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舒
名著阅读作为现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一环,既是语文教学形势所趋,促进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小学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对名著语言风格有初步感受,对名著情节、人物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和讨论,深入挖掘作品的核心,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更要通过科学的策略推进学生持续性阅读名著,让经典话语滋润心田,让经典人物活跃心中,让学生在阅读中向阳生长。
一、名著选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名著阅读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形势所趋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一環,从过去苏教版中选编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三顾茅庐》等经典篇目,到部编版教材中将《鲁滨孙漂流记》《红楼春趣》囊括在内的中外名著单元,内容趋势大体一致,且名著所占教材比重越来越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领阅读文学名著篇章,根据选文的类型、语言形式的区别,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品味语言结构与风格,对远离现实生活的书中内容进行思考,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感,从而提高阅读核心素养。
(二)名著阅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名著作品中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段段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可以将小学生的关注点进一步引向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他们将自发地了解相关历史文化,在作品价值、文学底蕴以及思想主题的探索中树立善恶分明的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中国古典名著,必然是叩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门的基石,承载着思想领域的丰厚成果。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有利于学生从名著篇章中领会积极的人生观念,受到名著篇章中优秀人物行为准则的影响,并进一步形成健康的道德准则,扩展视野与心胸。
二、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部编五下第二单元以“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为人文主题,以“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为语文要素,带领学生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走进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即四大名著的世界。
早在暑假,学生就在“好书伴我成长”的阅读契机下近距离接触了四大名著从纸质书到影视作品的各个版本,名著情节固然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但以《三国》《水浒》为代表的古典名著,其篇幅决定了宏大的叙事背景、逻辑复杂的情节和跨越时空的人物命运篇章,这些都对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学生能否高效阅读,从中汲取养分,则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充分运用教材,整体把握,巧拨妙引。
(一)读陌生词句,赏语言风格
古典名著单元的四篇选文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文言色彩的词汇,可见编者专家们并不回避古代作家语言习惯造成的理解障碍,更不担心晦涩的用词和超长的篇幅会消减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现象反而指引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疏通陌生化的词句这一环节。
为了提升阅读速度,学生可以运用五上学习的跳读法和猜读法把握大致情节,这不仅有利于降低阅读难度,也更利于在畅快的阅读中激发阅读热情和探索生僻字词的欲望。例如 《景阳冈》中“请勿自误”“端的有虎”“尽气力纳定”等词语都可以在理解“勿”“自误”“端的”“纳定”等关键字的基础上弄明白意思,而“原来恁地”“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则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来连贯句意。学生在整体上感受语言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从详细的语言材料学习当中领悟语言规律。
有些语言虽透露着浓重的市井气息,颇有说书先生的口吻,但诙谐幽默,很具灵动的生气。如《石猴出世》中第一自然段中对仙石的描写:“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让学生品读到石猴投胎降生的人杰地灵,也从中积累到了“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的对仗表达。后面四句话每个分句字数相同,音律节奏明快,短促有力,更让学生对石猴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从中建立起后续的阅读期待。
同为叙事文本的《红楼梦》,除了引人入胜的情节,其中还穿插不少诗词韵文。文人往往“诗以传情,歌以咏志”,作者曹雪芹就把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对世情的感慨宣泄在诗词之中。学生读着“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等金陵十二钗人物判词时,好似拿到了“剧本杀”中的人物设定,奠定了相应的阅读期待。教材中的《红楼春趣》选自原著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林黛玉借柳絮“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感叹自己孤苦无依;薛宝钗笔下的柳絮则是“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壮志。这些诗词虽不如李杜、苏辛的作品脍炙人口,学生却能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人生机遇的悲悯、无奈等体会,可谓是“情动于中”。
(二)品“内心语言”,鉴人物形象
名著选文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源,其本身就是一篇逻辑严谨、意蕴深厚的好文章,尤其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对话,学生对这些话语的理解也是感悟发生的过程,其中渗透着个人认知与对角色的内心剖析。
教学《草船借箭》起因部分时,可以借主问题“周瑜是怎样陷害诸葛亮的?”重点指导学生解读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来回对话。
(1)第一次对话
师:周瑜是吴国的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好吗?
预设:周瑜是知道的,他想陷害诸葛亮,让诸葛亮自己进入圈套。
板书:明知故问定兵器
师:周瑜可真是——阴险狡诈
(2)第二次对话
师:公事是什么?推却又是什么意思?
预设:公家之事,不能找理由推却。
师:你应该怎么读好周瑜的这句话?
预设:冠冕堂皇,一本正经,不容推却的坚定语气。
板书:公事为名难推却
(3)第三到六次对话
师:接下来两人商定了什么?
预设:周瑜给十天,诸葛亮说三天。
师:周瑜表面不动声色,但你们知道,其实他心里?
预设:很高兴,正中下怀。
师:于是他看着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由此可见他的?
