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OOK上瘾模型的阅读类APP交互设计研究

2022-05-30 10:01朱杰李嘉
艺术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朱杰 李嘉

摘要:文章从HOOK上瘾模型的理论出发,将四个产生上瘾条件的因素分解成设计策略,研究阅读者的心理和行为,以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图分析等手段,探索激发用户心流体验的上瘾模型,构建沉浸式界面设计路径,为阅读类APP产品提升用户留存度提供可行性思路。将HOOK上瘾模型与阅读类APP的界面设计相结合,可以有效触发用户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产生阅读行为,从而进入可持续投入的心流状态。

关键词:HOOK上瘾模型;图书馆类应用;用户体验;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03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知识学习不再拘泥于纸质阅读,互联网无纸化阅读类产品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借助海量的资源与完善的内容创作平台,用户可以快速阅读感兴趣的书籍,线上阅读类应用得以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阅读类APP用户黏度低、使用周期短、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1]。如何在保留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提升用户留存率,使用户产生上瘾的使用体验,是产品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 HOOK理论概述

尼尔·埃亚尔(NirEyal)和瑞安·胡佛(Ryan Hoover)提出HOOK上瘾模型,这是一种可以使用户在固定场景下习惯或者依赖某种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方法[2]。把用户的使用行为看成一个闭环,本质是设计一套让用户连续循环的行为模型,其将上瘾的形成总结成四个关键要素,即“触发(Trigger)→行动(Action)→酬赏(Reward)→投入(Investment)”,并总结出各要素背后的关键环节与机制。在触发上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触发策略又分为付费型触发、人际型触发、回馈型触发和自主型触发,通过这些具体的触发机制给足用户参与的理由,使其产生使用产品的动机。通过行动、奖励等措施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产品的使用习惯,并让用户不断投入精力、时间,从而将潜在用户转化成忠实用户或付费用户。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培养用户习惯,让用户达到心流体验,是众多产品都在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真正能让用户长期使用某一产品,其关键是让用户产生强烈的动机,并通过不断重复的行为形成深刻的记忆点,从而养成一种惯性的行为习惯。

2 HOOK模型应用于阅读类APP界面的意义

学习本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深奥晦涩的知识远远没有愉悦的游戏体验容易让人沉迷。用户的时间成为流量时代最有价值的要素之一,各类APP都在通过泛资讯、轻社交、重娱乐等内容抢占用户的使用时间,这就进一步减少了阅读类APP的使用时长,用户市场被各类产品抢占,核心竞争力不断削弱。如果能在产品架构设计时,设立明确的目标及反馈机制,并让用户持续在产品上投入,就能有效增强用户体验,从而提升产品优势[3]。

2.1 有利于激发用户阅读动机,提升用户数量

HOOK上瘾模型清晰的用户触发理论,有助于设计者从外部和内部准确把握图书类APP用户的触发要素,准确把握阅读爱好者使用产品的动机主要涉及的产品功能、情感和社会因素。准确把握用户特点后,为用户精准推送其需要的信息内容,采用相应的触发机制形成引爆点,从而提升用户数量。

2.2 有利于培养用户阅读习惯,提升用户留存度

通过HOOK上瘾模型中的“行为+酬赏”理论,能够有效将用户行为固化,使用户重复使用产品,从而产生固定的行为习惯。多变的酬赏机制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產生专属的心流体验,完成APP内的学习任务获得新的奖励,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动力与欲望。HOOK模型中,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性,每个人都希望成长、实现特定的目标,在用户使用阅读类产品的过程中,通过展示前进与成长进度来激励用户,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愉悦感就是对用户最好的奖励。HOOK上瘾模型中酬赏具有未知性,用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激发核心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未知性和好奇心会让人们一直受到吸引,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无法预估接下来收到的奖励是什么,进而增强用户的期待感。

