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
清朝中期,在扬州地区活跃着一支妙笔生花、颇具人气的偶像天团。Who are they?“YZ-BOYS!”——史称“扬州八怪”!
这支偶像天团究竟有几个小伙伴?江湖上传说纷纭。有的说是八个人,有的说是九个人,还有人更夸张,说是由15个“马良”组成的庞大天团。然而,无论哪种说法,都少不了一个人物——郑板桥。作为该天团学历最高的成员,郑板桥可谓诗书画三绝。他喜欢画兰、石、松、菊,更喜欢画竹。在他作为天团核心成员、努力“画画”的日子里,称得上是日间画竹,夜间思竹,胸有成竹。因此,他笔下的竹画精品极多,而这张他晚年的作品《一半青山一半竹》,更為出色——
青山岩石之前有几丛修长的竹子,生长得错落有致,竹竿细密,竹叶多姿,配上石间郑板桥亲笔题写的“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可谓恰若天成,极有意境。
郑板桥是当之无愧的画竹大家,但他是画竹的第一个人吗?(我看见竹子挥舞着纤细的手臂,说着“NO,NO,NO”,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来这句话已经在竹子界蔚然成风)在很久很久以前,文人雅士们便喜欢为竹写诗,为竹作画,为竹做不可能的事啦。
然而,如果撤销古代文人给竹子的特别“滤镜”,它将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竹子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种特别的草,和稻子、小麦等有亲属关系。
这一点,竹子的花充分可以证明。虽然竹子一生只开一次花,大多数时候,开花结籽之后就是竹子的死期,但竹子只要一开花,就充分暴露出它的亲属关系——竹子的花,小小的,多是白色、黄色,“组合”成一个小穗,酷似稻子、小麦的花,这是竹子属于禾本科的重要证据。在禾本科大家族中,竹子也有个自己的小家:竹亚科,共有成员1200多种,大多生活在亚洲热带,比如我国、日本、印度,欧美国家较少,这也是为什么“竹文化”在亚洲源远流长的原因。
竹子家族拥有着不同的“竹子e家”。有一些竹子,比如紫竹、罗汉竹、斑竹等,总是成片出现。虽然从地面上看,它们个个独立生长,但实际上它们藏在地下的,是一张交错缠绕的“竹鞭网”。这是因为它们是从地下茎(竹鞭)的节上长出来的。地下茎的节上那细长的根,叫须根,是竹子真正的根。地下茎的节会长出芽,一些向上长,破土而出就成了笋;一些在土里横穿,成为新的地下茎(这种竹子也被称为“散生竹”)。还有一些竹子,比如慈竹,地下茎喜欢“抱团”,新的竹子总是由老根的侧芽长出,因而长出来的竹子也是一丛一丛的(它们被通称为“丛生竹”)。
竹子和一些动物的关系也极其密切,最杰出的代表毫无疑问是大熊猫,小熊猫、竹鼠、竹象等也是竹子的狂热爱好者。(这个知识我相信大家深为了解,此处就省略N字的介绍啦)
啃松果时间——
竹子是植物界当之无愧的“长个将军”。像毛竹,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五六层楼高。但它们只长个不长胖,“腰围”早在竹子出土时已经确定:一般而言,出土时的竹笋有多粗,将来的竹子就有多粗。
传说,观音菩萨居住的地方有很多紫竹。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竹子,它们生出来的第一年,竹竿是全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竹竿慢慢变紫,而且越老越紫,最后几乎变成黑色,所以它们又被称为“黑竹”。
北京冬奥会上有一款纪念版冰墩墩,它圆滚滚的身体周围是由松、竹、梅组成的金色花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