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著华章,红色记忆永流传

2022-05-30 11:11刘泽军
广东教育·高中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刘泽军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着重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高中生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通过党史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清“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依据,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加强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认同,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下面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通过章节逻辑结构、富有启示性的探究问题、优秀党员的事迹三个层面,让大家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从一大时的13个人,发展到现在九千多万人?(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的代表人数曾有13人,12人,11人,10人等多种说法,后来将范围缩小至12人、13人。可以参考金冲及的《中共一大代表究竟是多少人》等。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从而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依据。

一、继往开来绘新篇

在每一次学习新课前,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宏观上梳理好历史脉络,这样我们可以充分的理解《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近代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走向复兴之路的开始。

从单元的角度来看,本课位于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上承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下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具体而言,第五、六单元讲述了随着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了振兴中华的探索,包括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最终他们都失败了,历史和人民都呼唤一个新的领导阶级、新的革命纲领。从而引出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中国的革命面貌开始变得焕然一新。接下来,“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成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调整方针,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并且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革命力量迅速壮大,这与蒋介石政府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抗战胜利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又悍然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就本课三个核心知识点“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而言,也是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开始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但是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尽快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又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线索绘制本课的思维导图和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图。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清晰地理解本册书的框架体系和逻辑结构,避免孤立的学习某一段知识,防止自己的知识体系碎片化、零散化,这种理解式的记忆比死记硬背更加高效,对于做高考题也有很大帮助,毕竟高考题不考纯记忆的知识点,而是考察同学们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梳理近代史的脉络,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 “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无法完成领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的道路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理应“道路自信”。

二、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也

在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主线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概括和确定党史的关键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相结合。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喜欢上历史这门学科。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三个知识点,即“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根据三个知识点,我们可以探究以下三个问题,它们是“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党派的先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了哪些工作?”

(练习一)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探究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在阶级力量上,民族工商业初步发展直接促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在思想准备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奠定了基础。在以經济和政治为基础的文化发展上,当时的主流传统儒家封建文化已不能适应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并产生了新旧思潮的激战,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刘金莹《四维角度探析五四运动对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

材料二:五四运动前,宣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国内刊物寥寥无几。五四运动后,国内发行的刊物猛增至400 多种。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论(唯物史观)、经济论(政治经济学)和政策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系统传播阶段的主要标志。”——周丽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与五四运动关系的再思考》

材料三:五四运动期间,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把希望寄托于工人阶级及劳苦大众,他们认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不可能“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坚信“从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即救国良方,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同工人运动相结合。——龚锦涛《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建构》

答案: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历史的必然。①国际方面,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②国内方面,首先是民族工商业初步发展直接促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其次是新文化运动后期,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再次是经过五四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迅速增加,李大钊开始系统化、理论化的介绍马克思主义。最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思考题)为什么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查其根源仍是根植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乌托邦”。这就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只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资政新篇》比较系统的提出了学习西方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但它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只是洪仁玕个人特殊经历下的思想闪耀,最终也只能如黑夜中的流星一般,绚烂而没有付诸实践。此外,从政治制度来看,太平天国运动也带有旧式农民起义的政治色彩:只是打倒皇帝当皇帝而已,还没有转向宪政。

洋务运动虽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实践,但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使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天生拖着官僚主义的枷锁,最终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有一位同学提出“改革以维护自身统治为目的是很正常的,如果改变制度就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了。”我先是表扬了这位勤思考的学生,再引导他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在那个时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否还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该学生知道君主专制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了,也就慢慢理解这种手段与目的的矛盾使得洋务运动一步步走向失败。二是日本、德国、俄国改变了国家制度,但是没有发生革命,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完成的,说明了改革也是可以变更国家制度的。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成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具有两面性,即革命性、软弱性和妥协性。这使得它无力推动社会变革,也无法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一定革命性,但自身力量弱小,也未能发动群众,还对西方列强存有幻想,因此都失败了。这告诉我们民族资产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保持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本色。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抛弃了对西方列强不切实际的幻想,率先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派别的不同,也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练习二)材料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展了什么工作?二者有什么联系?

材料四: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材料五:海丰总农会成立以后,彭湃又先后到陆丰、惠阳两县从事农民运动。由于有海丰农民运动的声势和经验,陆丰、惠阳两县的农会得到迅速发展。到1923年5月,海丰、陆丰、惠阳三县共有70多个约、1500多个乡建立了农会,会员达到20多万人。

答案:中國共产党成立后集中领导全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二者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极大的损害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军阀利益,因此遭到他们联合打击。与此同时,孙中山等人再度遭受地方军阀排挤,需要重新完善政党建设,以前对西方列强抱有的幻想破灭。因此,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相继发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起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章光伟老师认为,历史学科独特的素养主要体现在历史背后的价值引领上,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为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落实历史课程中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我们可以在班里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优秀党员事迹演讲比赛。每节课前五分钟由大家进行演讲,建议学生选择的优秀党员所在的年代与当堂所学的年代一致。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与国家民族认同感,又可以与当堂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以下内容可以作为我们的演讲素材。

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宣传他们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充分理解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的原因,理解革命先烈选择从容就义的原因,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才能理解热爱中国共产党与爱国主义是一致的。

中共一大代表是20世纪初的精英群体,他们怀着济世救国之心先后来到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嘉兴南湖红船,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们进退沉浮的不同人生既可以使我们从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也可以汲取反面教训,发挥警示镜鉴作用,对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启迪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共一大代表在一大后的人生轨迹的思考,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一大代表都树立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支柱,才使得大批共产党员为之奉献终身、矢志不渝。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保持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奋战到底。例如毛主席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面临重重困难,挥笔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信中国革命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激励了一批迷茫中的党员。最终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由弱变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陈公博、周佛海意志不坚定,先是背叛人民,加入国民党反动派阵营,又在抗日战争时期投降日本帝国主义,背叛了中华民族。所以我们要注意反映党和党的领导人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现错误、制止错误、纠正错误的历史过程,帮助人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很强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前进的政党,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中毛主席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还是新时期习总书记“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惩治党内腐败的决心,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时刻清醒的保持“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

当前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各种错误思潮,诸如以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否定党的领导、党的历史。高中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对任何事情不仅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理,喜欢刨根问底,还容易产生怀疑。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成长中的高中生“补钙”,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时光荏苒,从红船中的中共一大,到今年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复兴的光辉历程,并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新时期中,作为一名高中生,又应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作出怎样的努力呢?这值得每一个学生认真思考,从而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毕竟学完本课,我们充分地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命运是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