2.3 有利于目标用户转化,增强用户付费意愿

通过HOOK上瘾模型中的投入理论,在图书类APP的设计中预埋充分的投入项目,如完善的社交关系、输出丰富的高质量作品、较高的会员等级、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利用人们不喜欢亏损的心理,用户前期投入较多就会对平台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当用户频繁地进入心流沉浸体验时,大脑会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由多巴胺刺激的快乐感觉会让用户出现“行为上瘾”。在培养用户习惯后,可借助其替换其他产品门槛高的特点,为平台创造商业转化契机,将普通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或者高质量创作用户,从而实现APP收入的指数级增长。

3 基于HOOK模型的阅读类APP界面设计方法

3.1 清晰的用户触发机制

如果有清晰的使用目标、明确的用户需求、长期的学习规划,即可让用户快速投入产品使用中。通常目标与需求成正比,用户的目标明确指数越高,其对产品的需求动机指数越高,使用产品的时间越长。根据每个用户的不同需求,在产品界面设计中应该预埋相应的目标,并通过视觉可视化设计、信息引导设计等手段,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将阅读目标或好的结果清晰地呈现给用户,使用户可以快速投入阅读学习中。

3.1.1 使用动机的明确化

用户的触达分为外部触达和内部触达,外部触达主要表现为拉新和唤醒,拉新主要体现在APP对外投放的广告、应用商城介绍及启动页、闪屏和引导页面的内容等。在页面设计上可遵循功能优先级原则,将用户关注的功能及内容进行优先级排序,并将动机转变成文案或图片,插入阅读类产品设计中。该设计方式主要是将用户需求整理成诱饵内容,以引起用户的注意。

3.1.2 产品标志的风格化

用户触达的最根本要素是方便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产品的色彩、板式和标志设计等需要风格化呈现,快速占领用户心智。专属的色彩搭配、具有识别度的产品icon都能很快地让用户记住产品。可以在所有界面场景和宣传物料场景中使用专属统一的标准色及辅助图形,选择与产品匹配的专属板式风格,打造具有记忆点的IP形象,从而增添界面情感。

3.1.3 内容信息的可视化

通过视域及颜色、大小的差异对比,将目标信息打造成视觉主体,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吸引用户注意力。相较于阅读文字,用户更习惯通过观察图形获取信息,图形可视化更易被感知,并且能高度浓缩信息,高效地传达信息,从而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4]。

3.2 简单的行为逻辑

罗彻斯特大学心理教授爱德华·德西博士对动机的定义是行动时拥有热情。采取行动具有三种核心动机:追求快乐,逃避痛苦;追求希望,逃避恐惧;追求认同,逃避排斥[2]。在行动层,可参考Fogg模型,即B=MAT,其中B代表行为,M代表动机,A代表能力,T代表触发器,当用户动机越强能力要求越低时,用户产生行动的概率越高。准确把握用户追求快乐、认同和希望的心理,将行动变成愉悦的体验需要在产品的功能层、操作层进行对应的设计,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3.2.1 信息层级的简单化

在产品设计上,需要简单的信息层级去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具体的设计方法有三种:使用模态界面、建立专题页面、智能检索界面优化。可以通过模态界面设计优化整体的界面布局,将页面缩小在界面中显示,减少不必要的交互内容;为信息层级丰富的某个功能板块独立搭建子页面分栏,增强可操作性;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关键词检索推荐、热门搜索话题等方式增强检索页面的可用性。

3.2.2 功能结构的清单化

在产品的功能结构上,清晰梳理功能逻辑关系,通过逻辑关联、内容相关性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清单化梳理。通过清单理论,将复杂的功能逐个拆分为简单易理解的功能模块,并逐个优化,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用户均能快速上手操作,降低功能的理解难度和操作门槛。

3.2.3 界面设计的舒适化

产品界面的排版以简约舒适为主,避免增加用户在使用层面的理解成本。界面设计应注重颜色的选用,色彩纯度不宜过高,以轻对比度色调为主。阅读页面的板式间隔应符合认知心理学,易于长时间翻阅和浏览使用,降低用户的疲倦程度。

