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视觉化传承与创新性应用研究

2022-05-30 04:20:23赵一鸣姜晓微
设计 2022年15期

赵一鸣 姜晓微

关键词:视觉化传承 民间传说 视觉化设计 传承方法 视觉转译

中图分类号:J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8-0086-03

引言

民间传说作为广大人民口耳相传,代代相承的知识殿堂和文艺形式,是民间文学的基本形式和类别之一,对于民众的教育和娱乐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使得民间社会传承语境逐渐消逝,而科技的飞速发展所形成的众多媒介也使民间传说的传承随着时间开始走向末路。本文将研究民间传说的传承现状,分析民间传说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视觉化的角度分析民间传说该如何在当代继续传承,以民间传说为载体,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扩大其影响力。

一、民间传说传承现状

民间传说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是以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和人物为主要的依据,通过语言相传于群众中,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使其不断加入一些与本事相关的事情,人物,故事和建筑等[1]。因其内容贴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形式又为人们喜闻乐见,使它自然成为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但是,随着世界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传说,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听众缺失

我们正处于一个视像通货膨胀的“非常时期”,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图像富裕过剩的时期[2]。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视觉时代的悄然来袭,智能手机等新媒介已经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通过视觉元素来传播信息早已斯通见惯。但是民间传说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相对于现代传播方式而言,多彩的视觉元素所起到的吸引力已经不是只通过话语来传播的民间传说所能比拟的,并且随着城市节奏的加速,其他娱乐方式的多姿多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倾听民间传说的心境。即便是在书目中收录整理得很好,也会逐渐被边缘化。

(二)传承主体后继乏人

时代的发展也使得传承人的数量在急剧的减少。在我国,民间传说的讲述人大多都是老年人,而他们正在被岁月所侵蚀,他们所掌握的民间传说因没有下一代传承人而消逝。有研究表明,1949以来,老一辈民间故事传承人已经相继离世,他们所记忆的故事也随之消逝,数目无法估算。如能讲述1000多个民间故事的谭振山以及何钧佑等传承人的离世,人们将再也无法听到那些鲜活的故事,再也不能看到他们讲述时投入的表情。

中国的非遗文化保护也在不断地开展,但对于在中国14亿人口中流传的民间传说而言,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项目实在是微不足道,远远不能反映我国56个民族所流传的数万计的民间传说,而且已经进入非遗保护行列的民间传说数量与实际拥有的数量之间差异巨大。民间传说如何在当今社会继续传承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民间传说在当代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民间传说融合当代视觉设计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将其与视觉设计的结合也逐渐与国潮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视觉设计中融入民间传说是现代设计与传统的碰撞,为产品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西湖传说、八仙过海传说、白蛇传说、牛郎织女传说等均可在市面上找到与之相对象的包装,文创等,不但使得城市得到更好的宣传,同时也促进了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发展。图1浙江老字号百味聚在2021年所推出的月饼,其包装设计就是从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得到灵感再围绕“团聚”二字进行拓展,將文化用于情意流传。2021中秋百味聚的月饼主要在于传承杭州非遗文化,将《梁祝传说》《西施传说》《钱镠传说》三个杭州民间特色传说融入到月饼包装的设计当中,传承文化的同时向消费者传递着浓厚的节日气息与团聚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但是民间传说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如滥用、误用等错误,使民间传说无法得到一个良好的传承。不少设计师没有对民间传说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就盲目的进行设计,以至于设计出来的产品虽然可以看到其传说的元素,但却无法看出所表达的精粹,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还有部分设计师希望通过将传说融入到应用设计中,最大程度的与商业挂钩,以谋取最大利益,这种为了应用而应用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设计师并不能将其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元素等巧妙地融入进去,照搬照抄,机械运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毫无创新可言。综上来看,民间传说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极大的挑战[3]。

三、民间传说视觉化传承方法

(一)提取传说核心元素进行视觉化传承

如何有效地传承创新民间传说,激活其内在生命活力,一直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迫切而严肃的问题。从视觉化传承的视角来看,通过传说核心元素的提取与转化来解决民间传说的传承传播困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供探索的途径。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设计师通过利用艺术通感转化感知形态,结合运用视觉语言和思维模式,来表达个人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在信息或是情感输出时的转译目的[4]。比如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将身边环境所传达的信息准确的接收,然后将这些隐藏的信息转化成人们所能看懂的、看得见的元素。

