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维·语言

2022-05-30 00:19:19陈林静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想象

古诗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这种寄托是民族共识,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学习古诗词,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浸润和传承,也是涵养情思、丰富语言、敏锐语感、升格情怀的有效方式。古诗词学习需要学生在赏析、品味的过程中形成总结、归纳和比较的思维习惯,教给学生独立阅读更多篇章的方法,以及通过古诗文学习提高现代汉语语言的能力。[1]

古诗词是美的,学生对古诗文的感知、理解与认识,就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审美。源远流长的古诗词创作和鉴赏丰富了审美观念,养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意境之美。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同时,古诗词的语言是精练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古诗词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了广阔的生活。学习就是“网络化”的过程,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通过主动积累与运用,习得语言,建立知识的联系,不断归纳和提升学习方法。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需要关注文化的转化

1.儿童性转化让文化更亲近。小学生与古诗词有着历史的隔阂,这无疑给他们的阅读带来困难,但绝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教师摸清学情,再依据学情设计教学,将学生带到自主学习的高速路口。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翁媪之间的对话,表演大儿、中儿、小儿各自的神态、动作。在想象和表演中,再现诗歌画面。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句,进行多种形式的吟诵,在品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感悟古人的情怀。古诗词学习在丰富历史知识、感受人物情怀、打好文字功底等方面有着极其特殊的价值。教学方式实现儿童性的转化,学生以多种生动的形式学习古诗词,让古诗词学习更生动,更有趣。

2.现实性转化让文化被需要。如何弘扬与传承文化,不仅让它惠及子孙,还要让它走向世界,这是现今语文教育需要思考的。古诗词学习的现实转化可以引领学生增强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人的宦海沉浮进行比照,感受诗人内心的情感,了解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却始终乐观超脱,这需要学生潜心感受,体察诗心。根据一首诗,还可以走进有着共性的一类诗。教学四年级上册《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三首古诗,让学生通过对比联系,发现诗歌也是时代的镜子。了解时代背景,联系诗人的生平,探寻诗歌时代特征,知人论世,是理解诗歌内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进行组诗教学时,可以通过诗歌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行比照,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情。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由于积淀少,需要适当解析难点,提升学生的文字意识,从而夯实文字功底,这是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功夫”。

3.表现性转化让文化更有趣。想要让学生由内而外地喜欢古诗词学习,优化学习方式势在必行:把涵泳诵读、教师讲授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古诗词学习耳目一新。学习呈现方式的转化,能使学生对古诗文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教师设计《走进无限春光》的语文项目式学习——“春之诗词”主题活动,学生分团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的诗词,办一场诗词大会,以飞花令“春”为题,品味描绘春天的诗词。在古诗词学习中,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古诗词教学更鲜活。作为古代文化经典,古诗词背后站立的是文化,我们应该以更生动的学习方式传承其中的文化精髓。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需要促进思维生长

1.激发想象培养形象思维。古代诗人常常借具体形象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因此,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思维中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與情感:让学生领悟诗文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在文字、语言方面的积累与表达;引导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丰富背景资料,让学生想象更全面;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使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古诗词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2.追根溯源启发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激发着学生去追根溯源。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文言文《精卫填海》,有位学生提出:“精卫填海是不是很傻?”于是,教师组织学生现场进行一场辩论。接着,教师对双方的想法都表示认可,并补充了自己的观点:现实生活中,要考虑事情的后果,选择恰当的行为。在神话故事里,同学们需要学习的是精卫填海背后的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进一步拓展中国神话故事,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启发大家思考:“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创造出这些神话?”神话,话的是精神,里面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借助辩论的形式,学生加深对作品、对人生的理解,也进一步拓展言语实践,以议促悟,以辩促思。

3.归纳迁移渗透整合思维。整合思维不是少数人的天赋,它是一种思维习惯,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提高整合思维能力。例如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诗句的理解与积累,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在表达情感时,会借助外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诗词作为抒情的媒介,是感情的“代言人”。比如,诗人表达思乡怀人情感的时候,常常会选择月亮这一形象,借月传情。诗歌中熔铸了诗人感情的可感形象,包括事物、人物、动作或情节等意象,皆包含着诗人的寄托。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还要能“跳出”诗句的字面意思。古人特别看重诗意的含蓄婉曲,常常把真正要说的话隐藏起来。教师要善于运用整合思维,对学生进行归纳、建构、迁移、组合、类比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古诗词教学需要实现语言迁移

1.诵读想象让迁移有基础。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要体现“淡化诗意,重在诵读”的教学理念。诵读诗词最要紧的是“见”—— 见景,见意象,见意境,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作品情感。诗词中“静态和动态描写”所传递的,不单单是“描写的方法”,还有“如何多角度去看,坚持去看,细致去看,去发现静态和动态特点,尤其要关注景物动态特点,去感受景物特点,体会自然之趣”。[2]在阅读学习古诗词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一种和诗词中相同或相近的景物,关注其动态变化;交流课文学习对自己观察记录景物的动态变化有什么启示;进一步去体会景物带给自己的新鲜独特的感受,并且记录下来。

2.以教导学让迁移有动力。语文学习讲究循序渐进,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意思,教师可采用抓字眼、明诗意的方法。由“这首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和感觉”引领学生围绕诗中关键字去初步领会诗意,再将零散的理解串词成句,梳理语言,使学生经历语言再加工的过程,理解诗意变得水到渠成。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皆为写景诗词,每首所描述的景色不同,作者抒发的情感也不相同。教学第一首古诗,推敲“诗中景”“景中情”,总结学习方法;再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和第三首词,全课以诵读为主要策略,引领学生层层深入,想象诗境,理解诗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教师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教师还要通过品读悟情,把学生带入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使其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3.比较发现让迁移有联系。古诗词把情感融进物象,借助跨越时空的想象,使情思与意象形成诗性的空间,给人以美感。如《山居秋暝》中“空山”并非真空,所谓空,是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枫桥夜泊》中张继满怀乡愁,孤卧客船,钟声悠扬,幽静中更添孤寂。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寻言观象—寻象会意—寻意悟境—聚象辨意,学习赏析意象,融入诗词意境,感悟诗人情感,领会古诗词主旨,品味古诗词文美、意美。随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搜集含有“动静结合”表达特点的一首古诗词,小组成员间交流欣赏。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掌握“诵韵、赏画、悟境”的古诗词学习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领悟力,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胡虹丽.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6.

[2]崔增亮.小学古诗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

(陈林静,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想象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我和古诗词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