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风:河北民歌的艺术特色

2022-05-30 11:32张歆
中华瑰宝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流传曲调小调

河北民歌体裁丰富,艺术特色鲜明,其高亢激越的曲调、崇文尚德的内容、任情适意的精神,颇有燕赵遗风。

文学之兴,诗歌为先。歌谣之兴,远在文字未发生以前。盖情性所至,自然流露,故有“天地始分,而人生焉,人莫不有心,此歌曲所以起也”的说法。从“杭育杭育”到发挥“美刺讽喻”作用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再到汉乐府、南北朝民歌、敦煌曲子词、明清时调等,歌谣诞生于人民的真挚感情中,是一种新的“民族的诗”。

河北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山,南接漳河,北为燕山,本就属于文化交汇之地。且这里地形复杂,高原、山地和丘陵、平原均有分布,独特的文化、地理条件推动了民歌的产生及传播。近代以来,随着“到民间去”运动的兴起,一批反映民众生活的民歌相继产生并流传,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放足周刊》《新民众》《新民》《歌谣周刊》等刊物刊载的《好不好》《太阳》《猫儿》《卖不得女儿》《人咬狗》《数花名》等歌谣。此外,还有唐山开滦煤矿流行的《窑工苦》《窑工十二月叹》《住锅伙》等,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煤矿工人的悲惨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河北出现了很多改编自民歌曲调、反映革命生活的歌谣,如《八路军小唱》《支前小调》《妇女解放歌》等。

高亢激越的曲调

河北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体裁,其中“山歌”这一民歌样式主要流传于张家口地区、张北至承德围场一线,以及西部的太行山东麓一带。由于地域相近,河北的“山歌”与内蒙古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在曲调上均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人们在辛勤劳动之余,在茂密山林之中不经意唱起的民歌里承载着真实的情感体验与文化记忆,生动反映了河北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如“山歌”中常有“借物抒情”之手法,多为四小节构成一个乐句,两个结构近似的乐句构成一首完整的民歌,结构紧凑,曲调悠长,情感强烈;调式以徵、商为多,宫、羽居次。

“小调”是河北地区流传最广的民歌体裁。由于内容与题材的广泛性,“小调”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如根据风格可分为抒情小调、叙事小调、抒情叙事结合的小调,根据内容可分为节日小调、革命小调、爱情小调等。在曲调上,“小调”均较为明快、活泼,装饰音、拖腔、衬腔较多,擅长营造火热、炽烈的歌曲氛围,如《对花》《反对花》等。

此外,河北“小调”还受到评戏、二人转、乐亭皮影和乐亭大鼓的影响,与以上几种民间文艺形式之间存在着极为深厚的渊源,这也造就了“小调”兼容并包的特征,如有些“小调”带有明显的说唱风格。以《小放牛》为例,演唱的内容为村姑向牧童问路,顽皮的牧童故意向村姑提出问题为难她,在一问一答之间,涉及赵州桥与河北的许多民间传说,生动诙谐,极具地方特色。

河北“小调”中出现最为频繁的曲式结构是在基本乐段后加上衬词连接句,且最后一个乐句多反复出现,如《献花》《三杯酒》等。除此之外,“小调”在词与曲的结合上,可谓不拘一格,变化多样,句数及字数均存在多种形式,以文意晓畅为主;在调式上与“山歌”类似。

河北民歌在演唱中,易受地方戏曲的影响。如河北西北部张家口一带的“小调”受当地民间小戏“东路二人台”影响颇深,演唱时的由伴奏的笛子、扬琴、四胡等乐器增添装饰音,四块瓦或响板击打节奏,加上歌词中的富有韵律的衬词,带给人们一种激越昂扬的感觉。再加上民间歌手吸收山歌和戏曲发声方法创造出的“假声”唱法,使“小调”在演唱中的情感表现得更为直接。

崇文尚德的内容

河北民歌扎根燕赵文化,豪迈、苍凉之美深深地融会其中,颇有慷慨悲歌的燕赵遗风,其内容大致如下:表现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贵的爱情、友情、亲情;书写革命记忆,展现河北人民坚韧顽强的品格;传唱历史人物,赞颂其高尚情操。

