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松 陆良钧 高峰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 2020年12月医院就诊的因分泌性中耳炎接受鼓膜穿刺术的患者80例,根据组间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听力恢复时间及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结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能加快患者听力恢复,且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鼓膜穿刺术;分泌性中耳炎
中图分类号 R473.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9--03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耳科疾病,是以鼓室积液以及传导性耳聋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炎性疾病。治疗原则为清除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引流,积极治疗病因。近年来,鼓膜穿刺术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相对于传统药物治疗,其治疗周期更短,治療疗效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且不良反应更低,患者依从性较高[1-2]。但鼓膜穿刺术操作有一定的风险,患者认知不足也容易产生许多不良情绪,使治疗效果降低和满意度下降。实践证明,在治疗过程中施以针对性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手术疗效[3]。本研究通过临床实验,观察对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2月- 2020年12月医院就诊的因分泌性中耳炎接受鼓膜穿刺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心理功能障碍、合并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精神不正常、近期耳部遭受严重的外伤、颈静脉球高位等患者。根据组间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年龄20~65岁,平均49.70±11.5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20±2.11年。对照组40例,年龄21~64岁,平均48.90±10.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94±2.0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健康教育:耐心告知患者运动训练、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运动训练,治疗期间的身体素质以及免疫力也要相应的提高,有助于病情快速恢复,以适当的运动为宜,不可剧烈运动;对于注意事项,要求患者远离噪音,限制手机以及耳机的使用时间,以防止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发生。
(2)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以及鼓膜穿刺术对于患者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因此患者术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比如过度担心、过度紧张、过度焦虑等,这些情绪都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疾病转归。医护人员应缓解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通过日常交流、热心招待、热情回答患者的疑问等方式,来提高患者对医者的信赖度,以此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4]。
(3)术前准备:提前通知患者手术具体的时间,同时手术器材以及药品的检查也要仔细,以此避免手术中药品缺少的突发状况发生。
(4)术中护理:提前检查手术需要的器械,保证术中手术处于无菌操作,在术中医护人员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的情况,若患者接受治疗的状态不好,及时提醒医生,若患者在接受治疗中出现情绪波动大,及时与患者聊天,以此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保证手术治疗的正常进行。
(5)术后护理:提醒患者耳部不可进水,需保持干燥状态,若耳部出现耳痛流液等,需及时通知医生。
(6)出院随访:患者康复3天到2周的时间,定时电话随访,详细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若出现问题,提醒患者及时到医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1)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后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2)听力恢复情况:听力小于25db为正常听力标准。
(3)焦虑抑郁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为标准,在护理前后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展开评估,总分共100分,<50分为无焦虑或抑郁;50~80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80分为重度焦虑或抑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时间比较
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恢复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耳痛、闭塞感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表现,会造成患者的听力降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會使儿童的听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5]。此外,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疾病中的一种,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且发病群体也无规律性,这极大地增加了治疗难度。现如今,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主要有效方式为鼓膜穿刺术,传统药物治疗主要以抗感染开始,但鼓室中存留的积液无法有效清除,积液未能及时清除易导致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并发症,导致疾病治疗缓慢甚至久治不愈,而鼓膜穿刺术治疗相对于传统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将鼓室中的积液清除,有助于患者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因为发病群体不规律,较大的年龄跨度,所以高质量、高标准的针对性护理方式更占优势[6]。
针对性护理是指以患者的实际情况、疾病类型、治疗手段等为根据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本研究针对性护理主要针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通过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随访等几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护理患者的身心健康,使患者治疗期间病痛减轻,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首先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患者能够得到尊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7]。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缩短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后听力恢复时间,对加快患者康复也有一定作用,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且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4 参考文献
[1] 伏巧梅.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22):257-258.
[2] 邹蓉,付青花,张梅.整体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26(4):76-78.
[3] 钟来秀.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患者中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临床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3): 41.
[4] 白帆,尹媛,陈晓芳.接受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 2020,6(7):177-178,182.
[5] 史巧花,刘改荣.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效果[J].心理医生,2018,24(34):247-248.
[6] 刘英.接受鼓膜穿刺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8,5(40):9-10.
[7] 吕晴,孟琳玲,颜芳.针对性护理在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113,118.
[2021-09-09收稿]
作者单位:226600 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