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要任务中,《规划》提出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能效。
具体而言,在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方面,提出加快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物流园区及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同时,推进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主要采用铁路、水运、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等绿色运输方式。统筹江海直达和江海联运发展,积极推进干散货、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提高水水中转货运量。
记者注意到,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具体举措就包括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逐步构建以铁路、船舶为主的中长途货运系统。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記者采访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咨询中心副主任贺兴东表示,从三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来讲,同样运一吨货物跑一公里,水运的能源消耗最低,铁路其次,公路再次。
“但目前我国在中长距离运输方面,公路所占的份额还是相对偏高。”贺兴东说,由于目前在运输和物流过程中都提倡“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在“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还是需要用公路,因此,在尽量实现全过程物流服务的前提下,让中长距离运输多使用铁路和水路,就既能实现全程的运输和物流服务,又能使整个流程的能耗降下来。
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十三五”期间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方面,交通运输行业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2020年重点地区沿海主要港口矿石疏港采用铁路、水运和皮带运输的比例比2017年提高约20%,2017~2020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25.8%。
除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规划》还提到要提高运输组织效率。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推进综合货运枢纽建设,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式联运龙头企业。此外,还要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