这对于民间传说的传承有了很大的启发,因为民间传说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丰富的元素集合体。以传说故事《白蛇传说》为例,除了白素贞、许仙、小青等人物形象之外,断桥、油纸伞、金山寺、雷峰塔等事物、景物形象都是组成该传说的重要元素。提取传说的核心元素,概括出元素的主要特征,之后转换成符合现代人认知思维模式的视觉图形元素[5]。通过这样的创意表现,实现民间传说的现代视觉化表达,以此进行传承,才符合现代社会语境,才能令传说得到存续。设计中,首先要对传说的历史与文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6],之后再深入发掘传说背后的精神、情感、民俗等文化元素。核心在于提炼出大众易于识别、易于产生共鸣的元素,而后进行现代视觉化创意表达,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传承[7]。

民间传说都是口口相传的,其实通过视觉元素去表达是有一定难度。作为视觉设计师可以运用视觉化设计转译方式,将传说转译成一种简洁可视的符号,从而使接收者快速识别,增加印象[8]。图2故宫博物院的山海经金属书签就很好地诠释了视觉转译,山海经作为记录上古地理、植物、神话、动物等方面内容的上古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提到山海经,不少耳熟能详的神话传说和古代故事被人们所联想。而山海经金属书签的设计,选取山海经中后羿射日和精卫填海的传说为设计灵感,提取神话元素,巧妙地运用手绘将后羿射日与精卫填海的壮观景象完美的呈现到人们眼前,从而完成视觉转译。材质上选取铜质,电镀浅金色,使其设计的质感得到提升,山海经与书签相互渗透,仿佛神话故事栩栩如生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实现了神话故事与视觉设计的结合。

(二)融合年轻人喜好进行视觉化传承

随着2022年的到来,90后几乎已经不再年轻,大多数已经步入社会,并将承担起社会发展的责任,而00后则成为年轻人中的绝大多数。在他们看来,新思想、新事物、新风格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阿里巴巴总裁马云曾在浙商会的发言上提出一点:抓住了年轻人的喜好就是抓住了未来[9]。因此设计师可以参考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如奶茶、网红产品等方面与民间传说进行结合,使民间传说以一种新的形势呈现,更好地成为到年轻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就一种审美趣味,并在不知不觉中将文化融入其中。图3荣宝斋与当下年轻人喜爱的喜茶联名,由艺术家Digiway以荣宝斋木版水印《韩熙载夜宴图》为创作灵感,融合中西方文化及年轻时尚元素创作喜茶版《灵感茶饮排队》。该画以《韩熙载夜宴图》第一部分“听乐”为场景原型,描绘了派对主人韩熙载邀请李小龙、梵高、爱因斯坦、贝多芬等古今中外名人相聚于家中,畅饮喜茶,共赏潮流音乐的景象。画作中融入了诸多喜茶的身影,使得木版水印《韩熙载夜宴图》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东方韵味,也是更深层面文化魅力的全新表达。同时,在图4中,以这一全新创作的画为基础,创作出许多精美的包装。

(三)融合现代科技进行视觉化传承

现如今,互联网和视觉媒体的快速进步,对于视觉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空前未有的帮助,极大丰富了视觉设计的表现方法。如国家博物馆依托虚拟展厅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感受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微信公众号服务中,国家博物馆积极运用线上平台推广展品,而虚拟展厅中的内容不断完善,方便,快捷,让中国传统文化悄无声息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同时,各种电子产品,如电脑、平板、耳机、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以及其附属品,如手机壳、电脑包、数据线、键盘等都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在设计中可以考虑到将民间传说与现代电子产品及附属品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传播的效果。如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机,敦煌博物馆所推出的“佛系”系列手机壳,巧妙运用当今热门的文化标签“佛系”与手机壳相结合,将敦煌佛以严肃且活波的形象表现出来,以“佛系护机,防衰防灾防沉迷”为宣传语,不仅宣传了敦煌文化,而且还抓住了佛系青年的兴趣,如图5。