预设:险恶用心,嫉妒之心。
板书:定下时间 立军令状
小结:是啊,周瑜步步紧逼(指向板书),把诸葛亮引入他设置的圈套中,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读到周瑜的妒忌贤能和老谋深算。
教者安排学生三次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一为分角色对读,二为从对话内容中读懂人物性格,三为从语气和节奏的变化读好这番对话。读对——读懂——读好,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言为心声,从这段精彩的人物对话中,学生不仅看出了周瑜的步步为营,更明白了诸葛亮的将计就计,完成了“从对话走进人物内心”的语文实践,可见编者从文言到白话的改写也是斟酌再三,可圈可点。
(三)拓教材宽度,促思维发展
教材中的名著选篇往往都是精彩回目的选文,如果局限于教材片段去解读人物行为,不说错误,也至少不够全面。因此,教师需要适时引入原著中前后关联的部分,来充实课堂教学。
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后,大多数学生默认周瑜是陷害他国军师的反派人物,因此冠之以“老谋深算、阴险善妒”等带有贬义的词汇,这是对周瑜形象理解的第一层次。当教师相继介绍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中周瑜与黄盖合力用苦肉计诱骗曹操上当时,有学生认识到周瑜也是具备文韬武略的一名才子,对其认识有所深入。这时再出示草船借箭事件之前原文对周瑜的多次语言描写:
“瑜请诸葛瑾,谓曰:‘令弟孔明有王佐之才,如何屈身事刘备?今幸至江东,欲烦先生不惜齿牙余论,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则主公既得良辅,而先生兄弟又得相见,岂不美哉?先生幸即一行。”
“瑜曰:‘玄德世之枭雄,不可不除。吾今乘机诱至杀之,实为国家除一后患。”
鲁肃告知诸葛亮看穿计策时,瑜惊呼:“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学生开始联系三军割据、孙刘联合抗曹的故事背景,提出周瑜也是为自己所事的东吴在争取人才,可见他对孙权的忠心。他对诸葛亮的杀心并不仅仅建立在嫉妒才华上,更多是出于无法为自己的主公所用,便要为东吴扫除威胁和隐患,可见其也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谋臣。
景阳冈上打虎的武松也是形象多元。课后习题请学生思辨武松是否真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学生揣摩出此时的武松既有自信和底气,又是出于自身面子的考虑,看到了人物矛盾而和谐的性格特点。读到下冈时他决定不把老虎拖下冈子去,也揭示了他内心的胆怯和紧张。学生将此与前文打虎时的威猛相联系,发现武松身为打虎英雄的神勇和同为普通人的弱点,继而从矛盾处出发,去思考领悟: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优缺点共存,才算做到了有血有肉,真实立体,丰满扎实。
对作品、人物有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和讨论,有益于打破学生个人思维的局限性,走向缜密与深刻,深入挖掘作品的核心,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三、聚力推进名著持续性阅读
从整本书的初读到教材选篇的精读,教者梳理故事前沿后续,聚焦精华篇章,从文字语言、人物塑造、精神内核等方面给予点拨,是带领学生领会名著精髓的过程。当热闹的课堂讨论散去,学生仍旧要回归原著,进入名著营造的氛围意境,开展持续性阅读。
(一)辐射阅读 建立关联
人物的形象、性格、命运往往随着情节发展而进一步洗礼,如果能由教材的“点”辐射向原著的“面”,学生将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清晰的人物关系图谱和时间空间顺序表,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合归纳,形成学生自己的阅读笔记。如学完武松打虎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与武松相关的第二十三到第三十二回,多维度认识武松的性格形成,思辨武松打虎的是非。不同作家塑造的形象独特经典,绝不雷同,对于同一事件,不同人物往往也会收获不同的结果,如李逵、解珍解宝兄弟猎虎杀虎所用的不同兵器、所处的不同场景,让学生体验到名著故事中的“奇妙联动”。
(二)表演阅读 身临其境
一段历史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就是一场人生。学生在阅读中对人物的外貌、性格、绰号、兵器等特征有了一定了解,也会为主人公的遭遇和经历而牵挂于心,教者尽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再现故事经典情节。学生自发进行人物大咖秀,利用手边现有材料进行改造,加以创新,如塑料袋扎头巾、扫把变为方天画戟,这都是最为妙趣横生的阅读交流。
五下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设计了“怎么表演课本剧”的相关指导,学生在改编剧本中比较不同故事的情节,思考怎样的场景和人物对话更易于呈现;在确定角色的过程中不断贴近人物特点。对于服装、道具、台词的揣摩都将给学生带来和名著文本对话的体验,对名著深度阅读起到促进作用。
(三)阶段阅读 常读常新
正如冰心在《忆读书》中谈及自己读红楼的经历:“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红楼春趣》时既难以体会贾宝玉面对美人儿风筝的怜香惜玉,对丫头与贵族姑娘之间的性格区分也不甚敏感。他们读起《水浒传》中的快意恩仇来更过瘾带劲,对刘关张、诸葛亮等人的仁义忠勇更为敬佩。其实,在本单元设置《红楼梦》选篇作为自读课文的目的,并非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读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兴亡盛衰之感,而是将其作为追求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子,培养其广泛的阅读兴趣,从经典名著出发,“多读书,读好书”,氤氲腹中的一点书香和才气。等学生长成青年,人到中年,从书外世界的美好再走进《红楼梦》的时过境迁时,自然而然也就领略到了其中的文笔美、人性美和悲剧美。
教育家叶圣陶最早提出“整本书阅读”的理念,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语言素材的锦囊袋,是人物丰富内心的写照。相信学生在名著阅读的熏陶下,能够让经典话语滋润心田,让经典人物活跃心中,并指引自身在阅读中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