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2-05-30 14:31杨攀
今日财富 2022年23期
关键词:财务收支财务人员资产

杨攀

近年来,各级领导的财经法纪意识增强,并且从整体来看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各部门违反财经法纪的情况都得到改善。伴随着财政深化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力度开始加大,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支出管理的现状有所改观。但是通过实际调查,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甚至影响到了单位正常工作的进行,因此就事业单位而言,有必要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纵观当前实际工作情况,这一点已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来有关部门公布的审计数据,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依然非常多,问题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类型也比较繁多,牵涉的范围比较广,一些问题具有共性特征。

(一)账外资产问题严重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着长期账实不符的情况,部分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并未纳入统一核算之中,更加严重的是,一些单位的账外资产远远多于账内资产,造成资产严重不实,资产管理混乱,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及变质。例如,某市在对市内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一些学校的账面固定资产原值是368.4万元,但2020年新建教学楼3,800m2,价值2,004万元,自从交付以来一直未转入固定资产。类似这种资产,处于长期无人问津的状态,长期在账外游离,充分说明了有必要加强资产管理的力度。

(二)改革中资产评估不实

当下,一些事业单位在改革背景下,一些市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了摸底清查,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事业单位改革之中资产评估价是远远低于市场价的,甚至还存在着无故减值的情况。例如,某市的一家医院,面积为4,786m2的医疗大楼在1987年建成,原值为389万元,在2016年接层、装修改造后,其面积增加了1,125m2,价值增加了498万元。但是,从某资产评估事务所给出的评估报告中,这栋医疗大楼的评估值在2017年却仅为724万元。依照当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来看,就事业单位来说,其固定资产是不被允许计提减值的,并且这个案例也并不在减值的范畴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1.部分事业单位长期不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账实不符的情况;2.在购买或建设了固定资产后,不能及时入账,一些国有资产未纳入账内实施管理,因此形成了账外资产;3.部分已变卖、报废或者拆除的固定资产,未及时做好账务处理;4.部分单位未依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办理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报批手续;5.部分单位对主管部门下拨的资产、社会捐赠的资产管理不严格,存在着流失、损毁资产的隐患;6.资产闲置问题严重,对资产的利用率偏低,无法将国有资产在增值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来。

(四)内部控制缺陷严重

一方面,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利用制度缺陷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导致事业单位违法乱纪现象非常严重。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发生,主要系事业单位自身未建立起相应的经费开支标准,经费开支范围也不明确,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明确了供应范围,但其设定范围过大,科学控制的落实存在很大难度。此外,在审核支出项目时,部分事业单位把关不严,财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直接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未按照规定分离不相容职务。《会计法》中规定,出纳人员不能同时兼管费用、收入、债务等登记和稽核工作。然而,当前很多事业单位岗位人员的设置都不是很合理,会计、出纳都是由同一人担任的,因此会计、出纳的职责不明确,彼此之间未有效相互牵制,当问题发生时无人负责,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失控。

二、造成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问题的原因

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既有体制上的,也有领导方面的,另外与财务人员技术等因素也存在一定关联性。

(一)部分领导法制观念淡薄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中的领导、财务人员财经法制观念不强,为追求实现最大化利益,于是想方设法从财政上索要更多拨款,从经营收入方面提高创收,利用不同方式和手段虚列支出、隐瞒收入,甚至偷逃税款,通过类似的方式增加单位收入。

(二)财务管理制度缺乏落实

部分制度虽然制定了,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照搬照抄,形同虚设,根本未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尤其是部分单位的支出手续还缺乏规范性。例如,从业务招待费方面来看,虽然相关制度提出,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的开支已形成了规范的标准,其范围也是明确的,但是却并没有严格的限制,甚至超出了财政应有的处罚范围。尤其是近年来在货币资金、销售与收款、基本规范、采购与付款等方面已发布了内控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往往没有真正落实下去。

(三)事业单位对财务工作重视不足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配备的会计人员明显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在会计机构设置上也存在着一定问题。首先,在人员编制因素的影响下,绝大多数事业单位会在办公室或秘书科设置会计机构,不论是设置在办公室或秘书科,其性质多数都是兼职的。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都处于无证上岗的状态,或者会计负责人根本未具备相应的任职资格,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會计人员中多数会计专业技术职称都是初级职称,从整体来看其业务素质都比较低;其次,在会计业务工作中,如果出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业务上的指导很多时候都是错误的。因此可以看出,事业单位尤其是主管单位对于其下属单位,在业务指导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四)对事业单位的监督不到位