此外,故宫还推出《上新了故宫》综艺节目,无疑是将传统再次推到人们眼前。在节目中,故宫专家与被邀请的嘉宾进宫寻宝,开发新的产品,探寻故宫文化,并与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共同设计一款引领潮流的文创产品,其中有故宫与鹤禧觉色推出的口红,如图6。口红上的元素取自故宫祥瑞元素并以故宫荷包为灵感,牢牢抓住了人们的心,使国货大放异彩。运用如此数字化的方式来传播,不仅使得故宫的文化得到传播,而且增加了文创产品的趣味性。

四、民间传说创新性应用

(一)互动性创新

互动型设计不再是单次元、单方向传达的设计,使原本静态的元素转化为更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动态[10]。朗文词典中对于互动一词的表述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新英语词典中的定义也是如此,设计运用互动性,将活动发生在双方之间,使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性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将民间传说与买者进行互动,抓住人们眼球。如当下逐渐风靡的盲盒,湖南博物馆所推出的考古现场盲盒,如图7。其盲盒是对考古这一过程进行了简单模拟的互动式盲盒,使人們身临其境,感受考古现场。同时,盲盒插画所表现的马王堆一号墓剖面图以及文物DIY贴纸,神器召唤卡等增加了趣味性,让使用者在买到盲盒后有一个完整的互动性体验。不仅使湖南博物馆得到宣传,而且还使人们在互动过程中对博物馆馆藏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

而图8若客所推出的惊鸿一面妆奁礼盒,从诗画一体的《洛神赋》中汲取灵感,结合榫卯工艺,打造古风典雅的机巧妆奁。其妆奁完全由榫卯工艺拼装而成,一榫一卯严丝合缝,感受亲手拼装的乐趣,同时对中国的榫卯结构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拼好后,最上层是屏推式窗棂,窗棂之下藏有暗锁,轻轻拉动两侧的插销解开扣锁,洛神评窗而立,初露容颜,如图9。推拉机括,图10中妆奁内匣升起,化妆品伴随机关缓缓映入眼帘,细节方面,运用马蹄回纹栅格、若客定制铭牌、全彩丝印纹理以及电镀金属锁闩,将匠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妆奁礼盒的设计,将榫卯拼装、东方美学、机关内匣、妆品收纳完美的融合到一起,并将《洛神赋》提炼运用于设计之上,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和文化性,让化妆者在使用的同时,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体现出产品的互动性。由此可见,互动性的创新设计,其表现形式的新颖,让消费者对所要传达的内容产生兴趣,吸引较为广泛的受众群体。

(二)材料创新

材料在设计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考工记》所提出的“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观点。材料具有主、客观双重设计特性,客观特性为产品功能提供物质保障,而主观特性则是创造个性化附加价值的有效途径[11]。现如今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材料来展现设计的主观性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融合新的材料,打破常规,通过新材料来展现民间传说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不同的材质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如钢筋、混凝土表现出冷峻、乏味、坚固,木材则表现出回归自然、温暖舒适,而玻璃带给人们清爽的感觉。实地考察民间传说发源地能代表其传说意义的材料或采用传统材料与新型材料的结合,这样不仅使得产品的形式得到了丰富,而且还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在设计有关四川的民间传说时可考虑通过竹材质,将竹所代表的清秀、雅致的特点与表现民间传说的元素结合,展现其内涵,不仅满足用户在使用方面的需求,而且还丰富了其精神需求。

结语

民间传说作为中国非遗文化不可缺少的成员,需要在当今社会中寻找传承和发展的机遇,不仅仅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来得到保护,作为视觉设计师的我们,有责任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及其网络等媒介的蒸蒸日上,给民间传说的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进而提高大众对于民间传说所表达的精粹的认知。视觉化设计是对于民间传说传承和创新性应用的必要途径,结合人们的消费心理和精神需求,不仅使得其传说得到更好的传播,而且还有效地带动了城市的知名度,从而带动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