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革命文化在学生心田落地生根

2022-05-30 10:48易海华
语文建设·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以文化人

易海华

【关键词】革命文化教育,以文化人,教学育人点,融通学科界限

自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革命文化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培根铸魂的重要内容。

但因语文教师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底蕴不足、方法不科学,革命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实施出现空泛化、浅表化、标签化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对育人优势认识不到位。因理论修养不足,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他们认为革命文化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师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只要在讲授相应作品时附带提一提思想主旨就可以了。第二,对教学育人点把握不准。围绕革命文化这一语文课程内容主题,教材编者有意精选了相关革命传统作品进入教材。但由于缺少专题性研究和针对性培训,相关学科知识欠缺,很多语文教师对革命传统作品的创作背景、特有思想思维和表达方式不熟悉,解读浅表化,难以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教学育人点,教学随意性较强。第三,教学方式单一。一方面,教学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缺少对革命旧址、革命文物、革命英雄人物的跨媒介阅读和多感官认知,难以消除对革命传统作品的时代隔阂,难以切实体会革命者在艰难处境中的担当和付出,难以领会革命者的追求和探索给予自身成长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因缺少相关学科知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普遍不足,缺少使革命文化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的多学科融合功底,不知道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知道如何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应用的过程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革命传统教育,在革命传统作品的学习引导中普遍处于“无力”状态。

以问题为导向,遵循革命文化教育教学规律,推动革命文化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实乃当务之急。

一、提高思想认识,践行以文化人

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与历史、思想政治学科相比,语文在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中具有“随文传道,寓道于文,以文化人”之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特点。语文学科进行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是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等重要事件和革命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文学作品,也有关于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等方面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访谈,还有阐发革命精神的论文与杂文等。学生通过品读作品能够具体感受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体认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义教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确定为当前语文课程内容的三大重要主题,并明确革命文化要“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1]。

行是知之成。要提高对革命文化教育的思想认识,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此牢记于心,更要付之于行,切实提升自己对革命传统作品的文化解读能力和践行以文化人的专业能力。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不能脱离作者所处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影响。“很多作品其实暗含了原初的文化密码,解读出了文化密码也就解读出了文本的深刻意蕴。”[2]发现了深藏于作品中的带有革命文化烙印的思维方式,就等于发现了它的文化密码,也就能进一步掌握革命传统作品的构成由来,从而更好地迁移、理解其他类似文本,并将其中的思想融为自己的精神血脉。这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共同属性可以通过文化母题来表现,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新时代伟大奋斗”中所形成的红色精神谱系,就构成了革命传统作品的文化母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解读作品”“重温历史”“了解立场、观点、方法”读懂作品中的文化母题,走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将革命文化内化为关怀当下、面向未来的精神底蕴。

二、读懂教材,找准教学育人点

首先,要对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分类既能使人掌握丰富多样的事物,又能使人加深对各种事物的理解。事实上,不管是革命文学作品,还是新闻纪实作品,抑或是革命理论文章,其内容都可以分为“人、事、物、魂、理”这五个方面。“人”主要是指在革命时期对革命进程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事”是指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物”是指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遗址。“魂”体现为革命精神,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征程中沉淀生成的红色精神谱系。“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各种探索。

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革命传统作品,透过“人、事、物”体会其内在之“魂”,了解中国革命从产生到壮大,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攻坚克难、取得辉煌胜利的百年征程,认识到“红色精神谱系”有助于自己筑牢信仰之基,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有用之才。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理论文章,更好地理解“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比如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该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按照从理论上的阐述到具体革命实践记述、从革命斗争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组元线索,教材选入了三组文本,即五篇课文。其中,第一组文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开幕词,重在以革命的理论说服人,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阐述了哪些具体内容,体会这篇演讲稿的严谨逻辑、严密结构和睿智思考。第二组文本《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是回忆录,第三组文本《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分别是消息、通讯,它们涉及革命文化的“人、事、物、魂”四个方面,教师应着重引导學生结合历史背景把握作品中的“人、事、物”,体会其中蕴含的思维方式和崇高精神。阅读《长征胜利万岁》,理解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长征精神”,学习在摆脱包围追击、实现战略性转移中的“以退为进”的思维策略;阅读《大战中的插曲》,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延续“长征是宣传队”这一传统,对敌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彰显人民战争正义性的战略思想;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感受民族自豪之情中把握“发展是硬道理”,香港回归是两国实力竞争这一实“理”;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受文本展现的焦裕禄一心为百姓、无私奉献的伟大形象,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

