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足球老是内讧?

2022-05-30 10:48白莉莉
看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马蒂亚加拉齐达内

白莉莉

2018年7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法国球员保罗·博格巴(中)与兄弟马蒂亚斯和弗洛伦丁一起庆祝世界杯冠军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法国在内斗。

如果非要给每个国家的足球队定一个调性,那么法国队的特性一定是:内讧之王。

就在8月底,法国球星保罗·博格巴的哥哥马蒂亚斯·博格巴,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个视频,在视频中他亲自出镜,控诉弟弟博格巴这些年的不端行为,并称自己接下来会持续爆料,让全世界都知道弟弟的真面目。

保罗·博格巴随后报警,并反手爆了一个哥哥的料:今年3月自己回巴黎老家探亲时,被一个持枪团伙绑架,其中就有自己的哥哥马蒂亚斯。博格巴说,绑匪团队控诉博格巴在成名后不关照儿时玩伴,并敦促博格巴缴纳一笔“保护费”,这样的话,未来13年他就可以不受外界“欺负”了。团队中不仅有哥哥马蒂亚斯,还有好几个博格巴儿时的伙伴。

随后,马蒂亚斯在网上回应弟弟,说自己其实是被弟弟陷害,还爆料称博格巴私下请巫师作法,给国家队队友姆巴佩施咒+下蛊。

一个并不复杂的新闻,引发了国内外球迷的热议: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开赛的世界杯上,我们又会看见一个四分五裂、内讧缠身的法国队吗?

“坏小子”大本营

讲起“那些年法国队的内讧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萨米尔·纳斯里。

1987年出生在马赛郊区的纳斯里,来自一个北非家庭。他第一次进入国家队的2007年,头顶着的是“齐达内接班人”的光环。刚刚入选国家队一年时间,他就参加了2008年欧洲杯。

马蒂亚斯·博格巴通过社交媒体控诉弟弟保罗·博格巴的不端行为

那届比赛,法国和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一起组成了死亡之组,法国队首战0比0战平罗马尼亚,随后1比4惨败给了范巴斯滕执教的荷兰队,小组赛最后一场又0比2不敌意大利,三战一平两负积1分,小组垫底被淘汰。不过那届欧洲杯,法国队最受外界关注的,不是他们在场上的糟糕表现,而是纳斯里和亨利的“抢座位”事件。

在欧洲杯期间的一次训练后,纳斯里率先上了球队大巴,随后他看见一个人站在自己面前,这个人就是大帝亨利。亨利告诉纳斯里:“这是我的座位,请你换个位置坐。”

当时在座位上听歌的纳斯里摘下耳机,回答亨利:座位上又没贴你的名字,我干吗要换?

亨利随后耐着性子,向纳斯里解释,自己从进入法国国家队以来,12年一直都享有这个位置,他相信这个位置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纳斯里于是起身,换了个位置就座。

这件事,其实没有给纳斯里造成任何困扰。在多年后接受《队报》采访时,他承认自己当时确实坐了亨利的座位,并称这是一次误会,还说亨利其实人很好,他和亨利此后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次事件,让他和当时阿森纳的法国后卫加拉闹得不可开交。和亨利同年的加拉当时31岁,是法国队元老,加拉认为,纳斯里的行为不可饶恕,因为作为年轻人的纳斯里,根本不尊重法国队内的老将。

纳斯里则在8年后,回顾了自己和加拉结下的梁子。

一个球员对于国民身份的观点,决定了他踢球的态度。

纳斯里和加拉的关系,在2009年堪称势同水火。加拉后来在做客法国蒙特卡罗电视台时,说自己在一天晚上,甚至怀疑纳斯里要用枪教训自己。

前法国球员萨米尔·纳斯里

加拉在2008年底出了一本新書,名字叫《用防守回应你》,书里写了他和纳斯里的一次看似让人无语、实则意味深长的对话。加拉说:你怎么和我说话的?你以为自己是谁?你才20岁!我根本不是你的朋友。

纳斯里回应道:我也从来没想过做你的朋友。

和队友做不成朋友,和媒体也一样。被外界称为“后齐达内时代最好后腰”的纳斯里,在2012年欧洲杯法国负于西班牙的1/4决赛赛后,在混采区用法国国骂问候了法新社一位记者的母亲,随后他被法国足协禁赛三场,此后基本无缘国家队,并在两年后正式结束法国队生涯。

“坏小子”纳斯里或许只是法国众多叛逆球员中的一员。和他一起被称为法国87一代“四小天鹅”的本阿尔法,则是一个出了名的“性格球员”。2012年欧洲杯小组赛最后一场,法国队0比2爆冷不敌瑞典,下半场第59分钟,本阿尔法被主帅布兰科换下,随后他在替补席暴怒,第二天就隔空喊话主帅:“法国队有比我踢得更差的球员,干吗就换我,不换别人?”

