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与互动:有线广播“返城”与媒介适老性探析

2022-05-30 15:00:56刘子兴
新闻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老龄化

刘子兴

【内容提要】在不断重视数字媒介对老年群体积极影响的当下提出冷思考,要求全面融入数字潮流,对于因生理和经济境况缘故无力接入数字生活的老年群体而言,反而会建构新的不平等。以人为中心进行考量,同数字媒介“断连”的老年群体表现出对传统媒介的亲近,这提示着也应注重传统媒介的适老价值,本文以近年来重返城市的有线广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作为传统媒介对老年生活起到何种作用。

【关键词】城市有线广播  老龄化  适老媒介

一、发掘“旧”媒介的适老价值

近年来,银发群体的数字接入问题被频频讨论。在既往研究中,学者们十分注重探析老年人使用手机等数字媒介的积极影响,以及跨越数字鸿沟的解决之道,①数字媒介成了个体赋能、社交机遇、主体建构的隐喻。卜卫曾指出,如果单向看待数字媒介的作用,不加考量的一味强调弥合数字鸿沟,力图实现全部老年群体融入数字化社会,实质上会带来新的不平等和社会排斥。②因为在现实社会当中,除却那些具备能力且积极融入数字社会的老年人外,也有部分老年群体被迫或主动选择与数字媒介技术“断连”③。

面对着多元的银发群体,数字媒介并不是优化老年生活的单一践行者。对于无法接入数字媒介的老年群体,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国家社会的新闻政策以及休闲娱乐,多借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由此可知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伴随其成长的传统媒介为其生活“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是更为友好的基础设施”④。这在提醒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更加注重传统媒介的作用,发掘传统媒介的适老价值。

在多种传统媒介中,有线广播应当值得格外注意,在各种新型数字媒介不断融入社会生活的当下,作为声音媒介的有线广播在城市地区被拆除多年后又重新回归。不同于视觉的间距性,“听”这一媒介内容接受方式是参与性和交流性的,在声景的包裹中会使人产生“位于声音中心的感觉”⑤,有线广播的喇叭似乎“以人与人直接打交到的私下的亲切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⑥。对于常处家庭等私人空间的老年群体而言,有线广播独特的空间文化提供着以“地域为基础的交流和友情陪伴”⑦。基于此,本文在试图探究数字媒介与城市深度结合的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介的城市有线广播在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本文选取西安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为代表个案。因为这个社区老龄人口较多,辖区内居民1万余人,其中老龄人口占到居民总人数的35%。⑧同时,学习巷社区在2010年建立有线广播站,建成播音时间相对较早,同2020年左右建成的城市基层有线广播站相比,有着更为丰富的广播播音实践。

二、广播内容:“社区之声”便捷老年生活

城市大喇叭和农村大喇叭广播是有所不同的,有线广播在农村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城市有线广播则多为社区服务的体现。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广播内容上,1952年在吸取吉林九台县广播站建设和播音经验的基础上,开启了有线广播下乡的进程,此时期农村有线广播的内容多为国家的声音。为确保国家政策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视将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基础群众之中,“1956-1962年,西安长安县广播站每天播音5小时,其中转播中央和上级广播台占3小时35分”⑨,广播大喇叭成了“国家下乡的标识”,农民甚至产生了“毛主席教导天天听的奇特体验”⑩。近年来重新建设的城市有线广播不再转播中央和省市的广播内容,在实践当中摸索着新的播音道路。学习巷社区的城市有线广播最初是科技局捐赠,为民族地区的科普宣传而建,但在实践中逐渐变成了少数民族社区的区域性媒介和传递社区声音的平台。

有线广播使用经常围绕着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广播内容不断凸显。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当社区遇到宣传服务工作时,便由相关部门组织播送文稿,再交给宣传干事进行广播。广播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是社区公共服务类,主要是播送重要的公共服务通知,告知辖区居民以免错过。如招募参与拍摄社区美食宣传片的商铺、辖区70岁以上老年人老龄复审、辖区停水停电信息等。第二种是政务公开类,将居委会的政务信息告知居民,主动接受监督,如低保户及其补助发放情况、辖区派出所扫黑除恶工作通报等。第三种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主要有习近平全国宗教会议讲话、社区主任讲党史故事等等。在这其中,社区每天广播的内容多为公共服务类,只有在重大节点时,比如全国两会和党代会召开期间,国家方针政策类的播送才会增多。

