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天下的范仲淹

2022-05-30 10:48陈磊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22年10期
关键词:庆历辽国宋仁宗

陈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便是范仲淹的名言。敢于说出这种话的人不多,说了又真正能做到的那就更少了。

范仲淹年少的時候,日子过得特别清苦,成语“划粥断齑”的典故相传来源于他。这个典故说的是他每天晚上煮一锅粥,第二天早上起来粥凉透了,结成块,他将粥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的菜,就是各种捣碎了的腌菜。

长大以后,范仲淹到应天府求学,他努力读书,立志干一番大事业。26岁的时候,范仲淹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这一时期,范仲淹扎根基层,什么活都干过:负责过治安,管理过盐仓,兴建过水利。不管干啥,他都尽职尽责。后来,范仲淹的母亲去世,他回家守孝。

在这期间,晏殊请他去应

天府书院当老师。

范仲淹治学严谨,还鼓励学生讨论时事,整个学院的治学风气焕然一新。

范仲淹为人耿直正义,却总是被同僚排挤,屡屡被贬。职场不顺的范仲淹依旧保持着忧国忧民之心。这个阶段他写下了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诗词作品,《江上渔者》是比较知名的一首。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作含蓄地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从来没想过打鱼人的危境与艰辛。

前面跟大家说过,北宋军队战斗力不强,辽国、西夏不断骚扰进犯,让宋仁宗头疼不已。

北宋一向是文官带兵,于是宋仁宗派遣范仲淹迎战西夏。范仲淹根据局势部署防御措施,并整顿军务、提拔人才,为北宋积蓄了实力,与西夏基本保持了势均力敌的状态。

驻守边疆的这段时期,范仲淹写了一首有名的词——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描写了边塞将士的艰苦和战斗形势的艰难,充满了悲凉肃杀之气,开了豪放词的先河。

再说回北宋与西夏的战事,双方僵持不下,暂时议和。范仲淹作为有功之臣,被召回京城委以重任。

北宋虽然表面繁华,一派盛世之景,但实际上充满内忧外患:西夏、辽国虎视眈眈,农民起义不断,形势岌岌可危。

在范仲淹的建议下,宋仁宗决定推行改革,由范仲淹施行。因当时的年号为庆历,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

范仲淹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是整顿官员队伍,他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受到了巨大的阻力,改革步履维艰。最后,范仲淹感觉无以为继,于是申请外调,改革的参与者欧阳修等人相继被贬出京,新法的各项措施也被废除,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范仲淹离开朝廷斗争的旋涡,安心在地方上造福一方百姓,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享年63岁。

范仲淹的改革失败了,没能挽救北宋的颓势,但是,一场规模更大的改革就要来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即将接过范仲淹的火炬,点燃改革的熊熊烈火……

猜你喜欢
庆历辽国宋仁宗
论庆历贬谪诗风
毕昇(节选)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庆历四年秋》:北宋时代的缩影
心中有天平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神智体”里奥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