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凤
江苏产研院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为奋斗目标,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供给,成为促进江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京市考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在同科研人员交流后,总书记提出,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牢记谆谆嘱托,不负殷切期望。近8年来,江苏产研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科学到产业的桥梁”和“全球创新资源到江苏的桥梁”的基本定位,聚焦科学到技术的转化和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初步建成了集创新资源、产业需求和研发机构于一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显威力
当今全球科技革命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科学到技术转化,其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2013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开辟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成立省域层面新型研发机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其使命就是探索如何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江苏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产研院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轉化中心,而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打通从科技到产业的通道,吸引了大批科研人员来此创新创业。
为解决关系江苏产业转型和创新的“卡脖子”问题,依托江苏省高校众多和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江苏产研院打通“资源端—载体端—需求端”渠道,在深化改革方面大胆探索,成功闯出一条科技到产业的新路。
江苏产研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介绍,在“资源端”,江苏产研院通过聘请战略顾问,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积极对接,深入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合作,为专业研究所及核心合作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在“载体端”,江苏产研院通过建设专业研究所,推进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为根本,以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目标,以开展合同科研和技术转移为重点,持续为江苏产业转型升级输出技术商品;在“需求端”,江苏产研院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开展战略研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业技术应用研发及集成创新。
刘庆说:“我们对‘龙头企业的定义是,其至少有一个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居于第一名。成立的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做战略研究、做技术路线图,提炼、征集企业解决不了但又愿意掏钱解决的‘真需求。”
江苏省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海创)拥有全球最大的激光扫描振镜生产基地,但以其为代表企业生产的国内振镜电机仍停留在模拟机水平。为解决数字化振镜电机升级难题,2019年,江苏产研院与金海创合作成立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精准对接全球顶尖研发公司苏科斯,两者“相见恨晚”,很快便达成研发经费800万元的合作。截至2021年底,金海创已向苏科斯预付了500多万元研发费用,核心技术瓶颈问题得以解决。
肝素钠是一种具有强抗凝作用的物质,用于防治血栓类疾病。过去,这种物质从动物中提取后化学合成,存在纯度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现今,在江苏产研院和万邦生物成立的联合创新中心,已通过生物技术成功合成肝素钠。“多亏了联合创新中心,江苏产研院的海外合作资源网络帮我们对接上了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合成技术团队,目前取得的经济效益远超300万美元的合作合同额,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困惑。”万邦生物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江苏产研院已在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建有研发载体72家,与海外72家和国内61家高校机构、江苏200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研发人员数超12000人,已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7000多项,衍生孵化了1150家科技型企业,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从“科技强”走向“产业强”
自成立以来,江苏产研院定位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已同全省13个设区市实现合作,建设专业研究所72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00余家。
8月19日,在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镇江)暨2022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上,江苏产研院与镇江市政府签订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协议。江苏产研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罗扬介绍,双方将共同设立镇江市企业科技攻关引导资金,更好地运用创新资源和体制机制优势,支持和帮助更多企业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
氮化镓射频材料技术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6G)、卫星通信等应用的关键核心技术。目前,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已在国内率先发布4英寸、6英寸全波段的氮化镓射频外延材料,为国内外多家知名客户完成流片,公认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都来自海外知名半导体研发机构,几年前回国创业。得知江苏产研院有‘拨投结合支持重大项目的模式,遂在此落户。目前公司已由此获得超亿元A轮融资。”汉骅半导体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具有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创新,往往也伴随着高风险。针对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创新项目市场融资失灵的问题,江苏产研院探索实施“拨投结合”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先投后股”模式,旨在发挥财政资金在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中的引导作用,帮助团队承担创新项目早期研发风险,以市场化方式合理控制项目研发成本,并将技术增值部分赋予项目团队,以保证团队在项目发展中的主导权。
刘庆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项目要同现实生产力对接”,采用“项目经理制”引进和评价前沿引领性技术项目,再通过“拨投结合”方式予以支持,成为创新项目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最有力的途径。通过“拨投结合”机制,江苏产研院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人才团队,组织实施填补国内空白的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创新项目,目前已组织实施47个项目,10个项目达成研发目标、已完成或正在转股。
“这些年,江苏产研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定位,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系列改革举措,搭建了科研连通产业的桥梁。”刘庆说。2021年7月,江苏产研院和苏州工业园区联合提出的“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21年度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清单;2018年,江苏产研院被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列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2020年,其被科技部等九部门确定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是江苏唯一的试点科研院所。
“江苏产研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论述,积极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让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刘庆表示,江苏产研院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对接”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将以建设世界一流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为奋斗目标,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供给,成为促进江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