城市有线广播内容的变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的增多,使部分辖区居民感受到了有线广播对社区生活的便捷,其服务也得到了认可,尤其是老年群体。在“您对社区广播(大喇叭)的评价?”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140名受访者中84位表示社区广播提供坊内信息,方便生活,占到受访人数的60%;其中60岁以上的53位受访者中,37位认为社区广播提供坊内信息,方便生活,占到60岁以上受访人数的70%。在与数字媒介断连的老年群体进行深度访谈时,有老人表示听不到有线大喇叭广播,使自己错过了很多事情,曾向社區提出建议要求在附近布置广播点。

三、广播时间:“定时响起”确保信息服务

社区居委会为提升服务,对社区广播的时间进行了选择。首先,不同于农村广播因各种通知的需要可能随时播音,社区则是固定了广播时间。乡村居民的流动性相对较低,尤其是依靠土地生产劳作的村民流动性更低,较低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喇叭的广播时间。平时大喇叭的广播围绕着街道或村委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因村民活动范围多在村落之中,为配合工作的开展便随时使用,村中的大喇叭随时会响起。11对于依靠蔬菜树苗种植谋生的农村,村委会会帮助村民广播各种收购广告,农作物收获季节时每天广播的频次会随之增加,并且也会多日连续广播。12而对于城市居民区,有线广播随时播音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1956年西安许多城市居民就提出白天上班不在家,下班回来广播喇叭又不播音,希望能取缔的看法。

在当下,社区同样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辖区居民全天在家的情况并不常见,老年群体虽不用外出上班,但同样有着购物、社交、接送孙代等需要外出的事情。社区将广播时间固定在了每个工作日的中午11点30分和傍晚5点30分播音,这两个时间点正好是居民下班回家或者做饭吃饭的时间。老年群体在饭点一般会赶回家中,无论是已在家中做饭吃饭,还是正走在社区内回家的路上,都可以听到社区的广播,中午和下午的广播内容相同,若错过中午广播便可收听傍晚的内容来弥补。如果播音时间稍晚,对于吃饭比较早的老年群体那就可能会吵到他们午睡,所以这个时间点是相对合适的,在顺应老年群体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服务。

其次,社区广播的时间避开了宗教活动的时间,尊重老年群体的宗教文化习惯。社区内的老年群体不仅有着世俗生活,还有着宗教生活的需要,他们每日要前往清真寺五次完成礼拜。每日五次的礼拜时间是固定的,当接近礼拜时间清真寺内便会响起邦克声,提醒坊民前来礼拜。社区广播时间的选择,避免了播音声和邦克声发生冲突,居民可以完成自己的宗教生活,也享受着社区提供的服务。

四、广播声景:优化老年生活的听觉场阈

当下“返城”的基层有线广播,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较,在时间和内容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内容上社区事务占据主导,时间上固定了播音时间,为老年群体提供着信息服务,便捷着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城市基层有线广播型构着新的声音景观。社区广播声景的变动更促进着老年人邻里与代际间的声音交往,这一听觉场域之中银发群体在广播内容与播音时间的双向促发下展开邻里互动与家庭场域的代际沟通,有利于老年人的社会再融入和减少群体性孤独,优化着老年群体生活。

(一)促发邻里互动缓解老年群体孤独

有线广播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涉及己身,如果错过甚至会造成生活中的困扰和经济利益的损失,社区老年人便也十分重视广播声音。而这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老年群体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关心,社区的公共事务等信息有助于“改善群体沟通方式和建构群体行动网络”13,便也促进着老年群体之间的沟通互动。对于广播中的内容难免有不理解的情况,而且声音稍纵即逝难以留存,广播结束后没有记清楚便会主动上门到社区再询问了解,当不止一位老年人上社区询问时,他们之间便会相互沟通解释。通过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研究,部分学者认为同新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更加突出强调的是单向性传播,缺乏双向互动”14,有线广播虽同属于传统媒体,但其作为无线广播的特殊形态具有着地方化的特性,使有线广播具备双向互动性。有线广播作为区域性媒介,其地方性特点可以实现与基层群众的直接互动,同时也带动着基层群众之间的互动。

另一方面,社区广播的两个时间段,回家的居民相对比较多,居民楼与楼之间的道路比较狭窄,只能容许两个人并肩走过,加之辖区居民多世居于此,彼此之间又较为熟悉,试图避免交流是不易的。居民之间便会随意的闲聊几句,而刚刚听到的广播内容难免会成为闲聊的话题。麦克卢汉曾指出,“广播把世界变成了村落,也带来了‘村民难以填平的闲话的欲壑”15。闲话闲聊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老年群体很容易处于孤独之中和无人聊天的情况,而沟通表达有助于缓解老年群体的孤独感。社区选择的两个播音时间段听众较多,加上空间的作用,容易实现互动行为,广播内容又为居民之间随意闲聊提供着共同关心的话题,老年群体从单纯的个体收听广播,转变成同邻里互相闲谈听到的广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着老年群体的精神世界。

