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赛兰 王欣
摘要:刺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在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有发展与传承。刺绣技艺发展到现代,被分为很多流派,广为人知的四大名绣在产业化领域发展较完善,苗绣、羌绣等绣种在政府的扶持下也在进行产业化探索。文章收集各方数据,研究中国各绣种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中国刺绣产业发展问题,讨论不同绣种产业化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并针对刺绣的产业化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刺绣;产业化发展;市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03
1 代表绣种产业发展现状
刺绣类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目前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美术遗产共有27个,分别归属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4个民族的40个保护单位。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强调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经济发展带动刺绣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是刺绣技艺传承者们一致的目标。我国刺绣类商品不仅在国内市场有良好的表现,更广受世界贸易市场的欢迎,根据海关总署2021年发布的进出口商品总价值表,刺绣类商品总出口金额为5 646 401千美元,总进口金额为400 829千美元。
1.1 苏绣
1954年初,苏州刺绣研究所成立,为国家培养刺绣人才、创作新绣品以及绣制国礼,让中国刺绣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根据笔者调查,苏绣商品的进出口市值大概占刺绣类产业的70%,占据了刺绣类产品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苏绣产业的发源地以及现在的发展核心都在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其余的产业形态以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以及少数独立存在的大企业为主。镇湖街道已形成一個完整的苏绣产业链,包括设计、苏绣制作、版权保护、商品交易、人才培养等产业要素,现建有“小镇客厅(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绣创空间”等体验空间,配套的还有包装设计、产品宣发、物流运输等商店。打造苏绣主题旅游线路、建立有声故事库、拍摄苏绣纪录片以及筹办苏州工艺双年展,有利于塑造完整的品牌形象[1]。苏州刺绣研究所为国家培养了8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现与高校合作,集中授课,统一培养人才,并采取分层次、分群体、分类别的培养计划。
1.2 湘绣
湘绣产业共包含三大板块: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中国湘绣之乡”沙坪镇、湖南湘绣城。湖南省湘绣研究所主要生产研发高端装饰品;设立“960艺术PARK”,包含博物馆、艺术展演、文创产品等文化产业,打造集“非遗”保护、文化传播、产业集群于一体的“产业+消费”综合体。长沙市沙坪区作为湘绣的起源地,建立了沙坪湘绣广场,集聚了近50家湘绣企业,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26家。湖南湘绣城是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以生产日用品为主,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年产值达2亿多元[2]。
1.3 苗绣
和四大名绣的产业发展形势相比,苗绣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并未形成产业集群,苗绣的产业模式以一些独立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工作室为主,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助力乡村振兴。凯里市政府制订了苗绣扶贫计划,带领妇女走出大山,学习技艺,与企业和厂商接触交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国家鼓励企业参加国外艺术交流展,让苗绣品牌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帮助企业开发“云创苗绣”APP,实现用户DIY制图、多尺寸定制的简化刺绣加工模式,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需求。
1.4 羌绣
羌绣产业的崛起具有特殊性,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系列公益项目——羌绣帮扶计划正式发起,该项目先后培训羌绣高技能人才500余人,并自研自产羌绣产品,初步解决汶川地区就业发展、经济复苏、文化传承等问题。2009年,发起人颜俊辉建立社会企业“一针一线”,在成都成立了第一家专卖店,目前“一针一线”在全国开设零售体验店5家。“一针一线”品牌采用“设计师+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品牌参加羌绣时装表演、为客户定制手工绣品、多渠道销售羌绣精品,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建立线上专营店40余家,依靠销售盈利实现自我造血和社会回馈,保护与传承羌绣文化。
2 刺绣产业现存问题与影响因素
2.1 刺绣产业现存问题
绣品本身的问题主要在于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已发生变化,但绣品的工艺、题材、形式、内容创新远远没有跟上这种变化,导致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样式偏于传统且形式单一,部分商家版权意识不强,抄袭仿制品泛滥导致绣品质量参差不齐。另外,机械刺绣对手工刺绣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手工刺绣不拘泥于场地,但耗费的时间成本高,导致手工绣品价格偏高,机械刺绣的崛起迅速取代了相当一部分的手工刺绣,绣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对手工绣品来说,除了有时间成本外,还有技术门槛,由于绣娘技术水平不同,市面上的绣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放心购买产品。
社会发展至今,刺绣技能已不再是妇女必须掌握的技能,许多女性都选择外出打工而不是通过制作绣品增加收入,刺绣行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人才培养不仅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也是制约刺绣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根据统计,目前共有378位传统美术“非遗”传承人,其中70%超过50岁,而在绣工中,大部分人的年龄都超过了40岁,不少“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或者有心学无人教的困境。各地政府在培养高水平人才方面付出了许多努力,现实情况是培养高水平人才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不仅需要文化修养,也需要艺术修养,这导致刺绣行业虽然从业人员众多,但高阶人才稀缺,绣品更多作为工艺品而非艺术品存在,消费者购买欲降低,制约市场发展。
市场秩序混乱,缺乏竞争规则。在调查刺绣企业的过程中发现,随意模仿抄袭他人产品、冒用他人品牌以及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层出不穷,刺绣产业的市场规划尚不成熟,并不能约束商家。如今刺绣产业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许多商家依旧缺乏法律知识,忽视知识产权保护,扰乱市场秩序。市场定价没有明确标准,高价导致市场缩小。市场中高端绣品居多,观赏性大于实用性,且材料昂贵,直接拉升绣品价格,由于没有统一的市场定价标准,部分商家在定价时会故意抬高价格,使普通人难以企及,这不利于刺绣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
2.2 影响刺绣产业发展的因素
