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运河流域“非遗”灯舞的民俗文化及历史流变考

2022-05-30 10:48刘睿缘刘悦钧
艺术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遗

刘睿缘 刘悦钧

摘要:文章意在通过古诗词、县志典籍、灯彩以及实地访寻等途径搜集江南运河流域灯舞相关图片、文本及影像资料,将文献、道具、舞蹈影像相结合,综合分析其内在发展逻辑与历史形态流变。文章对江南运河流域灯舞的民俗文化背景、表演形态特征及历史流变进行思考,并从隋唐时期、南宋时期以及明清时期三个阶段入手进行深入研究,以明确江南运河流域“非遗”灯舞的表演形态及历史文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非遗”舞蹈文化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江南运河;“非遗”;花灯舞

中图分类号:J72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灯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节庆民俗文化紧密联系,加强优秀“非遗”舞蹈文化理论研究,有利于引发大众层面的文化认同,为文化强国战略添砖加瓦。

灯彩主要指古时民间百姓在民俗庆典节日时悬挂的彩灯,江南一带灯彩艺术以秦淮灯彩、苏州灯彩、扬州灯彩为代表,其历史底蕴深厚,工艺精湛,选材用料考究,艺术造型鲜活灵动,色调搭配丰富,用色大胆,具有较强的装潢功能,是集纸扎、裱衬、雕镂、刻纸、影戏、书法、绘画、针绣、绛子、陶瓷器皿与建筑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民间民俗手工技艺成品,闻名遐迩。

1 江南运河流域“非遗”灯舞的民俗文化背景

元宵灯会是我国的一种具有浓郁民俗气息的传统民间活动。南北朝时期,都城建康(今南京六朝古称)出现全国百姓参与节日灯会习俗的盛况。灯会于唐起兴,盛达于宋代,明朝时盛绝。早先灯彩造型多矜重绮丽,后逐步扎根于民间流传推广,每每适逢佳节,张灯结彩、灯烛交映,观者络绎不绝,上元欣灯赏彩、射覆(猜灯谜)、灯会灯市、社戏等民事欢娱应时而生。

江南“非遗”灯舞具有较突出的地域特征,江南在历史发展中一直有“魚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盛誉,历朝历代都将苏南作为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地区,当地战乱较少,百姓生活富足,进而在民间舞蹈中大多注重体现惬意的民间生活场景,具有温文尔雅的特点。江南运河南段舞蹈大多用胯骨和肋骨带动全身运动,上身运动的幅度远远大于腿部和脚部动作。北段在历史上并不属于江苏,直到清朝时才划定到江苏地界。这里受中原地区文化影响较大,在古代受战争影响,大量中原人口迁徙至此,形成了特殊的文化形态,民间舞蹈风格也融入了外部舞风,风格更加豪放热情[1]。

该段“非遗”舞蹈主要以下肢运动为主,表现出舞者的活力和热情奔放。不仅如此,苏北民间生活较为动荡,习武之人逐渐增多,苏北民间舞蹈受此人文环境的影响也融入了一些武术动作。

2 江南运河流域“非遗”灯舞表演形态特点

根据道具灯的装饰模拟外形,可大致将灯舞划分为三大类:模拟动物、模拟花卉以及其他。第一大类中有仿拟龙、狮子、百鸟、蝴蝶、鱼灯、蚌等拟动物类灯舞;另外有以花卉为样本原态发展模拟的芙蕖

(荷花)灯舞、菊花灯舞等;其他品类中有以船、车、层岚等为拟态的舟灯舞、舆灯舞、霄灯舞、绣球灯舞等。鱼灯表演中拟形多样且灵动,含有如“六六鳞”“寒鲋”“花鲢”“黑鲩”“金介”“蟹”“开洋”等。

在最初制作鲲灯时,原料选材多见择斑篁,而后进阶为更结实耐用、时效更长的铁艺材质。灯舞这一传统“非遗”民间舞蹈在汉族人民生活区域较为流行,同时也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和发展[2]。通常于年庆佳节(以元宵节为典型代表)或民间举办相关祈雨、祭祀、乞求丰收仪式时,宫廷与民间常常会进行灯舞的相关表演活动。在灯舞表演发展前期,这一时期的灯舞以摆字为主,之后其表演形态逐渐丰富,这一时期灯舞的表演将彩灯组合拼构成相应的民间舞蹈样式,传播范围相对较广。

