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马仪仗到遮阳挡雨——伞的旅行记

2022-05-30 21:05刘小方
百科知识 2022年17期
关键词:挡雨遮阳旅行

刘小方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面对火辣阳光或瓢泼大雨,寻求暂时的遮蔽是人和动物共同的本能,一大片叶子或木板,甚至双手都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这时,如果行人手中有伞,则会觉得更加便利和舒适。除了遮阳挡雨,花花绿绿、造型各异的伞还能凸显个性,增添生活美感。在含蓄内敛的东方社会,伞还成为女性展示自己优雅身姿的理想器物,如《白蛇传》中携伞游览西湖的白素贞、戴望舒诗作《雨巷》中撑伞的丁香般的姑娘、日本浮世绘画家铃木春信笔下的《雪中相合伞》等。对于现代人而言,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大街,还是在摩肩接踵的广场,撑把伞就能拥有相对私密的空间。

追溯伞在中国的早期旅行历史,黄金贵先生认为,伞最早是方形的,作为宫廷仪仗出现,“其伞面均为锦、罗、绫之类,故又称四幅伞”。从早期伞的材质可知,其应该多用于遮阳而不是挡雨。阳伞在世界其他早期文明中也同样存在,如在古埃及墓穴壁画中,法老及权贵阶层也使用遮阳的羽毛伞以示尊贵。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伞旅行到亚述和波斯帝国,成为呵护古代西亚君主权威的神器。美国历史学家威廉·桑斯特在《伞和它们的故事》一书中认为,16世纪时,来自中国的油纸伞旅行到了欧洲。雨伞的普及让人们避免了因淋雨而引发的各种疾病,助力了1750—1850年百年间英国人口的大幅增加。

从盖到伞,伞的中国旅行

在中国,伞最早叫“盖”。王力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书中指出:“中国最古老的伞出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初年,是装在马车上使用的车盖。”关于盖,《周礼》中也有“轮人为盖”的记载。唐末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述,最早的盖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由此可知,当时的盖主要是作仪仗之用。

将盖作为伞的源头,是因为古代盖的造型、构件几乎与今天的伞一样。根据王力先生的研究,周代的盖,其顶部是一个圆形的盖头,盖头上有象征天上星宿的28个孔。这些孔用来插辐射状分布的伞骨,伞骨的末端还插有青铜制的盖弓帽,盖弓帽中部留有一个小钩,用来钩住伞顶所覆盖的布。

从西周到东汉,考古发掘所见到的盖都不能像后世的油纸伞那样自由开合,但是盖是可以从车身拆卸使用的,所以史料中多有孔子使用或借用盖的记载,如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孔子家语》中则说“孔子将近行,命从者皆持盖” 。

从存世文物看,先秦时期的盖都离不开车而存在。如1973年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墓出土的战国《人物御龙图》,其画面中人物侧身直立,正驾驭一条巨龙,巨龙身体舞动宛如一辆大车,人物头顶上则有飘逸的弧形盖,盖的边沿还悬挂三条垂缨。1978年陕西秦始皇陵出土的两辆铜车马也都有盖,一号车的盖为圆形,二号车的盖呈穹窿形,两车的盖与我们今天的伞在外形上颇为相似。

不过,从车上的笨重构件变为手中轻盈之物,从皇家仪仗所用到民间遮阳挡雨之物,伞的中国旅行还是经历了数百年。从字形上看,“伞”属于象形字,中有长柄,上有伞顶,内有伞骨以张撑伞面。但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伞”字来看,至少在两汉时期,单手可撑起的伞还没有出现。那么,伞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大地的呢?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晋代诸臣皆乘车,有盖无伞。元魏自代北有中国,然北俗故便于骑,则伞盖施于骑耳。疑是后魏时始有其制也,亦古张帛为伞之遗事也。”历史上,元魏指的是鲜卑人拓跋珪建立的北魏,也就是说,因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的原因,人们发明或改良了一种更轻盈的、可以用于马上而不是车上的盖。换言之,伞率先在内蒙古、山西一带诞生。对此,清代学者陈元龙也在《格致镜原》中考证说:“前代士夫皆乘车有盖,至元魏之时,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便于步行骑马,伞自此始。”

可以手撑的伞诞生在中国北方之后,南朝陈(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也很快出现了制伞的工匠。宋代陶毂在《清异录》中记载:“江南周则,少贱,以造雨伞为业。”在隋代山东嘉祥徐敏行夫妇墓的壁画《徐侍郎夫妇宴享行乐图》中也有伞,画中一人手撑圆顶的红伞,这把伞下有一圈五个斜撑骨,很显然伞质轻盈,而且可以自由开合。另外,在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唐太宗的身后也有宫女撑一顶红伞,伞形与隋代墓葬壁画上的伞相似。

