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是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指导的功夫电影,自2013年1月8日上映之初,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代宗师》以家国情怀和武林中的恩怨情仇为故事主线,塑造出了叶问、宫羽田、宫若梅、丁连山、李存义等武术人物形象,意图通过塑造代表中华传统武术大师的人物形象和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武术,向观众展现电影巨大的文化魅力。深入研究影片《一代宗师》中“武术人物”的塑造,对了解电影创作思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展现出的魅力
(一)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
中华传统武术是文化瑰宝,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之上的文化烙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既涵盖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体育功能属性,又涵盖文化价值。武德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武德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在《左传》中明确提出了“武德有七”的论述,在古代,武德多强调“除暴安良、尊师重道、扶危济贫、孝悌正义”,随着演化推移,各个武术流派通过独有的戒律和门规,对武德的标准进行了重新定义,直至中国武术发展至现代,逐步形成了“修身养性、崇尚武术道德”的武德规范。功夫电影《一代宗师》借助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独特内涵,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塑造出了形形色色、生动鲜活的“武术人物”。
(二)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一是中华武术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实际格斗所积累出的技巧与动作,并通过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了成体系的招式。因此,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格斗智慧,具有十分广阔的受众群体,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融入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中,将赋予人物更加鲜活的中国属性,展现出独有的中国文化魅力;二是不同的中华武术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属性,其拥有自身独特的格斗形式,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既能够向观众展现出自强不息、刻苦修炼的奋斗精神,又能够向观众表现出天人合一、道德至上的品质修养,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融入人物塑造中,能够更加鲜活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在性格。[1]
(三)《一代宗师》中传达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内涵
电影《一代宗师》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动荡时期,国家民族正处在面临存亡的重要关头,影片中塑造的诸多“武术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展现出了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内涵。
第一,尊师重道。《一代宗师》中的宫羽田是中华武士会会长,在电影金楼片段中,通过众人对他的敘述,展现了其崇高的江湖地位,然而影片利用转折性的拍摄手法,在宫羽田于后厨发现同门大师兄丁宝山后,其对大师兄毕恭毕敬,充分展现了中华武术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内涵。
第二,恭礼谦让一直是中华武术武德修为的至高境界,在《一代宗师》中,导演王家卫在拍摄金楼这个重要场所的过程中,将一群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塑造成账房先生、厨子、跑腿的、打杂的等深藏不露、隐姓埋名的普通人,展现出中华武术“藏”与“让”的大智大勇,弘扬了谦恭礼让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二、《一代宗师》中的武术内容呈现
《一代宗师》通过展现佛山精武会和中华武士会两个武术组织,以及咏春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等中国武术拳种,对电影中武术人物的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进行了全方位塑造,可以说,武术人物的塑造离不开对其人物属性背景的塑造。
(一)武术组织构建
王家卫并没有对佛山精武会和中华武士会两个武术组织进行直接阐述,而是借助影片角色——宫羽田担任中华武士会会长一职,举办退隐仪式提了出来,并通过在南方举办退隐仪式,将整部电影的后续剧情引导出来。而佛山精武会则是主人公叶问所处的武术组织,用以带动南北拳派比武的剧情发展。
(二)武术拳种展现
影片《一代宗师》在塑造武术人物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借助中华传统武术拳种的武学精神和风格特点来拓宽人物的表现维度。首先,以电影主人公叶问为代表的咏春拳,以其埋肘蓄力、圆形防守、追求快打、收肘变化的技术特征,为叶问这个人物提供了实战属性,展现出叶问千变万化、擅长埋身攻击的实战搏击特点;其次,以阿姑为代表的八卦掌,强调动静互补,遵照八卦图的轨迹变换掌势,其与叶问在金楼上的切磋格斗,为影片的打斗戏份增色不少;最后,以账房先生为代表的形意拳,也是影片为塑造武术人物所应用的中华武术拳法之一。形意拳内涵丰富、源远流长,讲究内外兼修、魂魄并重,“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导演借助形意拳,将账房先生这个人物的霸道刚硬展现得淋漓尽致。[2]
(三)武术人物塑造
影片《一代宗师》塑造了许多经典的武术人物,这其中有真实存在的人物原型,也有遵照电影艺术化效果而创作的人物。
第一,叶问。王家卫将叶问塑造成一位武艺精湛且身怀绝技的一代宗师,在生活中,他为人低调、处事祥和,在武林中,他武德高尚、人品谦逊,其一席长衫,将温文尔雅的“儒将”之风展露无疑,在国破家败的历史背景下,更是成功地将其坚韧不屈的性格特点塑造了出来。
第二,宫羽田。该武术人物是推进故事的关键角色,正是由于作为中华武士会会长的他举办了退隐仪式,在仪式中,各路江湖人物搭手比武,才引得叶问名震武林,而宫羽田的死也是影片中的另一条故事主线——其女宫若梅报仇的关键原因。