3 江南运河流域“非遗”灯舞的历史流变

从历史流传时期溯源,“海盐滚灯”与“余杭滚灯”的出现可追溯到南宋时期;“马啸滚灯”“常熟支塘滚灯”(常熟滚灯、春城马灯阵舞、马灯阵舞)皆可追溯到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时期;自太平天国后秧歌灯曾消失了几十年,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由传承人陈全宝等人于谈庄续承,常流转于常州金坛、武进等相交触地带表演。民间基本于春夏时节开展秧歌灯系列活动,初时称“舞秧灯”,后又称为“秧歌灯”;“上舍化龙灯”起源于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源于今金坛区指前镇芦家村的“指前鱼灯”,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见表1)。

3.1 隋唐——在欢灯百戏间滋长

江南灯舞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华灯渐彩而百戏生平,从一句“上元节市巷皆悬灯”(《青田县志》)便可见一斑。当地先民于社会发展中形成了适逢献岁元日、上元灯节等盛大佳节张贴双对门联、悬灯于门前的习俗。

唐代虽与西周一样,仍执行较严格的宵禁制度,但在花灯节到来的前后几日,政策上允许民众放三夜花灯,称之为“放夜”。在这“破例”的三天花灯时节,上至王孙贵胄下抵平民百姓无不上街共赏花灯之美。“唐朝正月十五夜……灯明如昼,山棚高百余尺,神龙以后,复加俨饰,仕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有足不蹑地浮行数十步者”(《雍洛灵异小录》),也正是得益于官府自唐代起对花灯节的重视与支持,这一时期民众对花灯节的参与度与热情空前高涨,花灯节燃灯的习俗也日渐形成。

3.2 南宋——以尚武之风赋形

宋代元宵节的盛况比隋唐略胜一筹,深得民众喜爱,元宵节的别称有上元节、灯节与元夕。滚灯发源于海盐一带,时兴滋养丰润于江南。早在这一时期类似于“苏虎成熟,天下丰满”的民间谚语已在民众间口口相传,江南得自然之势万般繁荣。江南地域上位临大河之滨、湖沼之畔,古往今来便常常遭受洪水威胁,若时逢雨季,民众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问题更为突出,良田村镇、珍宝佳筑惨遭无情洪水吞没。因此增筑堤坝、抗抵洪潮是关乎国事根基稳固的大事。

海盐滚灯的缘起与其所处的地理区位有紧密的联系。海盐地理区位沿海,因时有海贼进犯,久之海盐人民便形成了习武之风,于乡间流行以村落为整体的竞技滚灯交锋,以相互切磋证明屯庄势力雄厚。海盐滚灯一般在元宵节灯会上表演,有“文灯”与“武灯”之分,9套27个动作。海盐先民们的尚武精神,培育出了海盐滚灯艺术这一璀璨的艺术奇葩。

海盐滚灯是兼糅武技、舞艺等民间诸技的综合性、技术性较强的一种历史沿传民俗竞技舞目,主要流传于地处杭嘉湖平原的海盐地区,与海盐本土灯会、习武、抢灯等习俗联系较为密切。目前,有关海盐滚灯历史起源主要集中为以下五种观点:修筑海塘说、强身健体说、抗击倭寇海盗说、傩舞起源说、庙会起源说。在对海盐滚灯和后面的余杭滚灯进行追溯起源研究时,发现二者存在比较类似的起源说法,因为这两种滚灯的发源地在地理环境、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较为相像,二者起源的巧合也就解释得通了。

浙江余杭的滚灯发端于南宋年间,关于其起源的说法有三派:防御水患说、抗击海盗说、庙会起源说。余杭滚灯从土地田野間发端,造型连接的柔韧变化为一贯以刚劲为代表的滚灯艺术点缀了一分轻拂柔润的江南雅韵,是余杭人民自然生活环境的艺术化、形象化加工隐喻,更寄托着刚勇担当、积极进取的滚灯精神,用灵巧的方式映射出吴越苏南这方水性地域下的文化基因。力与美、刚与柔、雄浑与精雅,还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审美张力,让力美刚柔合一的吴越文化基因自然流露出来。

