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是国家赋予成都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公园城市,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迫切需要。本文对成都市产业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梳理了产业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背景下推动成都市产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园城市;产业创新;建圈强链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12
公园城市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奥姆斯特德在140年前就从美国波士顿入手,萌发出公园城市的规划理念。将城市街区与公园绿地充分融合衔接是其基本表现形态。在以“公共绿地优先”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原则基础之上,又衍生出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等规划理念和建设实践。成都市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持续优化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形态、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治理模式,初步探索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享、共荣的城市发展路径。
1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建设背景
公园城市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新发展理念重塑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是以公园城市理念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适、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
1.1公园城市的内涵
公园城市是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的创新探索与科学实践。公园城市具有公共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间属性的三重内涵。
一是具有公共品属性。在“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的规划理念下,公园城市通过建设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的具有开放性、连续性和广域性的生态公园系统,从而实现“生态福利”的均等化、可获得性和全覆盖,增强了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品质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种公共品属性,不仅具有社会属性,惠及所有居民,也具有经济属性,在福利增进的同时提升城市价值。
二是具有生态属性。公园城市要求园林绿化系统能达到“开门见绿、出门进园”,这种绿化增量不仅要满足视觉的美感和心情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要让公园绿地系统担负着城市空气生态循环中的碳汇和氧源的作用。公园城市的生态属性强化了公共品属性,最终实现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宜居性的有机统一。
三是具有空间属性。公园城市的空间属性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特征,且相互促进,通过生态空间的改善推动生产空间特别是产业空间的优化,同时提升生活空间的品质,衍生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和社交生态,丰富人文空间。公园城市不同于城市公园,它能实现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人文空间丰富多彩的四维融合。
1.2公园城市的特征
公园城市是将生命、生态、生产、生活“四生共融”得以实现的新型城市高级形态,主要可以体现以下六个特征:
一是共享性。公园城市强调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分享。公园城市中的“公”字,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做到城市建设为全体城市居民,城市治理依靠全体城市居民,城市美好愿景与全体城市居民共同分享。共同分享不仅仅是分享发展改革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要分享生态福利,从而使人民生活更美好。
二是愉悦性。公园城市以人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将生态环境、功能空间、美学形态三方面高度融合,以满足愉悦性的需要。在生态环境方面,通过构建城园相融,绿色宜居的全域式公园体系,使人与城和谐相处,为居民带来舒适愉悦之感;在功能空间方面,通过改善生态空间来推动生产空间以及产业空间的优化,建立多样化的消费场景和社交生态以及多功能的生活配套服务,从精神上给居民带来满足愉悦之感。
三是发展性。公园城市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高度统一。在经济发展上,公园城市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经济发展升级。公园城市通过优美的环境集聚高端人才,通过乡村振兴谋福农村居民。公园城市的经济发展最终惠及所有居民,在福利增进的同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四是融合性。公园城市突出产业、城市、社会、自然的和谐融合。产业发展保护和支撑城市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产业发展的空间,社会发展改善了人与城市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了产业、城市、社会的生态本底。
五是共生性。公园城市表现为人、生态要素、生命系统的共生共荣。公园城市共生性将实现山水林田湖城之间的统筹优化和合理配置,将山水林田湖城作为一个共同体,构筑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一体性关系。
六是安全性。安全是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基石,公园城市的安全性体现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方式的升级,将从“应急管理”升级到“全面管理”,将是安全管理、安全保障和安全运行的城市,一定意义讲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化城市的基底安全,实现城市的长治久安、永续健康发展。
2公园城市的成都实践创新
近年来,成都在努力探索具有成都特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全力践行新发展理念下的公园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竞爭力。
2.1迎接新阶段,构建公园城市产业体系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成都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点和要求,构建起以五大先进制造业、五大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布局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形态”,目前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二。新经济和新动能释放出了强大的创造力,快速带动了城市能级全方面跃升、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生活品质全方位提升。
2.2践行新理念,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成都市坚持以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标准来推进城市建设,着力打造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和全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立足“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开发战略、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建设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通过加快构建“空中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立体大通道体系,努力打造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
2.3服务新格局,开创共建共享的创新生态
聚焦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成都以政府采购支持种子企业产品应用,以定制化方式赋能独角兽企业市场拓展。通过平台化思维来推动头部企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赋予新产业新业态容错试错机会,加快打造营商环境,积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2.4创造新生活,营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环境
成都不断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用良好的生态本色吸引优质人才。通过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全民共享的高品质公共服务。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专项实施方案,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3成都市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
