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是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部分,是产生与延续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集体记忆是村民等主体的记忆集合,突出属性是集体性和动态性。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是开展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公共性、文化性等特征。从集体记忆的视角研究鄉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保持乡村乡土特色、激活乡村公共活动的有益尝试。文章通过分析集体记忆理论和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匹配性,确定整体有机、线索连接的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原则。在此基础上,以生态优先、村民主体、适当超前和循序渐进为指导,提出集体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的具体路径:提取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空间场所中的记忆要素,对提取的要素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结构组织,在点、线、面状公共空间和边缘过渡空间等场所再现记忆。
关键词:集体记忆;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
中图分类号:TU26;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7-0-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乡村公共建筑因不再适应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被废弃、改造或拆除。部分乡村在现代化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照搬城市的建筑形态,忽略了村庄的原有风貌和文化传承。完善的乡村公共建筑空间能满足村民的公共活动需求,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保护乡村的自然和人文记忆,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重塑乡村公共建筑空间,发挥公共建筑空间助推乡村发展的多元价值,有利于增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促进乡容乡风的改善和人居环境的优化。
1 基本概念
1.1 集体记忆的概念
集体记忆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提出,指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与结果[1-2]。一般而言,集体记忆具有物质和象征的双重属性,既是纪念碑、雕像、空间地点等物质客体,也是风俗、文化等具有精神含义的象征符号。集体记忆的突出属性是集体性和动态性,它由社会群体形成、共享和传承。此外,集体记忆还是个人记忆的集合,是掺杂想象、幻想等因素的先验总结,是经过非简单复制或还原的重构过程。集体记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本身比较抽象,将其放在乡村情境里,则具有物质和人文属性,比如村庄的空间布局、形态、风格等外在表征,展示了村民等主体的乡村体验和思考,承载着乡村风俗、形貌等[3]。乡村集体记忆的延续是乡村发展中显性物质实体和文化心理潜质的融合,是乡村拥有的宝贵社会、历史、自然和文化资源。
1.2 乡村公共建筑空间
乡村公共空间是包含公共场地、建筑等实物载体和乡村文化、民俗等非实物载体的综合空间。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是指在乡村地区与村民公共活动息息相关的建筑,是乡村公共空间的物质部分,比如街道、祠堂、村民中心、乡间小店、篮球场、广场等。
集体记忆与乡村公共空间具有匹配性。集体记忆具有社会性、重构性和连续性,是集体成员的共享记忆,是在现有基础上的重构,处于持续与更新的复合状态。乡村公共空间是公共空间的地域表现形式,具有公共性、文化性、功能复合性和社会认知性等。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提出乡村公共建筑的重塑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提取、组织和再现空间重塑的记忆,实现空间与周边环境及乡村文化的和谐共生,有利于传承乡村精神、建设美丽乡村。
2 集体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的原则
集体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必须将集体记忆的特征和乡村公共空间的特征相结合,侧重整体有机和线索连接。
2.1 整体有机
整体有机是指与自然、社会的有机融合。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协调乡村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保证公共建筑空间的范围整体性,与乡村生命体建立有机联系。在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里,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空间场所是基底、内核和容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将三者有机融合,落实到生态优先、村民主体,才能更好地展现乡村特色,激发村民内隐的集体记忆。