苏绣发展中心镇湖区地处太湖边,三面环湖,水上交通贸易非常便利;长沙湘绣城位于三条高速公路立汇点上,各交通要道在此纵横交错,陆上交通十分发达;羌绣发展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高原,主要依靠公路及铁路交通运输;苗绣主要发展地在贵州省,但地区多、分布散。各地交通条件不同导致交通运输能力也各不相同,相比陆上交通,水上交通能力更强,这也是苏绣产品在市场上独占鳌头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同,苏州自古以来就以苏绣闻名天下,各阶层人士对苏绣都有一定的了解,对苏绣的针法、材料、纹样等进行持续研究与更新,而羌绣、苗绣等绣种的绣制者多为家庭妇女,在劳作之余按照传承的纹样进行刺绣,鲜有创新。不同地域的文化发展水平决定着从业人员的数量及质量,镇湖区总人口2万,刺绣从业人员有8000人,近40%的人都在从事刺绣行业,苏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有11人,但也有许多绣娘鲜少与外界接触,刺绣多为消遣活动而非维持生计的工具,从业人员数量与质量都在下降。
刺绣产业属于文化产业,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3]。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随后各地方政府也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这些政策法规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任务和举措,为建立当地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支撑。从苏绣的成功来看,地方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对人们的消费意向起到引导作用,激发了群众的消费欲望,从而促进了刺绣产业的发展。随着刺绣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监管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政府明确要求提高市场规制能力,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安全,为刺绣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3 刺绣产业发展策略
3.1 资源开发IP化,强化品牌建设
IP的形成源于两个层面:一是内容开发,IP代表它已经过市场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衍生开发更有可能获得成功;二是商业收益,IP意味着它已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和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一方面存在粉丝效应,可以让粉丝为情怀买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传播效率,节约营销成本[4]。基于此,刺绣产业可以根据各绣种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IP,有效利用资源,同时开发IP衍生品,如动漫、服装、文具、日用品、创意家居等;与其他产业IP进行跨界合作,借助与不同品牌碰撞产生的化学反应制造话题,扩大受众面,吸引新用户,实现品牌年轻化与新颖化。创意创新是品牌建设的核心,通过创新设计突出产品多元化的功能属性,从材料、纹样、形式等方面进行跨界创新设计,突出IP品牌文化内核,兼顾产品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做好品牌形象建设,为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注重售后及形象维护,与顾客建立稳定、优质的长期联系,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形象。
3.2 传播模式多样化,利用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平台的特点是开放、高效、互动性强,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多渠道传播模式实现刺绣品牌的创新与发展。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搭建信息传播渠道,获取流量,创作刺绣相关内容,以图文、视频、直播等方式向大众输出刺绣文化,通过信息展示与互动,实现商品引流与信息变现。利用淘宝、京东、天猫、亚马逊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售卖商品及服务,以电子流代替实物流,降低成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易;以电商平台为商品信息的载体,更有利于实现刺绣虚拟产品变现;商品使用信息回馈,有利于商家了解大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审美观等,掌握市场发展趋势,扬长避短,不断更新升级商品。利用互联网行业平台,监督从业者的不良行为;积极调和行业内纠纷,为刺绣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为刺绣行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依据,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促进行业发展。
3.3 创新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环境
目前我国刺绣产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主要为政策驱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用处不大,要创新市场管理方式,帮助刺绣产业更好地发展。推进综合性市场法规的完善与落实,培养知法懂法的执法人员;对胡乱定价、违法经营的商户,进行信用公示,限制其产品进入市场;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的监察作用,设立举报电话,开通投诉邮箱,并定期对商户进行抽查[5]。重视刺绣产业项目建设,激活市场,项目内容要做到精、准、新,在充分理解传统、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使用现代设计方式,不断改进设计;项目落地需要专人监管,定期查验进度,遇到问题要及时、迅速地解决,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如融资问题、人才问题、版权问题等,切实将法律法规落实到个人层面。
3.4 人才培养全面化,多渠道培育人才
建立刺绣培训机构,培育兼具文化涵养与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传授技巧,更需要提高审美及设计能力,通过创新设计突出产品多元化的功能属性,从材料、纹样、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兼顾产品的实用性与观赏性;针对各个层次的人才设计系统的培养计划,与高校、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刺绣专业、创新教学方法、成立研究所,全方位培养人才。做好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评选工作,打造高端人才扶持项目,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意人才开展刺绣类项目合作。同时,引进市场管理、物流运营、产品宣发及外贸销售等方面的人才,建立完整的刺绣产业链,以保证刺绣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4 结语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以刺绣产业发展带动刺绣技艺传承是切实可行的,要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创造性、协同性的刺绣产业链,生产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借助新平台与新技术,找到刺绣产业的发展道路,在助力刺绣技艺活态化传承的同时帮助更多人解决就业问题,推动刺绣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意,蔡正惠.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传承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1):22-23.
[2] 何纯.湘绣产业:困惑与希望同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102-106.
[3] 李游.由2020年度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看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22(3):26-31.
[4] 吴军.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8-10.
[5] 许立.我国文化产业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重慶:西南大学,2019.
作者简介:丁赛兰(1998—),女,河南信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
王欣(197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