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吴军
陈寅恪非常欣赏、敬仰柳如是。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中,柳如是的名字并不陌生。才女柳如是非常喜欢红豆,她在24岁时嫁给文人钱谦益后,随钱谦益住在江苏常熟,过着才子佳人的生活,并在那里栽植了一棵红豆树。但是,把柳如是的红豆作为珍贵收藏品的,只有陈寅恪一人。
陈寅恪专门为柳如是写了《柳如是别传》。而且,《柳如是别传》中还专门说到了柳如是的红豆。钱谦益80岁生日时,柳如是“令童探枝得红豆一颗以为寿”。当时,钱谦益看到红豆非常高兴,随即写下了18首的红豆诗,以表达喜悦之情。抗战期间,陈寅恪曾在昆明街头遇到过一粒红豆,听说那是常熟钱谦益旧园中的红豆,是柳如是的红豆,他当即花重金买下来,作为自己的藏品,随身珍藏了整整20年。也许正是由于对柳如是的喜欢和欣赏,陈寅恪才写出了《柳如是别传》。
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柳如是极其推崇,当然还推崇钱谦益。陈寅恪说:“匪独牧翁之高文雅什,多不得其解,即河东君之清词丽句,亦有瞠目结舌,不知所云者。”陈寅恪所说的“牧翁”指钱谦益,“河东君”即柳如是。可见,柳如是所爱过的红豆也打动了陈寅恪,由物及人,由人及物,所爱至深。
柳如是欣赏并深爱过的红豆和红豆树,并非常熟自古所有,据说乃钱谦益外祖父的庄园之物,是从海南移植到常熟去的。红豆树最后一次开花结子是在1937年,后来就不再开花,更谈不上结出鲜艳晶莹的红豆了。但是,柳如是的名字却从来没有被遗忘,依然如红豆一般美丽晶莹,在历史的记忆中闪烁着温馨静美的光晕。
对于钱谦益的才学和人品,历来褒贬不一,黄宗羲称其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大诗人,郁达夫却说他“行太卑微诗太俊”,“可惜风流品未全”。而对于柳如是,历来的史籍都是一致赞誉其为人高洁,历来的文人墨客都一致赞赏她才情俱佳,有着令人钦慕和景仰的高风亮节,有着超越凡尘俗世的清朗风骨和人格魅力。
贾平凹在《常熟见闻》里说:“柳(如是)墓里的棺木是悬葬的,以示不履清朝土地。”如此看来,单纯从气节上来说,“投降”清朝的钱谦益是比不上柳如是的。柳如是喜爱红豆,大概是与她本身就具有红豆一样晶莹剔透的情懷有关,而这种情怀不仅局限于儿女私情,还有着对于国家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实在是极其难得。
陈寅恪除了学识渊博外,还有着铮铮傲骨,他之所以用心去收藏柳如是的红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和柳如是一样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不落俗尘的心性。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