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筱宁
【摘 要】基于课文注释的思辨教学,以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注释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主地重新审视注释内容,并适时进行“二度开发”。通过完善注释内容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提高思辨水平。
【关键词】课文注释,思辨教学,思维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注释,一般是用来解释课文中生字、生词或句子的意思,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然而“诗无达诂,文无达诠”,自秦汉起,历代注者就对群经典籍不断注解,且对字词诗文的诠释并非一成不变。由此,课文的注释内容也同样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就为思辨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思辨即思考辨析。思考是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是指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进行辨别分析。语文课堂的思辨教学提倡对各类文本进行理性反思、分析质疑,加强思维训练,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基于课文注释的思辨教学是以课文注释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主重新审视注释内容,反思注释内容对于理解课文大意、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辅助作用;通过调整、补充或修改,进一步完善注释内容,从而发展推理、辨析、实证等能力,提高思辨水平。
一、探究注释内容的语境义,发展推理论证能力
语言文字不仅有本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还呈现不同的语境义。有些课文注释只给出了语言的本义,没有体现出其在课文中的“语境义”,这便容易导致学生在阅读理解时产生偏差。
比如九年级上册第 11 课《岳阳楼记》第 51 页注释④将“迁客骚人”的“骚人”解释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 人。后泛指文人。”显然,课文注释只解释了“骚 人”的本义,而如果将“骚人”的本义原封不动地代入“迁客骚人”,把“迁客骚人”翻译为“被贬的政客和文人”,那么这种解读准确吗?
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提问来唤起学生的质疑意识。在常识处设置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思辨活动的形成。
有的学生从“迁客骚人”这一短语看出了端倪,认为“迁客”“骚人”二词合用应保持语义的一致。如果将“骚人”解释为“文人”,既可以指“得意的文人”,也可以指“失意的文人”,那么与“迁客” (被贬谪流迁的人)放在一起便失去语义的统一。
这样的解释颇有一番道理,但推理论证还不够充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或结合作者思想感情来判断课文注释内容是否准确。
有的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推断:如果将“骚人”按照注释解读为“文人”,那么后文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就解释不通了。因为这两种心情(遇雨而悲、遇晴而喜)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登楼人处于遭贬、失意或被边缘化的境地。有了这个前提,他们才会遇雨而悲,才会“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有了这个前提,他们才会遇晴而喜,压抑的心情才会从“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中得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舒展。
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树立前后内容联系的整体阅读意识,使语文知识的学习呈现一种动态的、具有语境意识的推理认知,而不是静态的、照本宣科的简单复制。
既然课文注释不够准确,那该如何调整呢?学生认为,课文注释仅解释了“骚人”的本义,忽略了它的语境义。纵观整篇课文,宜将“骚人”词义缩小,理解成“失意的文人”,这样上下文就能解释通了。因此,课文注释可以考虑增添“骚人”的语境义,即“骚人,泛指文人,在这里指失意的文人”。
在思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使用代入法,将注释内容代入文本,判断注释内容是否契合课文大意以及作者思想感情,进行推理论证;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的引导,培养他们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如果注释内容不够准确,则调动学生深入反思其中的缺漏,进一步探究如何完善注釋。
通过代入、归谬、纠偏,学生训练了推理论证能力,强化了对语言的认识和理解,发展了思辨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对课文的学习也走向了深入。
二、发现注释内容的文化内涵,提升辨析能力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汲取文化养分的过程。有的课文注释忽视了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内涵,只解释语言的字面意思,这便容易造成学生在阅读时一知半解。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 4 课《古代诗歌四首》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第 15 页注释②“[杨花]柳絮”和注释③“[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如果按课文注释解读,“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仅仅描写出柳絮已经落完,布谷鸟在鸣啼的场景,交代了暮春初夏的时节,这样的解读可谓流于表面,注释的阐释与本诗内容理解的适切程度较低。而事实上,“杨花”“子规(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均含有丰富意蕴。
教师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杨花” “子规(啼)”的重新审视,激发他们的思辨思维。比如启发学生思考:春天有很多植物,如迎春、牡 丹,为什么作者要用“杨花”?夏天的禽鸟也有很多,如黄鹂、喜鹊,为什么作者要用“子规”?其中有什么特殊含义?
