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敏 饶远慈
中职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中职心理健康课正进行改革,笔者结合中职生的现状,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了“用体验式团体活动引领中职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改革。
一、中职生的心理现状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在生理学角度,此阶段大脑神经和突触连接在修剪、髓磷脂增加、多巴胺释放水平高、情绪脑发育先于理性脑、体内荷尔蒙激增,这些生理的变化使得中职生的情绪非常不稳定、情绪控制力不足、渴望更多的关注等。此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根据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职生正经历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关注自己在社会集体中的情感位置。如果他人的评价和心理自我高度一致,会不断增加自信;倘若不一致,则可能感到彷徨迷茫。
受到教育评价和分层教育的影响,大部分中职生都是中考的落榜生,社会的偏见、家人的失望和内心的失落,使大部分中职生产生同一性混乱,感到自卑和痛苦,出现很多不良情绪。近年来,中职生群体中出现自伤自杀行为和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二、中职心理健康课程新课标要求
心理健康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考虑到当今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将原来的“心理健康”从选修课提升为必修课。同时,考虑到“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程有很多内容具有共同性,且相辅相成,新课标把两门课程合并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一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与职业成才。因此,中职心理健康课不仅要有效预防或缓解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心理问题,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指导职业规划,让规划指引人生。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对中职心理健康课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提出了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新概念,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对病态心理的研究和治疗扩展到对人类幸福和美德的科学研究上,关注人类的天赋和品格优势的发展,并于1988年确定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支柱: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给新课标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
(一)积极的情感体验——习得性乐观
赛里格曼推论并证实了乐观等积极情绪可以像“习得性无助”一样通过后天培养。研究发现,乐观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一是避免产生无助感,不容易陷入抑郁的泥沼之中;二是有助于充分发挥潜能,通过提高坚韧性使学业和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三是影响儿茶酚和内啡肽等神经类物质的活性,增进免疫机能;四是增加生活的动力和乐趣。因此,积极心理学为中职心理健康课提供了新的启示:可通过心理健康课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二)积极的人格——24项品格优势
心理学家彼得森(Christopher Peterson)组织团队研究人类身上的积极品格,在研究中,发现24种被普遍认可的品格优势。研究发现,品格优势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幸福感,促进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能力,提高职业的使命感。因此,积极心理学为中职心理健康课提供了第二个启示:可通过心理健康课来帮助学生识别、展示和运用好个人的品格优势,帮助学生在学校和未来职场发挥更大的潜能。
(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是人们面对挫折时重要的心理资本,能提高心理韧性,积极应对困境,提高幸福感。因此,积极心理学为中职心理健康课提供了第三个启示:可通过心理健康课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掌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技巧,以建立积极地社会组织系统,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心理健康课改革探索
积极心理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发了很多成熟的课程,如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希望清单、正念练习等活动可以激发积极情绪;品格优势测量、品格优势记录表、MCII策略等活动可以帮助发现、培养积极品质;慈悲冥想、感恩拜访、宽容练习可以促进积极关系的建立等。
由于中职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低、学习习惯不良、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有限、喜欢体验式活动等情况,上述所介绍的一些活动在中职课堂遇到了“水土不服”问题。结合中职学校课程2节连堂的特点,笔者借鉴了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圈理论”,提出了“用体验式团体活动引领中职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改革。
(一)体验式团体活动
这里的“体验式团体活动”是指融入了拓展训练的方法,将学生置身于“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环境中,让学生与其他成员充分沟通、突破惯性思维、共同出谋划策、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并从中得到深切感悟的活动方式。笔者结合课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以下体验式团体活动:
一是盲人走校园。全班学生排成一列,后面的学生蒙上眼睛,把手搭在前一位学生的肩上,在第一位学生的引领下在校园里行走。他们你牵着我,我带着他,相互扶持,彼此信任,让这条只有一双眼睛的长龙顺利地走完校园。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守望相助的温暖和彼此信任的笃定。
二是一圈到底。8到15人一组,学生手牵着手,围成一圈,或者站成一条直线,然后将一个呼啦圈从一位学生传给下一位学生,圈的直径越来越小,难度越来越大。整个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肢体协调性,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有时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牺牲自我形象的精神,欢笑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三是同心击鼓。10到15人一组,每组成员围成一圈,从不同方向拉着一面鼓,然后共同用力,弹起一只网球。练习时,小组成员积极寻找方法,不断探索总结,最终你就着我的力,我就着你的力,努力使鼓面保持水平,让球在最小范围内弹起,并能有效预判每次小球下落的位置,團队快速作出调整。通过活动,学生充分体验了团队密切配合所需要的专注和灵活反应。
四是报纸坦克。8到15人一组,每组先用定量的透明胶,将报纸粘成坦克链条状,然后全组同学站在这样的链条内,共同推动“坦克”往前走。学生先要分工合作、精益求精地制造出尽可能坚固的“坦克”链条,然后再步调一致地推动链条。整个活动,学生充分体验了大国工匠所要具备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和作为集体人所应具备的品格。
在课堂上,笔者还开展了搬砖过河、驿站传书、团体动力绳等体验式团体活动。体验式团体活动的趣味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式团体活动的挑战性和竞争性充分挖掘出学生的优势品格;体验式团体活动的合作性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关系。通过以上体验式团体活动,心理健康课成为学校最惹人注目的活跃课堂,有了深刻的亲身体验,学生感悟深刻,踊跃发言,为课堂后面的讨论部分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四大环节介绍
教学环节主要分成“分组暖场,激活体验”“团体活动,深入体验”“分享反思,升华体验”“迁移实际,应用体验”四大环节。
第一环节是“分组暖场,激活体验”。本环节主要是模拟职场环境,活动采取各种分组形式,增进学生的交往,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分组后进行简单的暖场活动,让团队情感迅速联结在一起,为第二环节打好情感铺垫。
第二環节是“团体活动,深入体验”。本环节主要开展“体验式团体活动”,教师要提前安排好活动场地、准备好活动道具、设置好活动规则和奖惩措施,组织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学生在体验式团体活动中,能得到深刻的体验,为后面的环节开展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是“分享反思,升华体验”。教师要从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的角度深挖每个体验式团体活动的教育意义,并结合课标要求,精心设置问题,层层引导,领着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和升华,从而让学生悟出一个重要的道理,以指引其主动寻找办法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是“迁移实际,应用体验”。“每位孩子都是自己的心理学家,都有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遇到的成长困惑,或者未来进入职场将要面临的困难,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结合悟出的道理,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并进行分享交流。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肯定大家提出的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对一些无效甚至有“副作用”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给学生正确的指引。
五、结语
用体验式团体活动为引领的心理健康课以体验为主线,以体验式团体活动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极大地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改变以往中职心理健康课死气沉沉的局面,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发现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建立积极的班级人际关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敞开心扉,畅享和谐校园——体验式团体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探究”(编号:2020FSZJG073)。]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