3.1成都市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一是产业创新平台初具规模。成都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领域布局了电子终端产品制造智能化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航空航天伺服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截至2021年,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3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4家,仅2021年全市有19家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占到全省65%,目前全市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增至124家。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成都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551.40亿元,占四川R&D经费投入比重达52.3%,同比增长21.8%。2021年,成都市专利授权达到88414件,同比增长35%。
三是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军工电子、网络通信、软件产业等多个领域发展齐头并进。高端制造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力较强,能源化工产业比较优势较明显,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与工程技术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
3.2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产业创新要素聚集度不够。企业发展经营对研发内在需求相对较低,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在重点产业和领域突破方向不明朗。目前,全市确定的重点产业和领域涉及具体门类较多,在具体突破方向上聚焦度不够。
二是技术转让市场不够健全。技术转让政策不够完善、技术经纪人队伍素质不高、技术交流渠道不畅、科技成果评估作价难等问题依然存在。产业的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不匹配。
三是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性。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转移机构在与地方、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对接精准度低、工作效率低,缺乏有效的、多层次的合作形式,缺乏常态化合作机制等问题,导致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地方设立的技术转移机构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四是人才引进政策疲软。部分人才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地,科技人员的思想顾虑没有真正解除,政策红利没有充分显现。科技人员的干部从严管理和人才放开搞活政策还需协同配套。缺乏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市场认可的多元评价机制尚未形成。
五是金融支撑能力不足。金融机构支持成果转化的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有针对性的产业金融体系尚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总量不足、投入结构不够合理,科技成果中试阶段的投入明显偏低。围绕创新链的资金配置还不够完善。虽然全市已设立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但运转效率还不够高,科技信贷产品服务创新不足。
4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下加快成都产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4.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让物质和能量的消耗控制在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不断要优化空间结构,持续开展全域增绿,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以清洁能源、节能技术引领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绿色生产方式示范应用与推广。三是要优化能源结构,打造绿色能源、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等多元应用场景,提升新能源供給和安全保障能力。
4.2实施“建圈强链”,提高产业发展能级
公园城市的产业发展,是在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一是要科学谋划产业蓝图,充分掌握成都优势、把握世界趋势,不断增强成都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培育具有成都特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二是强化链主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围绕重点领域培育引育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引领效应和带动效应。三是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多元复合需求,强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功能,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力,优化城市宜居宜业的水平。
4.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筑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
聚焦重点任务,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一是重视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针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共性需求,通过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市场运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在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二是支持行业内链主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不同形态的协同创新组织,共同推动产业技术发展。三是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聚焦先进核能、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生命健康、空间天文等优势领域,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原始创新聚集地。
4.4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动力活力
打造创新生态是建设公园城市有机生命体、打造宜居宜业示范区的内在要求。一是加快推进校院企地合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功能区、科技企业建立常态化、多层次的对接合作机制,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打造跨高校院所新型中试研发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转移转化。二是强化金融政策支持。组建科创投资平台,对早期创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高风险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以专利、著作权、收益权等为标的,积极开发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金融产品,提升科技创新融资能力。推动银行设立特色科技分行、支行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商标质押贷款、应收账款保理等服务,拓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发挥国有担保企业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风险共担机制,由地方财政、担保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分担科技企业的贷款风险。三是提倡建立宽容创新失败的氛围。在人才保障、产权保护、金融政策支持、创造宽松环境等领域着力,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生态,降低各环节风险,提升创新成功概率。四是营造优质创新服务生态。增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拓展众创空间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功能,建设“孵化+创投”“孵化器+商业空间”“互联网+”等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器。完善社会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企业获取信息渠道,发展现代咨询业,设立科技咨询及服务机构,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杨雪锋.公园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名城,2018,(5).
[2]高菲,游添茸,韩照,等.“公园城市”极其相近概念辨析[J].建筑与文化,2019,(2).
[3]张云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促进我国城市科学发展优势与理论实践价值[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4]闵连星,魏继平,杨支才,等.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J].中国市场,2020,(13).
[5]王军,张百舸,唐柳,等.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沿革与当代需求及实现途径[J].城市发展研究,2020,(6).
[6]肖宇,彭子龙,何京东,等.科技创新助力构建国家能源新体系[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4).
[7]李绍华.基于创新型经济视野下的高新区产业布局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3).
[8]张冀新,胡维丽,程慧平,等.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转换效应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7,(6).
作者简介:周杰(1981-),女,经济学硕士,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