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2022-05-30 06:58:56王佳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3期
关键词:健康管理负性情绪依从性

王佳璐

【摘要】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延伸护理用健康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本科接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两组。研究组延伸护理期间采取健康管理法,对照组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对比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评分基本相同,护理效果相当,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DS 和 SAS 情绪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负面情绪有一定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在加入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相关负面情绪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针对依从性,研究组患者护理配合的依从性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配合的依从性为73.33%高,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自我管理能力,两组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为80.00%,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出血性脑卒中延伸护理中用健康管理,利于依从性的提升,负性情绪的缓解,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及满意度的改善。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负性情绪;健康管理;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43.3 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114-04

出血性中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在40~70岁中老年中,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病史等,具有病情危重、易致残和病死率高等特点[1],在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药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科学给予护理照顾。在患者的日常照顾中,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患者快速吸收,可以加速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但是有相关资料中提及,对于出血性脑卒中病患而言,其在康复出院后通常都存在有心理、运动和认知等方面的后遗症,常规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需要,尤其在护理可行性上要充分考虑到家庭护理和医院护理的区别[2]。因此,做好院后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个人病情和家庭情况,远程的指导患者,做好家庭护理、患者自我管理,延伸护理管理,对于此类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管理主要可以在常规家庭护理的基础上,规范护理管理,如制定出院计划,制定家庭护理模式规范,培训患者及家属护理规范,随时随访等。本文选取60例出血性脑卒中病患(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探讨两种护理模式下,哪种护理模式更加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健康管理,为临床护理延伸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的患者来自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本科接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41~75(59.65±3.42)岁;体重在40~89(59.84±5.26)kg,后遗症种类有运动感觉障碍12例,语言障碍16例,吞咽障碍10例,认知障碍8例。对照组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在42~74(59.03±3.58)岁;体重在40~90(60.21±5.47)kg,后遗症种类有运动感觉障碍13例,语言障碍15例,吞咽障碍11例,认知障碍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相关诊断标准[3];经头颅 MRI 或者 CT 等检查明确诊断;均为首次发病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脑出血的情况;出院时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对研究知情通知,表示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者;心理疾患者;老年痴呆者;心肺疾病者;精神病者;失访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全身性感染者。

1.2 方法

两组都接受家庭跟进式护理:住院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若血压身高,需立即予以降压治疗;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每日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选择高纤维素、高蛋白与高维生素的食物;出院后,每隔1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随访。

研究组配合健康管理。(1)成立健康管理小组,组员包括家属、责任护士、患者、护士长和健康管理师,并任命护士长为组长,主要负责各项护理工作的统筹、监督和管理。(2)身体管理。患者出院前,开展小组会议,并经组内讨论和协商后制定饮食计划手册,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食谱,指导患者进食低脂和低盐的食物。采取示范的方式,教给家属体位正确摆放、二便护理、翻身、按摩与扣背等的方法,同时指导患者在床上做适量的功能训练。教给患者血压自我监测的方法,嘱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告诉患者在情绪低落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调整情绪,如:听音乐、冥想和看电视等。要求患者出院后每日坚持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如厕、进食、穿衣、修饰和洗澡等。(3)平台管理。患者出院后,每周对其进行1次电话随访或者家庭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病情,详细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加强对患者信息的管理应用,采用平台化方式,准备给患者推送相关管理信息,在患者的用药指导、康复运动指导、生活调节、心理和饮食等方面给予科學的护理指导。组建微信护患交流群,定期为患者推送健康咨询,并鼓励患者在微信群中提问或者分享治疗心得。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分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SDS 量表有20个条目,总分100分,50分以下,说明患者无负性情绪,心理状态正常;50分以上,说明患者有负性情绪,且得分越高,负性情绪就越严重[4]。

按照下述标准评估两组依从性:(1)不依从,患者不能做到按时服药、适当运动、定期复查和科学饮食等。(2)部分依从,患者基本能做到按时服药、适当运动、定期复查和科学饮食等。(3)完全依从,患者完全能做到按时服药、适当运动、定期复查和科学饮食等。即依从性=(部分依从+完全依从)/总例数×100%。

用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量表评估指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内容包括人际关系、营养、健康责任、自我实现和压力应对等,总分170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就越强[5]。