3.3 多样的酬赏反馈

用户使用产品后,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酬赏的重点在于多样性和及时性。在斯金纳箱实验中,给箱子里的小白鼠定期投喂同样的食物,会让小白鼠学会在固定的时间敲击盒子获取食物,而当给小白鼠不定期、多样化投喂食物,会让小白鼠时刻保持兴奋状态,不停敲击盒子获得未知的食物,如强迫症一般,时刻不停地寻找刺激,像着了魔一样。

3.3.1 酬赏反馈的及时化

用户使用阅读类APP产品,可通过任务积分、排名机制、社交机制、反馈机制及时获取正向反馈。记录用户关键性的使用数据,不断给用户新的刺激。当用户完成某个操作或任务时,应及时给用户正向的反馈激励,及时的反馈可以让用户沉浸其中,不断进行流程化的操作。

3.3.2 酬赏反馈的多样化

在任务反馈的酬赏设计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奖励形式。围绕社会奖励、资源奖励、自我情绪奖励中的合作、竞争、认同、金钱、食物、信息、情感、能力、坚持等各个关键要素点,设计多样化的奖励反馈机制,时刻让用户对产品产生新的期待,将产品的使用过程变成一个探寻秘宝的过程,保证每一步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即可让用户一直停留在产品的使用界面中。

3.3.3 酬赏反馈的持续化

酬赏应该覆盖用户全流程周期,在用户的阅读、记录、写作、分享的每个环节预埋酬赏的正向反馈。不断更新活动玩法,推出新的活动模式。通过品牌文化价值观输出的形式,让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收获正向社交关系、文化价值认同等高阶的情绪价值,让用户在持续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实现。在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中,都应该坚持不断更新,实现酬赏反馈的持续化。

3.4 持续的投入机制

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付出是留住用户最好的情感价值,在用户持续付出的过程中会产生沉没成本,当沉没成本足够大时,用户便会因为自己的付出不愿意离开产品。投入机制应多样化,包括用户使用产品的一切关键行为。用户对产品付出的时间、精力、社会关系、荣誉、金钱等都会沉淀下来,变成用户持续使用该产品的动力来源。当用户对产品正向的投入足够大时,会因为投入和付出成本而上瘾,转而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以获取更多的正向酬赏反馈。

3.4.1 会员等级的健全化

在投入机制的设计上,可以参考游戏设计,在阅读类APP中设计完整的会员等级体系。将用户的价值投入可视化,让用户清晰地看到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优质的会员服务是增强用户体验感的重要手段,一个完整的分级运营和用户成长体系,能提高用户黏度和忠诚度,最终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

3.4.2 社交机制的多元化

社交是用户的刚性需求,当用户在一个平台积累了一定量的社交關系后,再离开平台,其沉没成本会不断增加。在阅读类APP中,可以通过兴趣圈子,将爱好作为社交货币建立细分的陌生人轻社交圈,将有共同爱好的用户以爱好为契机集合起来进行内容输入和输出。当输出的内容在社区逐步吸引志同道合的粉丝后,社交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提高沉没成本,让用户不断在平台上进行价值输出。

4 结语

互联网不断普及,数字阅读已成为当下主流,知识变现、无纸化阅读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市面上缺乏特色的阅读类APP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着用户流失的风险。因此,基于HOOK上瘾模型的阅读类APP在抢占用户市场上具有绝佳优势。将HOOK上瘾模型理论应用于阅读类产品设计中,能有效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使用户进入沉浸式的阅读状态。本文总结了HOOK上瘾模型四大要素的多种设计方法,为未来阅读类APP产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研究的范式。

参考文献:

[1] 曹树金,卓伊玲.电子书App社交功能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18):81-91,56.

[2] 洪海旭.基于上瘾模型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3] 高晓晶,喻梦倩,杨家燕,等.图书馆短视频传播及互动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及实证分析:基于“上瘾模型”的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0):13-22.

[4] 贺蔷锟,何人可.基于心流理论的移动学习应用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4):188-192.

作者简介:朱杰(1998—),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李嘉(1968—),女,湖南长沙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创意材料与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用户体验
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基于用户交互式体验下的APP版式设计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莆田电子商务界面设计的艺术研究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