第三,宫若梅。影片中的宫若梅个性倔强且恩怨分明,具有典型的侠女风范,其人物角色的创作灵感来自当时的“侠女”施剑翘,正是其这种恩怨分明的人物性格,才使影片中后续的复仇情节表现得顺理成章,如其履行复仇诺言,甚至不惜违背父亲临终时“不问恩仇”的遗言,毅然决然地进行报仇的行为,都显得理所应当。[3]
三、《一代宗师》中“武术人物”塑造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基本因素
时代背景、创作目的、导演艺术水平,以及编剧创作水平等均是塑造人物的基本因素,影片《一代宗师》在进行“武术人物”塑造的过程中,在时代背景上,选择了国局动荡的历史阶段,影片主角叶问经历了家道中落、断然拒绝拉拢,体现出了一代宗师的民族气节。在创作目的方面,王家卫将《一代宗师》定义为具有艺术气质的商业片,并再现了当时的武林生态,精练的对白、超强的明星阵容、犀利的中近景特写等元素的组合,为观众呈现出带有文艺气质的电影巨作。同时,王家卫高超的艺术展现能力,使影片《一代宗师》完美地实现了作品的创作目的,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具体,让叶问一代宗师的儒侠风范展现得恰到好处。此外,知名影星们以及武术演员的加入,赋予了《一代宗师》中各类“武术人物”全新的生命,他们精湛的演技以及扎实的武术功底,都为人物的塑造增色不少。
(二)内在因素
电影进行人物塑造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人物的性格、人物在影片中的关系结构、人物的心理特点,以及人物的语言特色。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形象。电影《一代宗师》在塑造主人公叶问时,将叶问的性格定为温文儒雅、坚韧内敛且坚定执着,从其在家境良好时,不知生活的艰难,到家境落魄后,依然一心追求武道,并最终经过世道的考验,将咏春拳弘扬世界,成为一代宗师,这些不同阶段的描述,都通过人物的性格展现了出来。
人物的关系构建了人物的风貌。导演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构建了十分复杂的人物关系,增强了影片的叙事性和可看性,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引出了后续的矛盾叙事,进而在不同的关系之中凸显各色武术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心理映射出了人物的特性。叶妻在影片《一代宗师》中占据极小的篇幅,导演王家卫对叶问妻子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多是通过间接心理来展现人物的内在特性的,通过她为叶问擦拭身体,夫妻二人之间的默契关系来塑造出其温柔体贴的形象。人物的语言突出了人物的特色。电影中的对白、独白和旁白是塑造人物形象特色的关键所在,也是展现人物性格、情感和情绪,补充剧情的重要工具。[4]在影片《一代宗师》中,叶问与宫二小姐经过几番波折,终于再遇,两人的对话突出地展现了宫若梅高傲的性格,也成功地刻画出一代宗师叶问温情的一面,这种语言情感的交织,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让观众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外在因素
除了基本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电影制作过程中,还会通过一些外在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视觉因素和听觉因素。在视觉因素方面,《一代宗师》在描绘宫二决心奉道为父报仇的场景中,王家卫在镜头中展现出一座有些破败的寺庙,此处的背景选择符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暗暗契合了宫二选择的“道”,成了人物形象塑造具有指向性的电影符號;在听觉因素方面,电影通过相应的配乐引导观众的心理状态,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对强化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影片《一代宗师》中,王家卫在塑造叶妻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并没有用直白的对话塑造她,也没有用长篇的叙述塑造她,而是借助舒缓的钢琴配乐,搭配其恰如其分的动作,将叶妻温婉贤良,但又不失倔强的人物性格完美地诠释出来。
(四)道德因素
武术道德是影片丰富武术人物塑造维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关键性载体。影片《一代宗师》用了较大篇幅向观众叙述宫若梅为父报仇的故事情节,其师兄马三杀害自己的父亲,作为爱恨分明的武林人士,宫若梅不惜违背父亲临终时“不问恩仇”的遗言,也要毅然决然地报仇,彰显了其恩怨分明的个性;[5]在《一代宗师》中,王家卫也通过宫二率众找马三复仇的场景,深刻阐述了尊师重道的武德规矩。在国仇与杀父之仇的背景下,宫若梅依然没有硬闯马三的宅院,而是说出了“我敬你是师兄,不闯你门”这种武术人物所具有的道德规矩的话语,从细节处突出人物的特点。
(五)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是指对影片塑造人物形象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作为功夫类电影,侠义精神是《一代宗师》对武术人物进行塑造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关键性因素,是塑造武术人物的灵魂所在。[6]侠义精神是中华武术文化发展的产物,在不同时期,都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一代宗师》以中国近代社会内外交困的时期为历史背景,这时,武林人士的家国情怀和侠义之风逐渐苏醒,这段时期的侠义精神主要是尚武、为国为民,因此,在宫宝田与叶问搭手的片段中,宫羽田手持一饼,对叶问缓缓道出一句反映武林人士、仁人志士等为实现民族崛起而努力的话语,二人搭手比试结束后,导演王家卫更是通过拉近镜头,凸显放大了叶问身后的二字,展现出那个时代独有的侠义精神,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张晴丹.电影中如何通过光影来塑造人物[J].电影评介,2014(01):74-76.
[2]李义杰.论媒介对文化资本(产业)形态的构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01):155-159.
[3]戴国斌.不同历史时期武术影视明星发展特征研究——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6):37-40+53.
[4]柴光旭.现代编剧的理性思考:以时代精神塑造人物形象[J].音乐探索,2010(03):112-113.
[5]杨敢峰.武术精神的内涵及当代价值[J].武术研究,2017,2(12):18-21.
[6]寻茹茹.“禅宗”美学视野下的王家卫电影叙事新解——以电影《一代宗师》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02):101-107.
(作者简介:沙海滢,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影像艺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