2.1.1 生态优先原则
善待养育人们的环境是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保持乡村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维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1.2 村民主体原则
在重塑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时要充分体现公共性和集体性。记忆应以村民为主体,乡村公共建筑空间要保证村民能自由出入、开放交流、深度参与,引导和促进村民等主体前往公共建筑空间开展公共活动,加强社会交往,激发乡村主体建设、维护和重塑公共建筑空间的意识和热情,培养乡村群体的集体情感。
2.2 线索连接
线索连接是指挖掘、重组和关联集体记忆的线索。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缝合碎片、延续文脉,保护和留存有益的记忆线索并纳入当下,使其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延续。在重塑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时,核心任务是促进社会交往,为社会性活动的开展提供机会和场地,延续乡村公共空间和乡村社会关系,遵循适当超前和循序渐进原则,保证记忆线索的连接和拓展。第一,适当超前原则。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基于主体实际需求和乡村发展需求,在立足当下的同时展望未来。第二,循序渐进原则。重塑要有全周期、全过程的视角,体现集体记忆建构的循环往复,在积累和反馈中逐步推进,保留动态可调整的余地。
3 集体记忆视角下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的策略
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的基础是已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网络、空间线索和整体意象的留存。自然环境是集体记忆的重要基础,是乡村发展和生产的根基,要在适度范围内对其加以利用和改造,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景观格局的安全性。社会网络是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体间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联系的集合。空间线索是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待挖掘的空间要素,要注意妥善保护和保存。整体意象是集体记忆的重要呈现,是多种元素融合的环境意义和给人的感知印象。
基于此,集体记忆视角下的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要从自然环境、社会网络、空间线索和整体意象中提取要素、组织结构、再现场所,进而重塑空间。
3.1 要素的提取
分析重塑内容,挖掘建构和触发集体记忆的记忆要素。通过提取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空间场所中能触发集体记忆的关键线索并进行解读,领悟这些线索的空间环境意义,进而应用于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过程之中,更好地保存和传递乡村集体记忆,使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成为“有记忆”的存在。
3.1.1 自然环境要素
鄉村自然环境的特点是最好的记忆符号,能轻易触动记忆主体,使其陷入回忆。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在视觉或空间体验上利用自然环境要素,包括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宏观层面,村庄及周边的整体山水格局构成乡村的地域特征,体现人和空间、自然的关系。中观层面,远山、近水等自然环境是公共建筑空间的重要视觉要素,能营造整体氛围,形成与完善空间记忆的特征。微观层面,提取和组织古树、池塘等传统要素,能给人带来富有乡土特色、乡村韵味的空间体验。
3.1.2 人类活动要素
人类活动要素是指富有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具体活动及其人际交往中蕴含的集体记忆内容要素,这类活动有舞龙舞狮、庙会集会等。乡村社会性交往活动的强度直接决定了集体记忆的深度和社会性活动对集体记忆的延续与建构价值。与城市相比,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凑个热闹”“邻里互助”“知根知底”等特性使乡村公共空间需要满足独特的需求。
3.1.3 空间场所要素
空间场所要素包括尺度、材质、色彩、空间关系等,是形态和记忆的细节表现,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尺度是空间、界面、人等相互间的尺度比例关系,会影响观者的感情倾向和空间记忆;材质是指限定公共空间界面的物质材料属性,不同材料的质感和肌理不同,会影响观者的视觉和触觉印象;色彩是物质环境的视觉表现,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传统和文化内涵;空间关系是空间物质构成的相对关系,比如围合、层级等,围合能将公共建筑空间塑造成可记忆的场所,为村民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
3.2 结构的组织
