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学斌
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新高考改革成功推行,随之对历史科目的考核标准和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学生历史学习内容的改变,采取改善措施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针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提出适应对策。
一、学生历史学习现状
高中历史学习涉及范围广,学习内容繁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记忆和刷题,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常出现学生死记硬背、内容记忆不牢固的现象,加重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严重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在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课堂教学只是教师与少数优秀学生的单向交流。
在过往历史教学中存在历史教学忽略与时代结合的问题,使现实与历史教学脱节,严重损害历史教学的功能。
二、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对策
新高考历史科目考试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新高考历史科目考试内容改革为以图片材料为主的新型线索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梳理线索,深入分析,对题目中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人物等相关内容进行推断,完成对学生的历史能力检验。
(一)丰富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教学形式能够極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为例,在进行“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时,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历史教学,放映甲午海战的相关影像资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选择性开展研学旅行,如在学习抗日侵华战争时,到当地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获得最直接的史料,加深记忆。引导学生在观展的同时,主动做好学习笔记并思考预先设置的问题,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抗日战争成功的突出成就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历史综合性学习素质,走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学习发展道路。善用思维导图,精准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构建历史高效课堂。要精准落实课后问题的解决,课后练习多样化,紧跟时代要点,以题补漏,对学生的答题技巧进行指导,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并做到因材施教。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学生不受限地通过这个平台复习巩固,也有助于师生关系和谐,营造良好的氛围。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史料进行选择,课外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史料,独立思考,针对性地开展史料阅读方法和技巧指导,适当引入研究历史的方法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渗透生态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引导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史论结合。最终提高学生历史综合思维能力,丰富历史储备。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高考改革制定的开放性问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检测。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是对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的检测,考查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能力上。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自己教自己,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所以要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设置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发展能力和责任心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自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学习,而不是统一的要求,真正做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独立学习能够更加直接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查漏补缺,做到高效学习。学生责任心的培养能强化其学习的使命感,形成自我鼓励机制。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开放题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同时要做到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全面认识问题。
(三)历史与时代结合
历史由人类创造,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涉及个人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新高考历史科目考试涉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渗透相关思想。历史虽然着重于研究过去的事,但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全人类的追求,对现在以及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历史史料获得新的解读,所以历史教学要求老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开展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同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坚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备。适度引入社会热点,与相似的历史考点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完善学生的历史思维模式,发挥历史学习的现实作用。
适应新高考改革,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专注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将历史事件与时代价值结合,实现历史学习的当代精神价值。同时学生要保持自主学习的态度,双方配合达到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和历史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