=13,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101P161213
期望E(X)=-1×16+0×12+1×13=16,
即经过1轮投篮,甲得分的期望为16分.
(2)①由(1)得p1=16.
经过两轮投篮,甲的累计得分低于乙的累计得分的有两种情况:一是甲两轮都得分为-1分;二是两轮中甲一轮得0分,另一轮得-1分.
p2=162+C12×12×16=736.
經过三轮投篮,甲的累计得分低于乙有四种情况:
-1-1-1;-1-1+0;-1+0+0;-1-1+1.
p3=163+C23162×12+C13×16×122+
C23162×13
=43216.
②将p0,p1,p2,p3的值分别代入pi=api+1+bpi-1,得
16=736a,736=43216a+16b,
解得a=67,b=17.
所以pi=67pi+1+17pi-1,
pi+1=76pi-16pi-1.
设pi+1+λpi
=76+λpi-1676+λpi-1,
即pi+1+λpi=76+λ·pi-17+6λp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