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波
【关键词】审美,古代游记散文,阅读教学
对于游记散文的定义,《辞海》有云:“游记,散文的一种。主要记述旅途见闻,某地历史沿革、现实状况、社会习尚、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文笔轻快,描写生动。”与一般的抒情散文相比,“游踪、景观、情感是山水游记的内在基本要素”[1],“有优美的文字”[2]是山水游记的外在表现形式;一般的抒情散文“格式比较自由,可以感情为线索,可以事件为线索,可以时间、空间为线索,而游记只能以游踪为线索,比一般的抒情散文多一层限制”[3]。古代游记散文诸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等,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文本形式。这些古代游记散文本身蕴含着诸多审美特质,比如清晰的游踪、优美抑或壮美的景观、作者丰富的情思、精粹而又优美的语言文字等。阅读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探赏游踪美
游踪即作者观赏景物时的行踪与路线,包括空间方位的转换、时间的前后推移等要素。鉴于游记散文往往侧重于“记”和“游”,而“游”的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决定了游记散文必须以游踪为线索,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机整合起来,从而使文本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因此游踪的记写既是游记散文的生活基础,更是将游览景物与作者情感连接起来的纽带。鉴于此,游踪自然而然便成为游记散文重要的文体因素之一,同时也成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鉴赏这类作品的重要切入点。
以教学柳宗元《小石潭记》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疏通文义之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与探究:1. 请找出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游踪;2. 请举例说明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或者移步换形的手法所描绘的对应之景;3. 请说说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描写景物时与之对应的作者的心情变化轨迹;4. 说说作者的游踪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审美体验。
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与讨论后确定:1.《小石潭记》游踪与记叙线索十分清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近岸→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2. 作者游踪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处时,所见所闻为“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作者游踪于“伐竹取道”处,所见所闻为“下见水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作者游踪在“近岸”处时,所见所闻为“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作者游踪在“潭西南而望”处时,所见所闻为小溪“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作者游踪在“坐潭上”处时,所见所闻为“四面竹树环合……悄怆幽邃”,最后作者“乃记之而去”。3. 游踪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处时,作者“心乐之”;游踪于“坐潭上”时,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心情备感悲凉。通过这样的梳理,学生体会出游记的特点:游踪清晰有序,作者的心情会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二、鉴赏意境美
苏轼的游记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只有八十多字,却栩栩如生地描述了秋夜月色的皎洁以及作者在谪居中的自我排遣、自得其乐之情等,可谓言简意深景美。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美感和传达的思想,简言之,就是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意境美。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意境美的理解和感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陷入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困境。基于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先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根据自己积累的景物描写鉴赏知识对其细细品鉴,再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思,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的细微处涵泳品味,直抵精微之境。
学生经过长期训练,能概括说出景物描写的特点,如“这篇散文游记精致恬淡,言简意深,意境隽永”。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联系,进而体会意境是“作品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同表现出来的丰富强烈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4]。这篇文章起笔写美妙诱人的月色穿窗越户,引发作者深夜起身漫步赏月的浓厚兴趣,然后用三个短句十八个字凝练生动地描写了如水的月光、摇曳的月影等美景:“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无一字着“月”,却处处彰显月光的皎洁:“积水空明”写庭院中月光的透明与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淡雅与清丽,高度凝练,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月下之景,带给人们清新隽永、诗情画意之感。
意境美通常是山水游记的重要特点,美景和真情常常高度融合,构成和谐一致的艺术境界。在这样的艺术境界中,也寄寓着作者高尚的审美意趣和热爱自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体味情思美
游记散文中的“情思”是指“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5]。《岳阳楼记》就是一篇將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游记散文,范仲淹并未描写岳阳楼本身,而是从重修岳阳楼、作记开始,写洞庭景物、洞庭风雨、洞庭春晴,以及由此引发的抒情和议论,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境界,体现了浓烈的情思。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开始,逐段归纳段意,厘清每段描写的主体、景物、蕴含的感情、引发的议论,进而体会文本既有写景的独立,也有与抒情、议论的融合,相互映衬,层次分明。
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所至即游踪,是游记散文的‘骨骼,‘所见即景物,是游记散文的‘血肉,‘所感即作者的情思,是游记散文的‘灵魂,三者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格局。景物好找,情思可感,请大家找找文本中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的情思?”学生很容易发现文本末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微斯人,吾谁与归”就表达了作者的情思。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 作者为何要在文末发表议论?2.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情感?3.怎样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学生集思广益,探究发言,教师归纳概括:1.“一切景语皆情语”,《岳阳楼记》也是这样,作者借“古仁人”含蓄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字里行间蕴含独特的人生感悟、政治情思,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与强烈的心灵洗礼;2. 作者与古仁人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何时何地都忧国忧民,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先忧后乐,与民同乐,并以此勉励挚友滕子京;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抒情意味强烈,又较为含蓄地点明了作者与挚友滕子京都是文中所写的那种“得无异乎”之人,如此,作者高远的人生追求自然镌刻于天地之间。
这样的问题设计层层推进,不仅紧扣文本主题,让学生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怀,思想也受到洗礼。
四、品味语言美
教学游记散文的终极指向之一是语言表达的学用。教材编者对游记散文语言美的品鉴與学用也有明确的要求与指向。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后的“思考探究一”:“北宋诗人陈师道曾经指出:‘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这篇散文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语言美,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再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课文后“积累拓展五”:“《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要求学生“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等。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品鉴游记散文语言优美、精练的特点呢?
以教学张岱《湖心亭看雪》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仔细探究与品味,说说它们美在哪里。学生众说纷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品出语言的精妙和美感。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教师提问:这段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怎样的气候特点,用语言描述你想象中的画面,比如,描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数量词?是如何安排景物顺序的?画面上的色彩是什么样的?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南国雪后,冰花皎然,雾气弥漫,天、云、山、水连接,白茫茫一片,完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景物有序,数词同“一”,量词生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给人一种天地苍茫、人生微小之感。这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白描手法:白描原本是中国画技法名,指不施彩,仅用墨色线条勾描主要形象,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经常借鉴这种手法,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修饰与渲染。
教师再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琢磨出语言更深层次的美感,如以约数“两三粒”而非确数“两粒”或“三粒”来描述西湖雪景中的人影,说明在作者眼中,“舟中人两三粒”是一个整体存在,与“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浑然一体,并将雪中能见到的景物收罗在一起,用长镜头拉伸写整个西湖雪景,极言雪中的人、舟、长堤、湖心亭等景物之少与小,突出西湖雪景背景之大,抒发天地苍茫万物微眇之感。
综上,古代游记散文因清晰明了的游踪、意蕴丰富的内涵,精练优美的语言形式等诸多审美阅读价值,成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古代游记散文时,教师可通过上述几种途径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与鉴赏,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感知古人的情感、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