如流传在黄骅的新民歌《共产党恩如山》采用“渔鼓”曲调,讲述黄骅人民如何在党的带领下“驱走(这)穷魔苦(哇)换(呐)甜”“碱地(这)变成米(呀)粮(呃)川”。“渔鼓”因其每段是三句,又被称为“三句弯子调”,相传是渔民从南方带来,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演唱形式为一人扮青衣,七八人伴唱击渔鼓,打筒板。《劝懒汉》《开会歌》《上冬学》《抓兵》《丈夫参军》《歌唱白求恩》《战斗歌》《陈庄战斗》《拿水柳庄》《拉洋片》《反“扫荡”》《埋地雷》《纪念“九一八”》《民国三十二年》《张二嫂放哨》等民歌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生活;《周总理来到隆尧县》《节振国真英勇》《景廷宾起义》《歌唱白求恩》《李玉兰劝夫参军》等民歌赞扬了革命人物的英勇无畏及革命年代人民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再如流传在景县的《捡棉花》“年年(啦)都有个七月儿二十八呀(呼儿咳呀呼咳呀),姐妹(哪)二人(哪可這)商量着捡棉花啦”,流传在宽城的《都山小调》“都山高又高,长河水长流,都山云雾闷悠悠,穷人辈辈愁”,流传在永清的《穷人泪》中的“浑河水长流”“千里不到头”等民歌,以特有的内容及演唱形式,在经济、生活、风俗习尚、宗教、艺术、心理意识等层面形象地展示了河北地区的历史进程和精神风貌。如《跑关东》《回关南》《水刮张家口》《淹没天》《纺花歌》《棉花籽歌》等民歌伴随着承载其精神内蕴的浑河、张家口、都山等地域景观和捡棉花、拉纤、绣灯笼等劳动场景,形成了河北民歌中独特的审美意趣。

任情适意的精神

河北民歌中饱含了富于情感的“由衷之言”,如爱情、亲情、友情、军民鱼水情、怀乡之情、别离之情、感激之情等等。这些情感在河北民歌独特的曲调及结构之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写意风格。

如流传在沽源的《绣花鞋》中描绘小妹妹穿上绣好的花鞋去找情郎哥哥“把年拜”“玩耍来”“挖甜菜”“洗衣裳”“锄莜麦”“耧小麦”等。最后以“哥(呀)哥(哥儿)呀!哎!妹(呀)妹(子儿)呀!你是奴家的好(好好好好)乖(呀)乖呀(嗯哎哎嗨哎嗨哎嗨哟)”收尾,直抒胸臆,小妹妹对情郎哥哥的爱慕之情溢于言表。流传于赵县的《画扇面》则描述了天津杨柳青中一个名叫白俊英的女子在丈夫南下之后,独坐家中绘制丹青的故事。歌曲虽无一字写别情,但女子的青春空耗的愁绪与哀怨在字里行间显露无疑,引人唏嘘。再如流传于张北的《采茶歌》:

深沟担水上南山,一对子鸳鸯一对子鹅,上看鸳鸯下看鹅(哎咳哎咳哟),有一担子清水洒满坡(呀呀呼儿咳呀呀呼儿咳)。

洒湿罗裙高撂起,洒湿绣鞋手中提,过路的君子莫笑我(哎咳哎咳哟),

我给你唱一个采茶的歌(呀呀呼儿咳呀呀呼儿咳)。

歌曲塑造了一个淳朴、娇憨、颇带几分豪爽的采茶女形象。她挑着担子,一路上走走停停,在看到“一对子鸳鸯”“一对子鹅”的时候,不由得触动了青春的欲念,一时泼洒了清水,但她不以为意,将罗裙“撂起”,提起绣鞋,笑嘻嘻地往回走。即使路上的行人笑话她的打扮,她也不羞不恼,以嘹亮的山歌回应,寥寥几句,使地域风貌和民众的情貌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此外,还有展现军民鱼水深情的民歌,如流传在冀中的《献花》:“正月里来甚么花(得儿)来?正月里开的是迎春花。迎春花开为的谁们戴?子弟兵英雄戴起来。”流传在元氏的《喜笑脸》:“抗战以来到今天,才(嘛)显出这副喜笑脸。八路军来到咱家乡啊,人人呀都有了吃和穿(哎咳哎咳哟咳哟),人人呀都有了吃和穿。”再如流传在定州的《唱唱咱公社的好光景》及流传在张北、盐山的《四季歌》等民歌,歌颂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脉深情。

河北民歌呈现为多民族、多地域、多类型特征。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中的“共产党好比是红太阳,蒙古族人民离不开共产党”等民歌旋律,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又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总体呈现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气质。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维系了民众的地域认同与文化认同。

河北民歌因其高亢激越的曲调、崇文尚德的内容及任情适意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文化及情感价值,不仅反映了河北人民的日常生活,还使人们通过传唱歌谣,感受到河北独特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品格。

张歆,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流传曲调小调
经典“咏”流传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布谷鸟
五河小调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小调[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