(二)助力代际互动增强家庭情感支持

社区选择的广播时间和播音内容,不仅促进了老年群体与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在影响着家庭代际之间的沟通互动。有研究指出,老年群体虽与子代和亲代生活在同一居住空间,但因缺乏共同关心的话题,致使彼此之间存在着互动不足的情况,而社区广播则为家庭提供着可以谈论的话题。家中年轻世代平时忙于工作,多数情况下只有吃饭之时全家才能聚座一起。当一家人正围聚餐桌,喇叭中的声音进入家庭空间,喇叭广播的内容就很有可能在饭桌上接续着聊起。代际沟通间存在难以谈论到一处的问题,老年人传递的知识和文化质料年轻人觉得陈旧已不再适应现实社会,年轻人谈论的老年人不理解甚至不清楚是什么16,而社区广播的内容多是“附近之事”17,家庭成员都或多或少了解甚至是涉关家庭利益,社区挑选在家庭进餐时间广播,依靠提供可选择的话题助力代际沟通。沟通和对话有助于调和代际之间的关系,沟通行为是以“理解为导向的行动”18,借助公共话题的对话行为有助于打通代际之间的沟通障碍,从而促进彼此间的理解,有助于减少不同世代的隔阂与冲突。

五、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城市地区拆除,近年来重返城区的有线广播表现出了适老化的媒介特性,声音媒介具有伴随性,广播内容提供着信息服务,广播时间助力沟通互动,城市基层有线广播满足着老年人的信息、社交和心理需求,优化着老年生活。

以上的讨论探究并不是反对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社会和忽视新媒介的作用,从经济、文化和人文关怀等各方面为银发群体融入数字化社会开具诊治方案也是必要的,但要摒弃以新技术为中心和单向重视数字媒介的力量,因為力图实现全部老年群体进入数字化社会的同时也可能建构着新的社会不平等。而是应以人为本从老年群体的现实本身出发,发掘多种媒介样态的适老价值,为其创造包容的媒介环境。

注释:

①周裕琼,谢奋.从老年传播到老龄化传播:一个边缘研究领域的主流化想象[J].新闻与写作,2021(03):30-37.

②卜卫,任娟.超越“数字鸿沟”:发展具有社会包容性的数字素养教育[J].新闻与写作,2020(10):30-38.

③陈雪薇,张鹏霞.“不在线是一种奢望”:断连的理论阐释与研究进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04):39-48.

④方惠,曹璞.融入与“断连”:老年群体ICT使用的学术话语框架分析[J].国际新闻界,2020,42(03):74-90.

⑤米歇尔·希翁.声音[M].张艾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2.

⑥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369.

⑦戴维·克劳利.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M].董璐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76.

⑧莲湖区统计局.西安市莲湖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21-06-08.http://www.lianhu.gov.cn/zwgk/jcxxgk/tjsj/tjgb/61725aabf8fd1c0bdc5c227f.html.

⑨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市志(第六册)[M]. 陕西:西安出版社,1996:694.

⑩艾红红.“下乡”“离场”与“返乡”——新中国农村有线广播发展“三部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95-103+172.

11张雪霖.媒介融合背景下乡村“大喇叭”的重建及其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02):87-97.

12何钧力.高音喇叭:权力的隐喻与嬗变——以华北米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18(04):2-16.

13王斌.地方新闻、社区信息化和传播自主性——传播与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分析框架[J].国际新闻界,2010,32(10):51-57.

14丁和根.媒体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角色与维度[J].新闻与写作,2021(05):5-13.

1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373.

16尹新瑞,吴帆.文化传承与沟通行动理论:和谐代际关系建构的理论视角与方略[J].湖南社会科学,2019(05):53-60.

17项飙,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

18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52.

猜你喜欢
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海南医学(2023年18期)2023-10-10 07:02:30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2:30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46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祖母的小帮手:老龄化世界需要更多可随机应变的机器人
英语文摘(2019年7期)2019-09-23 02:23:18
开业护士制度或可应对老龄化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8:08
刍议产品设计与老龄化市场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53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海峡姐妹(2016年1期)2016-02-27 15:14:53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福利中国(2015年5期)2015-01-03 08: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