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霞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年龄>60岁的血压异常升高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路径的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例,从中选取92例。根据数字盲选法分组(每组46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的了解,改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稳定血压水平等。
【关键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教育路径;知识认知状况;护理满意度;血压水平
Applic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hypertension knowledge cogni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U Xiaoxia
Heilongjiang Daq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 for patients with abnormally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over 60 years old. Methods: 92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path respectively.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 of mastery of disease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P<0.05);The scores of all index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the use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 knowledg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and stabiliz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Key Words】Senil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path; Knowledge cognition; Nursing satisfaction; Blood pressure level
高血壓疾病目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和日常护理相互配合控制病情,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临床护理的要求标准日渐提升[1]。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护理,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及健康生活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这就需要患者提高自身疾病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研究指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实施提高其疾病意识的相关护理模式,有利于对疾病的合理控制[2]。健康教育路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之一,与常规护理相比,其在知识宣教方面更具系统性,兼顾理论内容、外在形式,旨在以一种患者更易接受的教育形式将内容广泛普及,进而改善诊疗效率及预防保健效果。因此,本次研究选取实际病例,对此进行合理探究。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9年1月—12月;样本对象: 9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数字盲选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n=46)。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14±2.89)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36±1.74)年;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98±2.91)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45±1.62)年。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参见文献[3];②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合并实质性脏器病变者;③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上。排除标准:①文化程度低,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多,存在认知漏洞;②视听功能障碍,不具备基本沟通能力;③卧床休养,无自理能力。本次研究者均在详细了解每一项内容后,自愿参与,且达成书面协议。对比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呈均衡性分布(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前,均接受生命体征、生活习惯、疾病认知、饮食喜好等内容调查,并按照慢性疾病管理体检表内容展开体检,详细测量患者的体格指标。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通过当面宣讲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现场示范血压计使用方法,直至患者及家属掌握。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内容为:①成立健康管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在展开健康教育路径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即在前期调查基础上,结合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相关措施。通过与患者、患者家属建立有效沟通的方式,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环境、自身性格、病情发展、对疾病的认知等方面展开了解,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通过病情评估获得科学数据支持后,结合评估结果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化,为此类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指导方案。②健康教育方案:根据多种措施实施健康教育方案,如,多媒体技术视频播放、微信公众号宣传、举行小型讲座、发放宣传图册等。护理人员在进行当面宣讲时,可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接受程度,考虑调整宣讲语言或语速。为了方便老年患者的理解,护理人员在讲解过程中可适当使用一些辅助讲解道具,如,在讲解日常食盐的摄入量时,可准备大小不一的勺子,使患者快速理解。根据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初入院时,可对患者进行护理流程、环境及人员介绍,帮助患者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讲时,需注意时间安排,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进行。③生活健康指导:在疾病知识及用药指导方面,可于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通过口头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流程、病情转归等基础疾病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用药次数,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下降的因素,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记忆卡片,将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名称等进行记录,放置在患者可轻易看到的位置,起到提醒作用。饮食及运动健康方面,可以通过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饮食喜好,结合其病情需要和节令变化,制定科学饮食干预计划,减少油腻类食物的摄入,平衡膳食,日常饮食中增加粗纤维绿色蔬菜的摄入,高血压患者的日常运动计划的制定应与自身耐受程度相符,可通过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控制自身体质量。④社会支持: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推动,除患者自身做出的努力外,需要家庭、人际交往方面给予一定的促进行为。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干预至患者家属,使其明白督促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家属的作用,督促勿碰烟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将充足的睡眠时间与健康运动相结合,以合理控制病情。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评估其生活质量,检测血压水平变化等。①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采用我院自制的高血压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疾病防治、生活护理、用药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越好。②护理满意度:参考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价项目涉及护理人员态度、技能、教育效果、过程管控等,0分、1分、2分、3分、4分、5分,对应满意度逐步上升。③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GQOLI-74)评估,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物质等,每项分值为100分,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④血压水平:护理前后采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深圳万宝吉科技有限公司)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血压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血压水平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高血压知识认知状况的认知水平,会影响其对疾病治疗及预防的配合程度,如不按时服药、擅自更改用量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血压的控制效果或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积极开展知识宣传教育,弥补患者认知漏洞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加强此类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帮助其深化自身对疾病的认识范围,掌握自我测量血压、自我保健等健康行为,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及饮食喜好等。
健康教育路径是将知识宣传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结合起来的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中健康教育相比,除了强调保证教育内容的有效、科学之外,还注重宣教形式、效率,遵循一定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患者有一个接收知识、吸收知识的过程,从而提升健康教育的实践性,避免盲目、随意,调动患者学习疾病知识的积极性,逐步让患者掌握病情控制的方法。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后,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提示,护理人员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展開健康教育相关指导时,通过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护理行为,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加强遵医行为,提高对疾病知识的接受程度。具体护理实践中,将健康教育的内容按照时间路径设置,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能够保证教育内容系统,另一方面对患者身心状态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激励,并针对性灵活调整教育内容,从而使患者积极、愿意去学习及落实计划。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后,生活质量、血压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这是由于,与常规护理中健康教育相比,健康教育路径能够让患者明白自身不足之处,了解疾病诊疗、用药期间的注意事项及自身需要配合、执行的内容,以及遵医嘱的必要性及对疾病改善的益处,从而在心理上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逐步演变至行为转变,从刚开始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参与落实计划,从而改变疾病控制效果,因此对这一模式较为认可。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径用于>60岁原发性高血压中,具有提升高血压知识认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稳定血压水平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力,胡兴茂,魏文志,等.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与延续护理模式和中医健康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1):155-158.
[2] 李佳.基于“互联网+”的医院-社区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 33(7):149-152.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