一个不得不让主教练出面解释为什么换人的球员,很难不成为更衣室里的“定时炸弹”。本阿尔法说过的最“风骚”的一句话是:“既然选我踢比赛,那就应该让我踢全场,不然,你干脆别让我踢得了。”

内讧:法足“传统艺能”

其实,不光是本阿尔法和纳斯里“活跃”的2012年,早在2010年,法国队在南非世界杯上就曾因罢训事件震惊世界,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都不得不介入处理这起国家队内讧。

那么,为什么法国足球会在近20年内,成为世界足坛的“内讧之王”?这一切,要从法国多民族融合的“血泪史”说起。

20世纪60年代,受文化多元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法国社会出现过讨论外来移民身份及其与主流社会差异等议题的研究;到了70年代,法国社会涌现出了一个新词:国民身份。

具体到法国足坛,一个球员对于国民身份的观点,决定了他踢球的态度。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法国齐达内。齐达内是阿尔及利亚后裔,但他从小在马赛出生、成长,虽然成名后移居海外,但他对外始终声称自己是法国人、马赛人,始终无条件支持马赛队,即使他从没身穿马赛球衣出场过哪怕一分钟。

“70后”齐达内,其实赶上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的移民潮:从西班牙、葡萄牙,从北非、西非,移民大量进入法国,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自由、平等、博爱”三词国家格言重新被法国人审视—“自由”意为世界范围内的迁徙自由,“平等”体现为对国民身份的重塑,“博爱”则更像一个张开双臂,迎接不同肤色、民族和信仰之人的姿势。

但我们在观察和思考法国的多民族融合问题时,又不得不考虑另一个因素,即主张观点和思考多元的法国,对待移民的态度也极具分化。这里引述法国政治学者杜阿梅尔提过的一个观点:

法国人对待移民的排外情绪,是对其他民族、其他文化、其他风俗持有恐惧心理的一种原始的社会心态—法国主流社会渴望所有人对法兰西民族价值观与传统的认同,但在面对外来族裔时,这种“成为自我的愿望转向了排斥异己,寻找民族认同下降为仇视外来民族,甚至种族主义”。而且,这些情感的边界并不清晰,所以极右翼力量就是利用这种模糊的界限来煽动民族民粹主义的。

前法国球员、前皇马主教练齐达内

由于家境算不上优渥,纳斯里在马赛成名后,总是对外界对自己和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

球场如同小社会

不夸张地说,这种“融合又分裂”的思潮,贯穿在法国现代社会发展的近一百年里,通过足球这个社会层面的小切口,法国民族融合的现状可以说是纤毫毕现。

拿那个不断在绿茵场上“搞事”的纳斯里来说,他出生在马赛北部郊区,而只需看一下纳斯里父母的名字,就知道他们都是阿尔及利亚移民,而且在法国的职业也都很移民化:父亲是巴士司机,母亲是家庭主妇。

这种在移民家庭长大的孩子,对于身份问题更敏感。由于家境算不上优渥,纳斯里在马赛成名后,前往伦敦、曼彻斯特踢球时,总是对外界对自己和家人的批评耿耿于怀。用队友的话来说,“他很沉不住性子,性格外露,人不坏但总能惹上風波”。

而每当回到法国,尤其是回到风格和马赛迥然不同的巴黎时,纳斯里总需要面对外界挑剔的目光和对自己的各种评论。由于法国近些年高失业率、福利严重式微、社会秩序紊乱,巴黎主流社会归咎于外来种族,也在每一次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次次点燃民族融合的“危机之火”。

种族主义、排外情绪的高涨,也体现在了曾经和眼下的足坛。纳斯里因为自己和家人被辱骂,而在场内、场外做出骂记者、隔空喊话这些过激行为,也恰恰说明了他对“国民身份”的偏执和执拗。

这或许也是法国足球近20年出现各种“内讧乱斗”事件的主要原因。球场小社会,就像法国学者德拉诺瓦说过的那样,民族现象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含有两大重要的哲学命题—承认与归属。如果外来移民作为法兰西民族成员的主体性地位一直得不到主流社会承认,那么自然会影响他们对这一民族的认同与归属。

如今,法国队“内讧”又起,今年世界杯上的法国球星们,还能在进球后,重拾对法国社会的认同和归属感吗?

责任编辑何任远 hry@nfcmag.com

猜你喜欢
马蒂亚加拉齐达内
齐达内的下一站在哪里
马蒂亚斯十项全能双冠王
尼亚加拉
西班牙画家达利:创作因爱而生
“喀布尔屠夫”回国
教练齐达内
陈仙辉、赵忠贤获马蒂亚斯奖
齐达内将圆教练梦
齐达内获封“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