3.3 明清时期——历久厚积而焕发

明清时期的社会形态与两宋时期大体类似,此时快速发展的商品经济与逐渐兴起的市民阶层得到重视,艺术文化自然顺势承接宋代世俗化的走向,审美赏析观念角度越趋民俗化、泛大众化,大众对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的追捧与对众多特定民俗场域环境的重视,使众多的民俗活动与民俗艺术表演形式得到发展。

明清两代的灯舞活动,相较于宋代“杂耍竞技”“尚武好斗”等风格更多了几分艺术气质,明清灯舞以其审美体系与艺术价值得以独领风骚。当代灯舞艺术所形成的气质与模式与明清时期艺术性、审美性的形成乃传承之势,可以说,当今江南传统民俗节日性“灯舞”艺术的根基式样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

灯会活动是吴越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传统灯会出灯自每年正月初五,元宵节最盛,清明时节方止。海盐滚灯在表演时更注重竞技性与杂技性,将舞蹈韵律与体育元素融为一体,古吴人英蛮尚勇的血脉润养了吴越文化,从海盐滚灯发源之初便自带刚猛的文化基因,这种独特的文化气质是雄厚的吴越地域文化和地缘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3]。

《临安县志》记载马啸滚灯是临安本土民众为迎接孝惠皇太后回乡省亲时,自发以滚灯为介装扮满古道两边相迎,这便是后世演进为元宵节跳灯跑灯形式端源。上舍化龙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始于民间闹春灯舞,发源于安吉县梅溪镇上舍村(原昆铜乡),从当地民间春灯民俗化龙灯演化为现在的上舍化龙灯,其因在表演中花灯倏然转化为龙的形象而得名。

据《安吉县志》记载:“昆铜乡上舍的化龙灯已有200多年历史,以花篮、荷花不同画面出现,边舞边衔接成一条彩龙,造型生动,技巧多变。”纵观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与90年代末的《中华舞蹈志·浙江卷》可知,经上舍村本土艺人杨九林的构想实践,其将道具丰富变化创新为两种不同差异性可化形态,构建了一类“以花灯进门,龙灯为收尾”的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灯舞表演形式,一并化名为“化龙灯”。这是乡土性与时代性发展结合的产物,时至今日依然活跃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中。

常州市金坛区谈庄村谈庄秧歌灯是综汇苏南本土民俗秧歌、小戏艺术与灯彩艺术的一种综合性的民风淳朴的歌舞表演形式。从谈庄秧歌灯外在艺术形式上分析其形态,不难得出其具备基本戏剧的要素特性,在表演中用到的主要乐器及特定制品有花灯、折扇以及相关吹打乐器等。曲谱曲调复杂多样且丰富,有《秧曲》《马曲》《万调》等,唱段有《浪子游春》《看花灯》《嬉莺莺》等几十种之多。

4 结语

将灯彩应运于民间传统舞蹈中是劳动人民与历史共同作用的艺术结果,灯舞以其独有的文化与审美张力跻身于我国优秀传统艺术项目之列,其顽强坚韧的艺术生命力与应时流变的艺术形式使其仍活跃于民间。本文通过对江南运河流域“非遗”灯舞民俗文化背景及表演形态程式的挖掘整理,梳理江南灯舞发展历史阶段文化规律。

参考文献:

[1] 朱恒夫.江苏民间舞蹈概论[J].江苏社会科学,1993(5):110-114.

[2] 胡洁.“灯舞”的历史文化与审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22.

[3] 许薇.吴越地区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4):113-116.

作者简介:刘睿缘(2002—),女,吉林吉林人,本科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舞蹈创作。

刘悦钧(1988—),女,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文化与创作、江南“非遗”舞蹈。

猜你喜欢
非遗
传统古村落非遗项目数字化展示、传播应用示范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