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婧
摘要:目的 分析在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92例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引产,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剖宫取胎以及子宫摘除两项例数差距不大,P>0.05。结论 在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运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胎盘前置;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应用效果
完全性胎盘前置作为孕中晚期的严重疾病,临床需积极做好相关控制。由于患者终止妊娠方案极易引发大出血,严重可以导致产妇死亡,因此控制出血量是临床需重视的主要问题[1]。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推广,在临床子宫动脉栓塞手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在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与常规剖宫引产之间的差别。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92例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孕周间距20~37周,孕周均值(28.26±1.21)周;其中经产妇22例,初产妇24例;年龄间距22~33周岁,平均年龄(25.67±2.03)周岁。对照组患者孕周间距21~38周,孕周均值(28.29±1.23)周;其中经产妇21例,初产妇25例;年龄间距23~34周岁,平均年龄(25.69±2.05)周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引产术。在剖宫引出胎儿之后,患者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给予适当按摩,完成胎盘剥离。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可通过8字缝合法、输血、宫腔纱布填塞等手段处理。如果无效,则需要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止血。如果仍然无法控制出血,在患者家属同意后执行子宫切除术。
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术治疗。术中指导患者选取仰卧位,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台上,给予铺巾进行常规消毒,进行补液、扩容等方案支持治疗。经股动脉穿刺子宫动脉置管,在患者双侧髂内动脉进行DSA造影剂造影,控制流速4 ml/s,流量为8 ml,并开展X线摄片。在其子宫动脉的供血区域可以见到部分的造影剂外渗,导管进入其双侧动脉后栓入适量的明胶海绵颗粒,同时造影验证栓塞结果;手术完毕之后拔管并进行加压包扎。随后采用常规的剖宫引出胎儿,剥离胎盘,观察患者无异常情况后,送至病房。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包括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输血例数、剖宫取胎例数以及子宫切除例數。并发症包括发热、腹痛、下肢酸胀、感染等。生活质量评分项目包括健康水平、心理状态、活动能力与自理能力四个维度,各维度总分为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且P<0.05。
3讨论
在产科当中,完全性胎盘前置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妊娠期特殊疾病,极易诱发产后大出血。针对该情况,剖宫产取胎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但胎盘均在子宫的下端,极易导致术后缺乏充足的平滑肌压迫,从而造成止血难度较大。如果出现常规止血无效的情况,则需要给予全面切除子宫,不仅导致患者无法二次受孕,对其身心也具有严重不良影响[8]。在剖宫引产期间,通过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可有效利用子宫动脉置管来完成血管栓塞。在阻塞其主要血管的同时,可通过其他分支血管实现对其子宫的供血,从而避免患者大出血情况,不会造成子宫坏死。另外,操作期间使用的明胶海绵能够在2~3周被人体所吸收,随后其子宫动脉的功能将会恢复至正常。该方式在栓塞过程当中能够减少髂动脉的血流量,降低手术区域的血压,且栓塞介入治疗的创口面积相对较小,对于患者术后恢复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当产妇出现完全性胎盘前置时,医疗人员首先应对其病情进行诊断与全面评估,了解当前胎盘的附着情况。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的分娩风险非常大,有极大的概率出现产后大出血,危及孕妇的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疗人员应为孕妇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并建议其终止妊娠。一般临床中采取经阴道分娩的方式进行辅助,但依旧存在大出血、子宫切除等可能。为了改善孕妇的身体状态,避免产后大出血,产科以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基础为治疗技术依据,实施血管性放射介入治疗,改善血流情况。女性生殖器官主要由双骼内动脉及卵巢动脉参与供血,其中的终末支——骼内动脉就为介入治疗提供了理想的解剖学基础。而介入治疗手段能够缓解因栓塞出现严重出血情况的子宫动脉状态,为中央型胎盘前置状态孕妇的阴道分娩提供了机会,极大地降低了大出血的概率。现代介入治疗在产科中的应用能够改善胎盘前置孕妇的治疗效果,增加了可控性阴道分娩的概率,提升了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技术就是通过将导管置入孕妇子宫动脉,并注入甲氨蝶吟和明胶海绵的方式改善血流状态,降低孕妇大出血的概率。其中,明胶海绵颗粒是一种可吸收的中效栓塞剂,置入人体3周左右的时间就能够被血管完全吸收,实现复通,不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明胶海绵的作用范围比较有限,只能够栓塞至末梢动脉,不会栓塞毛细血管前动脉以及毛细血管床,这样就保证了其栓塞和作用的位置,不会影响患者毛细血管小动脉平面侧枝循环的通畅,保障患者各器官的正常血液供给,以免出现盆腔器官损坏的问题。外国医疗人员最早于1979年就在临床中使用了子宫动脉栓塞术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就成了产科治疗严重出血症状的重要手段。经过以上临床试验发现,子宫动脉栓塞的使用能够改善孕妇引产时的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的可能性,同时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在实施子宫动脉栓塞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异常发热的情况,此时首先考虑胎盘坏死之后出现的吸收热现象。医疗人员应严密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患者应在产后6周进行复诊,查看恢复情况。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平时的健康宣教工作,加深女性对于胎盘前置状态的理解与认知,明确怀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以及注意事项,在构建分娩信心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如果出现意外妊娠,也能冷静面对,严遵医嘱,尽早干预,以免出现完全性胎盘前置的复杂情况。
综上所述,针对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临床意义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整体安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琳.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引产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