一般而言,对企业单位的财政检查比较多一些,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检查则少一些,即使有所检查,处理起来也存在着较大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事业单位之间有各种关系网存在,即使有问题发生,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本来应该接受处罚的问题,最终并没有接受相应的惩罚,甚至造成了恶性循环。部分单位甚至认为,财政拨款就是属于自己的,想怎么用都可以,因此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乱支乱用、挪用、违法乱纪等。因为财政的时间和人力有限,财政部门多数情况下只是在发证拨款数额的审核上比较严格,但是对于财政拨款如何使用或者使用的效果好不好,都没有进行相应的检查,这些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采取措施解决。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的对策

目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层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的领导应该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这必将是以后推进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的一项必要条件。

(一)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

虽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改革已经持续了多年,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其进展并不大,还没有触及核心和关键。现阶段,对于事业单位的定位还是依据计划经济时代下的模式,因此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依然是粗放型管理模式,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比如一些人片面地认为,事业单位是由国家重点给予保障的部门,所以不仅不像企业一样需要面对来自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不需要接受政府机关职能转变方面的要求;还有一些人认为,事业单位改革会涉及国家政体,因为缺乏衡量标准,执行起来难度太大;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入世的影响还不够明显,等等。实际上,事业单位的类型非常多,根本不可一概而论,对于一些事业单位来说,入世的影响很大,必然需要对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和新标准。所以,我们必须从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中挣脱出来,更好地适应公共财政方面的诸多要求。

(二)加强财务管理知识与制度培训

面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应该从财务管理制度与相关制度方面,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的培训力度,由于基层事业单位领导具备大量资金的支配权,因此首先一定要掌握基本的財务管理知识,比如要懂得如何正确匡算收入、支出的金额,要了解财务工作的流程,要明确合理安排支出,要有效控制好各项支出,还要简单匡算出各项财务指标,做好基本的财务分析等。其次,还要掌握基本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要懂得如何设计内控制度,要规范财务报表,要完善经费收支手续等。从事业单位领导的角度来说,以上知识、制度的掌握非常枯燥乏味,因此一些领导认为这些都和自己无关,自己的工作就是签字和批条,其余工作都交给财务人员就行了。这也正是造成很多财务收支问题的源头所在。为了避免很多财务收支问题,领导应该以身作则,明确财务收支管理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学习财务管理制度,掌握相关制度,以有效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

(三)审计部门应强化管理与监督

为了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收入支出的监督力度,同时加强对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的管理,审计局可以委派会计驻扎在下属事业单位,主要由会计人员对一些重大收支审批程序实施严格的把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同时还能使其会计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各事业单位的整体情况都是不同的,但是为了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审计部门应该将审计项目科学安排好,并且对审计意见的落实进行跟踪,以逐步达到审计信息与相关资料的共享。就一个设计项目而言,一定要查得透彻,并且跟踪其审计决定的落实,充分认识到审计意见的重要性,否则审计将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应该将“审、帮、促”融进整个审计过程之中。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从现代财务管理要求来看,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核算型财务人员的素质,同时还要兼备管理型、经营型财务人员的素质,不仅要了解并且掌握专业的财务知识与相关技能,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财务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征,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下去,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有目的地组织所有财会人员参加到专题培训与学习之中,通过专题培训与学习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知识,学习各项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与技术,最终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另外,还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业务学习会议,在会议上积极交流彼此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出群体的优势来。

(五)加强预算管理

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包括制定预算执行预算以及考核预算情况三个主要工作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预算工作始终贯穿其中。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预算编制、执行以及评价共同开展的原则。坚决杜绝只注重预算执行,不重视编制以及评价工作的现象出现。对部门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大力推广零基法以及绩效编制方法等等。内外综合统筹预算,将全部收支都编入到预算当中来。除此之外,还要对预算收支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对政府的收支分类改革措施进行有效的落实,才能对预算与实际之间的情况进行保证,不会出现过大的落差。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采取最低成本法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法等等方式,开展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分析,才能为最终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事业单位的主要收支来源是国家的拨款,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率。通过认真进行部门预算的编制,重点关注年度收支预算,才能将工作的统筹规划工作做好,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

结 语

伴随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引起了事业单位的重视,并且在市场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了利于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机制。但是,当前很多事业单位依然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单位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造成了一些影响,所以由此来看,加强财务管理已经势在必行了。总之,各级财政、审计以及事业单位必须协调起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更加规范,与市场经济要求相符。

猜你喜欢
财务收支财务人员资产
企业财务收支若干问题的审计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探析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浅谈财务人员如何参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