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在诗意中栖居

2022-05-30 10:48谢莎
少年博览·小学高年级 2022年5期
关键词:枞阳县中队少先队

谢莎

2022年4月,许方宏正与学校中层干部开会,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发言。接起电话,他说:“我们正在忙着疫情防控,很忙,非常忙。我们再约好吗?”

枞阳县旗山小学在校师生达2500多人。作为一校之长,许方宏的压力可想而知。

被拒绝的人是我。挂了电话,为自己的鲁莽,我羞愧了好一阵子。

几天后,我们的采访才得以抽空进行。

记忆里的乡村小学

“想当年,我也是个学霸!”许方宏开玩笑地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只有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才有机会进入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学习。“那时的中师生学的是全科教学,所以,毕业后我教过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还有体育,哈哈哈——那时,我还很年轻。”许方宏沉浸在对悠悠岁月的追忆里。

30多年前,在枞阳县的一个小村子里,许方宏认认真真地开启了教师模式。

“那时,无论是教学硬件还是师资力量,乡村小学都很有限。”

村子不大,顺着一条小路一直向东,有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三排平房,上一个缓缓的坡,最南边的那排平房就是教室。

学生不多,一个年級一个班,教师更少。“知道复式班吗?就是两个年级在同一个教室里,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自习。”嗬,这样的教学模式听着好新鲜!

“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快,一并把高年级的知识都学了。”啊?这更让人吃惊了。

就在这所乡村小学,许方宏每周听着大喇叭里的国歌,带着队员们在教室前的缓坡上举行简朴的升旗仪式。旗杆简陋,但队员们望向国旗的目光是真挚的;队礼有些不标准,但仰望的姿态是真诚的。

“那时,我还没有红领巾社团活动的概念,放学后就带着队员们在空地上玩:跳远、拔河、踢毽子、跳皮筋……”乡村的傍晚很温馨,有袅袅的炊烟、晚归的农人,还有20岁的许方宏和一群笑脸红扑扑的队员们。

因为年轻和热爱,那段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县城和乡村之间,早出晚归的日子,在许方宏的情怀滤镜下,充满了少年的明朗和教育者的诗意。而这份诗意在许方宏的职业成长中,转化为他对教育的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教育是慢的艺术,它追求的不应该是更快,而是更远。”30多年来,许方宏走过田野,走过乡镇,走进县城,边走边想,感悟很多。

“听师长讲道理,小学生会打呵欠;但以少先队员的身份参加少先队活动,他们就兴致勃勃,有的还能主动说说收获。”在持续开展的活动中,许方宏见证了队员们的成长,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大力推动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我可是枞阳县第一个推广少先队经典诵读活动的校长。”许方宏认为,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所蕴含的思想是中国人的根和魂。队员们只有涵养在经典里,才能慢慢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好少年。

2009年,枞阳县首场小学生校级经典诵读大赛,在许方宏的倡导下隆重举行。活动发动到每个中队的每一位队员,小队赛完中队赛,中队赛完大队赛。来自社会各界具有广泛知名度的评委,隆重的汇报表演,让枞阳县第一场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出道即巅峰”。而今,经典诵读比赛成了枞阳县很多小学的常规少先队主题活动。

除了经典诵读,许方宏还推动着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对少先队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建设中队,打造多个少先队活动阵地,促进家庭教育,丰富少先队社团活动,大力培养辅导员,将教学与育人相结合……过往的少先队工作业绩简直难以历数,可许方宏说起今年的少先队工作安排,我还是发现了突破与创新——侧重开展树立少先队员新形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口号是:哪里有红领巾,哪里就有新风尚。

“童年才几年,疫情都三年了。一旦有可能,就要让队员们参加活动。”

“许校长现在还带孩子玩吗?”

“带不动了。可总有带得动的,你看——”他指着一位被几个队员叽叽喳喳围着的年轻男教师说,“他是我的第一届学生,就毕业于那所乡村小学。”

从爱身边的人开始,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从感谢身边的人开始,感谢一切关心你的人。树立远大理想,修养一身正气,增长智慧和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许方宏

猜你喜欢
枞阳县中队少先队
我热爱的中队
社区少先队的“一二三”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我爱我的中队
枞阳县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枞阳县粮食规模经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