其次,要从静态学习转变到动态使用上来。教材编者精选革命传统作品进入教材,力图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传统作品多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让学生既从具体形象的角度去感知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从理性逻辑的角度理解革命前辈对社会改造的深刻思考和探究,进而运用所学去解决当下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也。”正因为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善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主要矛盾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革命文化不是对真理的终结,而是随着时代、实践、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是通向真理的“支架”。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革命传统作品时,教师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即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作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用以往论断生硬“裁剪”活生生的生活实践,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教师要追根溯源,提供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将革命传统作品中的“人、事、物”还原到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历史语境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革命者在彼时彼境中艰苦奋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避免单一的结论性说教,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依托作品的场景、形象、情感、事理等进行随文渗透、熏陶感染;要教育学生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他们运用正确思维方法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革命文化深层内涵,把符合当今时代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容作为重点学习内容。比如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选修课程用书《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第四单元第七课毛泽东的《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自我批评”这三大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克服脱离具体实践的“教条主义”,克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走群众路线,就要和人民群众取得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去考虑工作;自我批评,就是要经常反思、“打扫”和“洗涤”自己的思想,经常检讨自己的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深入理解这三大优良传统的具体针对性和深刻内涵,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将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促进青少年传承这一革命文化。

最后,要把握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相辅相成的原则。语文学科主要是依托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学生心中厚植革命文化基因。优秀的革命传统作品往往注重以革命理论说服人,以英雄形象打动人,以崇高精神鼓舞人。阅读革命传统作品须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相辅相成。感性学习,指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对革命传统作品进行认识;理性学习指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各种材料的基础上,获得关于革命本质、规律及其内部联系的理解。对任何事物的感性认知都要回到事理上去,带着理性去感受和认知将使每个学生对革命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对革命传统作品的感性学习看似是一种直觉,实则是习得和有意积累、梳理、整合的结果。学生的感知力实际上是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思考深度的进阶而增强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各册、各单元选编了革命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革命实用性作品(消息、通讯、演讲稿等),这些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对革命文化获得感性具体的认识。在学生对革命文化已形成初步感知能力的基础上,要想提升高中学生对革命文化认知的品质,就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相辅相成的学习阶段。为此,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根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在选择性必修上册和中册各设置一个单元,所选文本分别为政论性作品、实用性作品和文学作品,见下表:

在学习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特定叙事中感受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又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理解作品的丰富历史内涵,体会革命先行者的革命情怀和伟大品格,理解革命领袖对社会进步的深刻睿智思考,并结合当下思考其现实意义。而学习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时,教师应在学生理解革命文化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感受真实的革命图景,体会革命斗争的艰苦和悲壮,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国家解放、民族新生而英勇奋斗的革命价值,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感性学习和理性学习的互补使用,可使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学习达到抽象概括与具体形象的统一。

三、多措并举,使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

融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要让革命文化在学生心中真正落地生根,教师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方式,融通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进行跨媒介阅读等学科实践活动,使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可敬、可亲、可学、可用”。

首先,要进行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的跨学科教学。自古以来,语文教育就强调才学识兼备,文史哲不分。历代优秀作品都是语文、历史、哲学“三位一体”的产物,革命传统作品也不例外。在学习革命传统作品时,融历史、思想政治相关学科知识于文本学习中,既能增强革命传统作品的“亲和力”,让学生的学习变得具体、形象、有趣,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见识,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对此,2022 年版义教课标也提出:“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根据需要策划创意活动,从相关学科材料中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3]。如学习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安排如下学习任务[4]:

学习任务一:梳理历史事件,解说奋斗历程

1. 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绘制中华民族奋斗历史年代尺,指出重大时间节点。具体要求如下:

(1)时间:从1840 年鸦片战争至今。

(2)内容: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主奋斗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华民族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争取独立自主的百年奋斗历程。要求从以下三个维度概括:

(1)展现道路曲折;(2)体现民族心理;(3)揭示历史意义。

学习任务二:讲述事件,揭示历史意义

阅读本单元五篇课文并圈点勾画,概括文中所述历史事件,并揭示其历史意义。

在根据所学历史知识绘制中华民族奋斗历史年代尺,梳理自1840 年鸦片战争到当前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以上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感知课文所述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在有效促进革命文化“可亲、可敬、可学、可用”的同时,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革命文化精髓。

其次,可充分利用跨媒介阅读等实践活动消除学生与革命传统作品的时代隔阂。对此,2022 年版义教课标也指出:除作品之外,革命文化主题的主要载体“还应包括口头和书面交流与沟通、跨媒介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开幕词,在学生浏览全文、初步了解該文内容大意之后,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视频,了解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演讲的历史背景、具体针对性和睿智思考。之后,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段落大意、划分层次、绘制全文结构图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讲,于演讲中揣摩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表现力,进而学会因时因地得体表达。此外,教师也可以针对某类革命传统作品的阅读开展革命文化主题学习活动。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将毛泽东诗词与音乐、舞蹈、美术相融合,组织学生参加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活动,通过“选曲—排练—预演—制作—修改—推广”等活动实现革命诗词吟唱的抒怀、审美、养德之功效;也可组织学生欣赏毛泽东诗词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在鉴赏诗词、欣赏书法的过程中,感受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和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
用党内政治文化来“以文化人”
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以文化人”
以文化人:对军校人文课程改革的思考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文化新论四题
让课堂“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