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结构组织是在保留和存储、提取和归纳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集体记忆载体和要素的基础上,整合多种载体和要素形成一个整体,再重新进行整合、分析、规划和设计,串联为有机的系统结构。
3.2.1 宏观层面的组织
宏观层面是指在乡村范围内组织集体记忆的要素,重在体现其发展脉络,主要途径是整体规划和梳理空间系统。一是整体规划。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重塑要考虑村域范围的整体情况,保证人地关系的和谐,有机整合环境要素,使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既能满足当下需求,也能有序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梳理空间系统。乡村公共建筑空间在重塑中心和核心空间时,要完善公共空间的微循环系统,丰富空间结构。比如搭建小型公共服务点,为村民提供便利。
3.2.2 中观层面的组织
中观层面关注点、线、面等空间形态的内容。点状公共空间包括开敞空间节点、滨水空间节点、建筑/构筑物等;线状公共空间包括乡村公路、徒步道、林盘巷道等;面状公共空间是指乡村内较重要的公共空间群组。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在中观层面的结构组织要重视点、线、面间的层次、内容和联系。首先要明确层级。一般来说,面状公共空间的层次要高于点状公共空间和线状公共空间。其次要筛选内容。比如点状公共空间中的废弃洗衣点、线状公共空间中的乡间山野小路、面状公共空间中的老旧稻场等,将其恢复原貌实用性较差,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最后要建立联系。点、线、面状公共空间有内容、位置、层级、作用等区分,要厘清三者的关系,加强联系、形成整体。
3.2.3 微观层面的组织
乡村公共建筑空间的微观层面是以促进交往为首要原则,复合公共建筑空间的记忆要素,比如各种记忆要素、空间场所要素、活动功能要素等,进而形成多维复合的整体。其中,自然是基底,活动是内核,场所是容器,三者相互关联。其次是空间场所要素的复合。在重塑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时,要整体考虑尺度、材料、色彩、空间关系等,不能孤立对待这些要素。最后是活动功能要素的复合。重塑公共建筑空间要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提供更多的社会交往的机会,“以活动带动活动”,促进村民建构更多的乡村集体记忆。
3.3 场所的再现
乡村公共建筑空间重塑的呈现工作是公共场所的记忆再现。根据点、线、面状公共空间的性质、关系和层级等,开展针对性的空间重塑设计,形成能够体现乡土精神、延续地域文脉、建构集体记忆的乡村公共建筑空间。
3.3.1 点状公共空间
开敞空间的设计要关注空间尺度、层次和材质。首先,控制空间尺度。开敞空间要适度开阔、敞亮。应细致划分空间尺度较大的场地,比如利用乡村农具、花坛、绿植树列等进行柔性分割,明确空间主次,促进相互渗透。其次,丰富空间层次。可以设置檐廊灰空间、开放式前院等。最后,选择乡土记忆材质。材质的选取要配合集体记忆特色和线索,使场地铺装等与乡村色彩、质感、意象等相融合。
滨水空间要强调人水互动,发挥水元素的亲环境和视觉景观作用。在具体设计时,可以设置分层级的亲水平台,保证无论水位线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参与人水互动。在水位较浅的水域,可适当保留乡村野区,通过低矮石墩等进行警戒;在水位较深的水边,要设置齐腰栏杆扶手,保证人行安全。此外,滨水空间的建设要尽量利用当地材料,契合乡土特质。
3.3.2 线状公共空间
乡村的干道、街道顺应代步工具的升级和现代化发展趋势,主要服务机动车,在不改变传统的道路尺度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手段优化出行体验。比如,错车处、收边处等铺设的材料要区别于行车面使用的材料,同时,路面处理采用多种材质,弱化道路过宽、过大、过空的观感。
徒步道侧重自然和野趣。比如,就地取材作为下垫面料,铺陈大块碎片或小块鹅卵石;(下转第页)(上接第页)路面自然可下渗;道路可不收边,或用当地材料制作篱笆收边。
3.3.3 面状公共空间
面状公共空间的层级较高,处理方法有空间复合和聚合统一。首先,空间的类型、功能等应进行复合,满足村民使用需求和活动需求。比如结合大小空间,促进社会交往,应对大规模活动。其次,聚合统一。聚合是空间的聚合和人的聚合,空间聚合是指建筑空间相对集中,人的聚合是指便于村民通达。比如改善乡村人车混行的现状、建设绿地式停车位等。
3.2.4 边缘过渡空间
边缘过渡空间是指门前、邻里间等空间。比如门前空间可增添前院,入户处设置门廊,丰富门前空间层次,增强村民的领域归属;邻里间的交叉空间,院墙不宜过高,且可用镂花窗墙等分割空间;院外空间可安置长椅等,方便邻里交往。
4 结语
城市化的推进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部分乡村新建公共建筑空间迷失自我、失去原有特质,变得千篇一律。乡村公共建筑空间是开展乡村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重塑乡村公共建筑空间,能唤醒乡土记忆、延续地域文脉、助推乡村振兴,增强乡村主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16,19.
[2] 李兴军.集体记忆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9(4):8-10,21.
[3] 吕效华.培育乡村社会公共空间的路径选择:以皖北农村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3):11-13,19.
作者简介:孙琳琳(199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