当然,这一时期的伞有可能仍多作遮阳和仪仗之用,雨伞普及到民间的时间则为北宋前后。在伞成为雨具之前,中国人避雨主要使用蓑衣和斗笠。因为伞的避雨功能,人们也称伞为“笠伞”。唐代李延寿在《南史》中说:“徒行市道,不择交游,有时途中见相识,辄以笠伞覆面。”而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则出现40多顶或圆顶或方顶的伞。根据吴自牧《梦粱录》中的记载,南宋都城临安制伞业极为发达,堪称全国之首。直到明代的《正字通》中才有“伞,御日避雨,可以舒卷者”的定义。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伞是由古印度旅行而来,如东晋王嘉在《拾遗记》中就有“沐胥国来伞”的记录。沐胥即身毒,是古代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在这则记录中,来自印度的“道术人”(有可能是婆罗门教徒或佛教徒)来到燕国,为燕召王表演幻术,幻术中便出现了盖,即伞盖。当然,在汉地和藏区佛寺中,伞盖的确常见,它一般安置在佛像身后,扮演着驱魔辟邪的功能。佛教密宗中也有《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等早期经文流传,不过在早期佛教绘画或造像艺术中却未发现伞盖。根据学者的研究,唐初,佛教中的伞盖才开始在敦煌地区出现,伞在佛教中的出现与汉族文化融入佛教和吐蕃藏传佛教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而不是从古印度旅行而来。

西行波斯与东传日本,伞的亚洲旅行

现有考古发掘成果显示,早期亚洲的伞还出现在今伊拉克北部的尼尼微省。在尼尼微的古浮雕上,亚述帝国最后一个伟大的君主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68年—前627年)所站的车上就有一顶伞。100多年后,在波斯帝国的首都波斯波利斯,巨石上也刻画有两个奴隶为国王薛西斯一世撑伞的情景。在伊朗西北部克尔曼沙赫省的塔·伊·博斯坦遗址中,萨珊王朝的石刻雕像中有一幅国王阿尔达希尔二世的坐像,国王的身后就有一名撑伞的奴隶。雕像中的伞有较长的直线木柄,伞骨由三条弧形固定,应该无法自由开合。在另一幅猎鹿画面的石刻中,国王则坐在由一名侍者护送的马车上,马车上也有类似铜车马上的盖。

美国密西根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的斯图尔特·戈登教授认为,伞很有可能在全世界至少五个地方被独立发明出来,而中国的盖影响了西亚。他的依据是波斯帝国国王用伞的形制,亚述、波斯帝国的疆域及西亚地区与古代中国交流频繁的历史。

伞从中国旅行到朝鲜半岛和日本有着清晰的时间线。“伞”在日语中最早表达为“唐伞”。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日本的伞源自中国唐朝。关于“唐伞”旅行日本,学者们认为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作为日用器物由遣唐使带回日本,其二是作为驱魔辟邪的佛教法器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作为太平洋中的岛国,日本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整个国家潮湿多雨,因此人们对伞的需求很大。在日本,伞有“唐伞”“和伞”“蛇眼伞”“蝙蝠伞”等多个称谓。从古至今,伞、扇和手绢都是日本女性钟爱的伴手小器物,人们愿意撑伞前往参加传统茶道、花道或祭祀仪式。《日本书纪》中的相关记载,则清楚表明了佛教及其法器“伞盖”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再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过程。在《日本书纪》中,“盖”用汉字表记为“绢笠”或“衣笠”,其日语读音也直接借用了汉语的表达。

到了镰仓时代,日本工匠对唐伞进行了改良,增加了使用更加便捷的伞骨开关。毕竟经过了日本工匠自己的设计和改良,所以日本人也逐渐把“唐伞”叫作“和伞”。与中国相同,最初在日本,也只有位高权重者才可以撑伞。伞不仅是遮阳挡雨的工具、驱魔辟邪的法器,对于特定阶层而言,伞还是附庸风雅的器物。

1853年,美国人马修·佩里用坚船利炮打开日本国门,史称“黑船事件”。此后不久,以化学材料或丝绢等材质为伞面的西洋伞逐渐登陆日本。据说因为看到西洋人撑开的伞很像蝙蝠,所以日本人将这种伞称为“蝙蝠伞”。与“和伞”相比,“蝙蝠伞”更轻盈方便,被雨水淋湿后干燥得也更快,因此“蝙蝠伞”在日本很受欢迎。