调查满意度:在末次干预时开展,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量表,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网络调查表形式进行开展,问卷调查共100分,满意≥85分,一般65~84分,不满意≤64分。满意度=(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 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用(x(—)± s )表示;计数资料用[ n (%)]表示,采用χ检验。若 P2<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负性情绪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 SDS 和 SAS 评分基本相同,护理效果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DS 和 SA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负面情绪有一定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在加入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护理后,较对照组负面情况改善更明显,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依从性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73.33%,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两组干预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00%,研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出血性脑卒中作为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后遗症包括多种类型,如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其中运动障碍表现为偏瘫、面瘫、口歪眼斜等,言语障碍表现为失语,不能说话或发音障碍等,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为饮水呛咳,进食流食时出现剧烈咳嗽,对食物、水黏膜不敏感,一部分可能会误咽到气管中,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异常,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多数患者在出院后,通过居家护理模式养病,依靠家庭成员关怀和照顾维持日常生活[6]。此时,患者从医院护理突然转变为家庭护理,患者及家属对出院后的护理康复存在恐慌和无助,尤其多数患者在康复出院后,依旧有可能存在认知、运动、心理和语言等功能障碍的情况,使得其生活质量明显降低[7]。为此,系统性的延续护理,指导患者开展健康管理对于促进出血性脑卒中病患的康复进程而言起着积极性的作用。

健康管理乃新兴的护理方式之一,可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具体自我护理,包括饮食调整、康复训练、血压监测和情绪调整等方面给予护理培训,引导患者主动配合,定期复查,接受自我健康管理的护理模式,消除不良心理,改善预后[8],其次,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电话或者家庭随访,可了解其病情康复情况,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用药、病情和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指导[9]。通过组建微信护患交流群,并定期为患者推送健康咨询,可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10]。重视患者心理健康,通过及时回访,询问患者关切,解释解答,并安抚患者回复过程中负性情绪,鼓励患者耐心按指导规范开展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传递给患者,医护温暖,帮助其建立康复的信心[11]。

研究显示[12],有效的家庭延伸管理,在严格的健康管理要求下,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锻炼效果,同时在家庭的温暖和照顾中,患者配合用药,规律运动的主动性也可以提高。有研究显示[13],对于脑出血卒中患者出院后随访发现,大多数患者在出院时,对即将面对的家庭护理模式感到担忧无助,心理存在恐慌,尤其家人不能全身心投入照顾患者的情况下,情况或更加严重。蒋芙蓉等[14]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家庭护理延伸护理干预,从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2个月的日常生活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发现采取健康管理对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与提高依从性都具有显著作用,患者心理恐慌明显降低了,可以随时接收到医护的远程指导,同时对自我管理护理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提高,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负面情绪评分、在依从性上、在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上,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健康管理后,患者心态得到有效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依从性明显提升,且其满意度也较高。因此,医院可将健康管理作为出血性脑卒中延伸护理的一种辅助护理方法。

综上,出血性脑卒中延伸护理用健康管理,利于负性情绪的缓解,依从性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及满意度的改善,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霍晓冉,冯英璞,张红梅,等.基于德尔菲法的脑卒中健康管理师岗位管理方案构建[J].全科护理,2020,18(35):4865-4869.

[2]张纯,冯娟娟,张青,等.脑卒中健康管理平台的开发及其在出血性卒中病人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25(10):724-725.

[3] 林建琼,尚建英.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管理的护理干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36):112-113.

[4]高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4,94(10):556-560.

[5]刘佳,曹艳文,李文菁,等.照护者协同下跨理论模型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0):191-194.

[6]史文莉,吴星.应用德尔菲法建立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1):125-129.

[7] 冯英璞,庞晨晨,王昊,等.脑卒中健康管理临床应用模式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1,19(1):42-46.

[8] 康利.PDCA 循环管理在老年脑卒中护理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科学养生,2021,24(1):241.

[9]陈丹,刘圣香.以家庭为中心的群组式健康管理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1,35(3):514-518.

[10]吴秋月,蔣艳.脑卒中病人口腔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1):93-98.

[11]李婷婷,史文莉.98例新疆农牧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健康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7):976-980.

[12] 石要红,骆海燕,王少敏,等 . 健康管理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6):812-816.

[13] 张桂芳,刘真亚,高石娟,等 . 以脑卒中健康管理师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 [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1):100-103.

[14] 蒋芙蓉,李妮娜,李细珍 . 基于微信平台的家庭延伸护理干预对首次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自我行为管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8):51-53.

(收稿日期:2021-05-12)

猜你喜欢
健康管理负性情绪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商业研究(2016年8期)2016-12-20 13:40:13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34:36
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48例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06:22
家庭医生制度下高脂血症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探讨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17:36
基于物联网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