学生经过梳理、比较、辨析后会发现,杨花(柳絮)漫天飞舞,飘忽不定,常常用来排解忧愁; “子规”则是一种时常昼夜不停啼叫,且鸣声凄厉的鸟,“子规啼”多形容哀痛之极。那么,“杨花落尽子规啼”这一诗句就不只是交代了暮春初夏的时节,也不只是渲染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它更是作者李白为朋友的不幸遭际而极度忧伤的情感写照。
教师指导学生解读课文,不能仅仅满足于字面意思,尤其是那些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语言文字。它们自带的文化背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和作品内涵的揭示都会提供一定的佐证,忽略这些其实等于丢弃了语言的审美价值。
课文注释流于表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学生认为,“杨花(柳絮)”“子规”属于古代诗文的意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因此,可以考虑给注释添加“杨花常用来排解忧愁”和“‘子规啼多形容哀痛之极”等信息。这样一来,学生对本诗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也能更好地理解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开掘注释内容的解读作用,培养实证能力
毋庸置疑,课文注释的基本功能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然而有的注释并不具备这一功能,这便容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障碍。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 2 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 9 页注释②将“仰之弥高”解释为:“(仰之弥高)和后面的‘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子罕》,是颜回赞颂老师孔子的话。弥,更 加。”课文注释介绍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出处及其原始意义,但学生单凭这些信息,难以读懂文句“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的意思,更无法领会作者臧克家化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一典故的感情倾向。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既要鼓励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资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推动学生发现注释中的问题。比如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思考:大家在阅读时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是否借助了注释来解决?注释有没有起到帮助解读的作用?为什么?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注释对于课文内容的解读作用,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证能力。实证是指实际的证明或确凿的验证。比较直接的实证就是查询权威的工具书。学生可以通过《汉语大词典》,查 到“钻坚仰高”的意思是“形容孔子之道高深坚实,没有穷尽。后因以‘钻坚仰高比喻努力钻研,力求达到高水平”。
间接性的实证就是通过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验证。学生可以判断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否能够指向并证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意思是“比喻努力钻研,力求达到高水平”。也就是说,可以先假设“仰之弥高”“鉆之弥坚”的字典义符合课文的具体语境,然后再将其还原到课文中去验证,看看是否解释得通。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一句是在课文的第 3 段中。学生概括了第 3 段的主要内容是阐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研究贡献,也找到了该句所承接的前文“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及其所引出的后文“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于是学生根据第 3 段的段意与该句前后两句的句意来判断,证明了“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这句话是在表现闻一多对古典书籍的钻研精神。
结合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进一步证实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词典义符合课文的具体语境,它表达了作者臧克家对闻一多钻研古典书籍精神的褒赞。
既然课文注释内容对解读课文没有起到作用,那该如何修改呢?学生认为,可以考虑删减那些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无关紧要的部分,添加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信息,修改注释内容如下:“[仰之弥高]和后面的‘钻之弥坚都出自《论语·子 罕》,形容孔子之道高深坚实,没有穷尽。后因以‘钻坚仰高比喻努力钻研,力求达到高水平。 弥,更加。”
通过对课文注释进行质疑、修改、证实,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证能力。质疑、实证的价值并不仅仅满足于获取答案,更重要的是对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探求、对思维方式的训练,即要让学生逐步知道自己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从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
综上所述,基于课文注释的思辨教学对于学生准确合理地解读课文,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以及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比较恰当而且新颖的抓手。其意义不仅是对课文注释作了构建与完善,更提升了学生的理性反思、质疑推理、辨析实证等思辨能力,值得在教学中加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