从遮阳到挡雨,伞的世界旅行

在1952年上映的电影《雨中曲》中,主演在雨中以伞为伴、欢快起舞的镜头至今都是经典的电影画面。而在近几年上映的电影《王牌特工》中,雨伞更是成为超级武器,大杀四方,伞在西方通俗文化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在西方语言中,伞一直对应两个完全不同的单词:其一是Parasol,来自意大利语Parasole,原意为遮阳;其二是Umbrella,来自拉丁文的Umbra,意为阴影。不难看出,伞的西方起源主要是用于遮阳,而不是挡雨。

在马可·波罗的笔下,1257年前后的蒙古大将军出行总有一顶伞呵护,以显示他的尊贵:“凡十万军的统帅,或一支大军的总指挥官……当他骑马外出的时候,头上总撑着一把伞,表明他的等级和权力;落座时,总是坐在一把银椅上。”成吉思汗西征与中国伞旅行伊斯兰世界之间是否有关系,目前还不清楚,但从13世纪开始,伞从伊斯兰世界向周边的非伊斯兰国家传播的迹象明显,可能是受贸易或宗教传播影响,从中东到北非突尼斯、摩洛哥,再到东非的摩加迪沙,西非的贝宁等国家都有了伞的踪影。14世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就留下了摩加迪沙国王使用遮阳伞的记录。

从时间上看,欧洲最早的伞出现在9世纪的基督教文献《乌特勒支诗篇》中,在书中插画上,一位天使正在给大卫王撑起一把伞。斯图尔特·戈登教授指出,在这幅插画之后,欧洲再也没有找到用伞的证据。直到13世纪,仪仗用伞从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旅行到西班牙地区。之后,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在与亚洲的贸易中也把中国伞、日本伞带回欧洲部分地区。

传记作家约翰·伊芙琳在1664年的日记中提到一位名叫汤普森的法国天主教牧师拥有颇为丰富的东方藏品。这位牧师曾在中国和日本传教多年,在他的藏品中,约翰·伊芙琳发现了一把很像女士使用的“扇子”。但这个“扇子”要大得多,不仅有长长的手柄,还可以上下张合,“扇子”顶部还有汉字和图画。幸运的是,细心的约翰·伊芙琳还将这把“扇子”画了出来,很明显,这是一顶中国的伞。大约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阳伞作为时尚、舒适、奢侈的象征,成为法国皇室、教会和贵族女性生活中的必备品,如法国画家查尔斯·勒布伦1670年的画作《大臣赛吉耶和他的服饰》中,就出现了两顶绿色的阳伞。

与法国相比,伞在多雨的英国流行要更晚一些。1721年出生在英国南部港口城市朴次茅斯的旅行家兼商人乔纳森·翰威,是中国雨伞旅行英国的关键人物。这位旅行家在17岁时前往葡萄牙成为一家商行的学徒,学成回到伦敦便成立了自己的商业公司。在他31岁那年,他前往俄国和波斯等地进行纺织品的贸易。他还来到了中国广州,在这座城市里看到了雨天撑伞的人们。作为商人,他敏锐发现了商机并果断将雨伞带回伦敦,并成功仿制出蘑菇头形状的雨伞。

让乔纳森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伦敦人要么觉得伞的样子很奇怪、很突兀,要么觉得一个大男人打伞显得娘娘腔。当乔纳森撑伞走在大街上时,不仅有小孩向他丢东西,还有些马车夫故意驾着车溅他一身泥水。但是凭着过人的勇气和毅力,无论是周游世界还是走在伦敦的街头,乔纳森在每个雨天都坚持打伞。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改变了英国人的观念,让伞成为中国舶来品中最受英国人欢迎的器物。

关于伞在欧洲其他国家旅行的信息,1913年的《民国汇报》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德国制伞之始在1750年,持伞步行,群惊美妙。1791年至1843年,法国发明无数新式之伞,如杖用伞、望远镜伞、钢笔伞、自行车伞等皆是,最奇者,伞柄附以避雷针,而旅行者无触电之虞。”

时光荏苒,在伞完成世界旅行的200多年后,位于浙江上虞的崧廈镇以年产6亿把伞、产值13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的制伞地区,中国成为世界伞业的制造中心和新的旅行原点。

猜你喜欢
挡雨遮阳旅行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海芋伞
飘雨的那天
重型车空气滤清器前进气道的流场分析
可帮忙挡雨的背包
建筑遮阳的基本形式选择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