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传刚
当有‘ 杀伤力的中国竞争对手出现时,西方就不可能继续垄断奢侈品市场,到那时,迪奥们的病才会彻底治好。
近日,国际奢侈品牌迪奥上市了一款售价2.9万元的半身裙,引发了中国网友的愤怒,因为这款裙子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高度相似,迪奥却在官方宣传中称之为“标志性的迪奥廓形”。中国网友指责迪奥抄袭,该公司没有回应,只是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下架了这款产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仍照卖不误。
看起来只是一条裙子的事,却折射出一些令中国消费者不满已久的问题。从迪奥的所作所为和态度可以看出,它在中国市场“吃”得不少,也“病”得不轻。
第一个病是抄袭。由于中国文物和历史资料丰富,网友通过对比发现,迪奥产品与马面裙在一片式剪裁、裙门设计、腰间打褶等方面几乎完全一致。该公司却宣称其灵感源自校服,“標志性的迪奥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被网友质疑后,迪奥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却偷偷下架了该产品,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有意抄袭。我们欢迎世界学习和借鉴中国文化,但不允许别人用偷的方式将中国文化据为己有。
第二个病是双标。这是海外奢侈品牌一贯的毛病。过去,它们利用信息不对称,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价格比国外高、售后服务比国外差,却美化为“经营的个性化和本土化”。随着信息的日益通畅和中国消费者的觉醒,这些手法不再奏效,但双标问题依然存在,只不过更加隐性了。
第三个病是傲慢。这更是迪奥们的痼疾,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中国消费者的诉求熟视无睹,犯了错能不认就不认、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即使偶尔被迫服软,但仅限“中国市场特供”。
这种傲慢有着文化上的根源。近代以来,西方的强盛和中国的贫弱造成了文化上的不平等,西方觉得可以站在实力的角度俯视中国,甚至自认为拥有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评判权和任意解读权。这种心态反映在商业领域,就是西方产品宣传中随处可见的“眯眯眼”以及对中国元素的刻板化运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消费者对西方傲慢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几年前,国际大牌杜嘉班纳的创始人被曝出辱华言论时,中国消费者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去年,摄影师陈漫的一幅作品因涉嫌丑化中国女性而遭到抨击,该作品正是在迪奥举办的展览中出现的。事后迪奥还发了声明,说要“虚心听取意见并及时纠正”。但在这次的马面裙事件中,迪奥没有表现出虚心,其下架产品的行为倒是显得很心虚。说到底,还是傲慢病太严重。
迪奥们的这些毛病,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一种误判。中国市场大、文化包容度高,或许给了国际大牌们一种错觉,以为装聋作哑就可以挺过舆论风暴,毕竟西方仍掌握着时尚产业的话语权。但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消费者的文化觉醒速度正在加快,中国时尚产业也在迅速成长。当有“杀伤力”的中国竞争对手出现时,西方就不可能继续垄断奢侈品市场,到那时,迪奥们的病才会彻底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