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永不过时的美德

2022-05-30 10:48徐梓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于成龙家训传统

徐梓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对古人的修身、齐家起着重要的作用,更对今人的教育、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让我们一起聆听古人那些经久不衰的家训,收获更多成长。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劳动观。

春秋时期,公父文伯某日退朝回家,见母亲敬姜正在绩麻,说道:“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您还要绩麻,别人以为我不能奉养您老人家呢!”敬姜不以为然,随即讲了这样一番道理:“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在她看来,只有勤劳有为,才能光大先人的业绩,而怠惰偷安将会导致家道衰败。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李商隐在《咏史》中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句子。欧阳修《新五代史》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周公也曾告诫成王,一个合格的君主必须知晓稼穑的艰难,体察百姓的痛苦,不可以沉迷于逸乐。晋朝的陶侃任广州刺史时,平居无事,担心自己“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白天将砖搬出屋外,晚上又搬进室内,以此“自劳”。他还经常对人说:“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勤劳传统的形成得益于这些先圣先贤的教导和榜样,更得益于家训的教诫和家风的熏染。尽管凡事要勤,但传统家训侧重于从治生立言发声。清朝高拱京在《高氏塾铎》说:“勤为治生之要。”居家过日子最重要的原则是勤劳。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说,不勤劳收入就会少,收入少财用就会匮乏。汪辉祖在《双节堂庸训》中也引述俗言说:“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女也懒,男也懒,千百万亩终讨饭。”

除教诫子孙要勤劳外,传统家训还把勤劳的意义、怎样才算勤劳说得亲切具体。为什么要勤劳?《高氏塾铎》说“勤有三益”,对勤劳的意义说得最为通透。首先,“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可以保证日用不乏,使家人免于饥寒。其次,“农民昼则力作,夜则甘寝,邪心淫念无从而生”。勤劳能激发人们的潜能,远绝邪心淫念。最后,“勤可以致寿考”。勤劳有助于健康。商朝的君王生来闲逸,即位后更是不遗余力地追求享乐,在位的很少长寿,长的不过十来年,短的只有三四年。而周朝的君王尤其是周文王善良仁慈,关爱孤苦无依之人,而且躬自劳作,从事诸如开通道路、耕种田地的工作,从早到晚甚至没有闲暇吃饭,中年受命为君,在位长达50年。

如何勤劳?传统家训无不强调早起的必要。南宋叶梦得在《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中说:“每日早起,凡生理所当为者,须及时为之。如机之发,鹰之搏,顷刻不可迟也。若有因循,今日姑待明日,则废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也强调:“生意之人,或开店,或行商,俱要早起晚睡,不可偷安。”朱用纯在《劝言》中说,“勤之道”除了深思远计、耐烦吃苦外,再就是晏眠早起。曾国藩更是把早起说成是“先人之家法”,要求儿女们“以早起为第一先务”。在他看来,早起与否关系到一家的盛衰。“乡间早起之家,蔬菜茂盛之家,类多兴旺;晏起无蔬之家,类多衰弱。” 他在家书中还经常询问在家主持家务的长子:“尔在家能早起否?诸弟妹早起否?”在对侄子说勤时,他也强调:“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

当今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必通过勤就能获得温饱,照明条件的革命性变化也使得勤不必借助早起实现。换言之,勤奋的目的、勤劳的实现途径和传统社会已大不相同,但勤劳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变,依然值得倡导和践行。父母要以身作则,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家庭建設,要引导孩子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的劳动观。

猜你喜欢
于成龙家训传统
清朝出了两个“于成龙”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三)
——于成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家训伴我成长
廉吏于成龙的交际之道
清官于成龙的人情往来
《朱子家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