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2022-05-30 10:29:31林萌萌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4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优化策略内部控制

林萌萌

摘要: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目标为7%以上,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目标为10.6%。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和研发经费的大幅增长,如何完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从而促进预防经费使用风险、科技转化经济发展动能成为各科研单位关注的重点。文章以案例分析方式,选取A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从内控五要素出发剖析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科研经费内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建立健全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

科技创新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和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对贯彻落实科技强国战略、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等国家方针政策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健全科研经费内控体系是攻坚克难推动科技改革、落实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防范化解内外风险的迫切需求

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导致全球经济面临困境,国内高质量发展阶段科研布局任务艰巨、挤占套用骗取科研经费现象屡见不鲜、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严重、科研与实体经济未深入融合,这些风险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优化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是审计工作主动识别科研创新风险、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提高创新链条效能的迫切需要。

(三)实现新时代审计使命的迫切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审计工作,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消除审计监督盲区,提升审计成果质量。新时代审计人员应当提高专业能力素质,坚持科技强审,落实问题导向和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开展科研经费内部控制评价,是审计人员施展监督评价职能,发挥建设性服务作用的本职工作。

二、A公司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A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植根于低温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公司科研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级、省级科研拨款,科研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0%。

2014年,A公司根据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建立内控体系,目前《A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包含200多项业务流程,每年内控评价涵盖“三重一大”决策、资金管理、科研项目、资产管理、物資采购等多个重要模块,内控体系的建立为规范治理机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A公司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科研经费控制环境较松散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鲜明特征,长期以来A公司党组织对审计工作的直接领导效用发挥还不充分,未建立审计工作向党委汇报等制度,在构建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上存在不足。

营造内控文化是有序推进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效能的重要基础。由于A公司“重科研进度、轻科学管理”的固有思想,科研领导和员工普遍对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狭隘地认为内部控制体系仅仅是流程再造的行政任务,片面地认为新增的必要审批流程延长了原本简单粗放的执行过程,降低了创新效率、阻碍了科研进度。

(二)科研经费风险评估不及时

A公司在多年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逐渐摸索建立了风险识别和评价机制。但是,基于科研管理专业性较强、执行步骤较多、业务覆盖面广泛、科研过程漫长等难点,公司关于科研经费的专项风险评估机制仍然在酝酿中,导致现阶段科研经费的风险识别不充分、风险评估不及时、风险评价方式不规范。

(三)科研经费控制活动不严格

1. 制度修订不及时

2021年7月28日,国务院出台简化预算编制、推行经费包干制、加大科研人员激励等六大新规。虽然A公司制定了《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制度,但因常年没有更新,已与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最新要求不匹配、不吻合,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2. 费用报销不规范

审计人员在检查A公司经费支出发票时,发现存在来自同一供方的发票连续编号而业务时间不合理、发票抬头为个人、劳务费用领取单代签字、1000元以上的评审费领用未采取银行转账支付、超标准住宿无完整审批等情况。这类费用报销不规范的问题一方面反映出报销制度存在严重设计缺陷,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财务付款监督不力和专业化服务不足。由于财务人员对科研项目掌握程度不深入,忽略发票所代表的经济活动与科研的关联性,在报销环节难以发现与科研无关的支出,无法有效预防和发现挪用套取科研经费的舞弊风险。

3. 外协方选取不合理

利用外部资源辅助科研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然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外协管理不当会对科研项目造成不良影响。审计人员在外协管理内控测试中,发现存在部分符合公开招标条件而采取内部比价、供方资质调研不足、外协管理松散影响项目总体进度、外协合同未明确科研成果归属导致产权争议的情况,这些问题隐藏着科研成果外泄和国有资产的流失的风险。

4. 项目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A公司存在重科研项目承接却轻成果转化的现象,一旦项目结题验收,公司仅仅根据经费拨付单位要求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对成果转化的设置较低,且未能在结题后结合市场导向对科研成果进行产品开发规划,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研发成果闲置的情况。

(四)科研经费信息沟通不顺畅

科研项目涉及科技部、项目部、财务部、固定资产部、物资部、后勤保障部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的通畅性和精准性是架起沟通桥梁的必备条件。目前,A公司ERP系统中设计研发、方案评审、采购申请、合同签订、材料验收、库房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相互独立,未形成以科研项目贯穿始终的综合型系统,信息化工作推进缓慢造成科研进展、经费使用和预算完成情况无法实时更新,降低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五)科研经费内部监督不充分

A公司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专门开辟“科研管理”模块,每年度组织内控评价小组对全单位开展内部控制测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和评价作用。然而,根据2014~2020年度的内部审计计划,公司并未对科研经费实施专项审计,也未对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另外内部控制测评报告对科研经费的披露不足。公司审计和内控监督范围不全面、管控程度不深入,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力度有待加强。

三、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优化策略

(一)强化政治导向作用,营造风险管理意识

为进一步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A公司不断锤炼政治眼光,在《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等制度中明确规定审计各项制度、重要审计报告、内控测评报告等重大事项均应报送党委会审议决策,坚持用政治眼光审视科研创新潜在风险,有效促进公司战略目标与科技强国的基本国策有机衔接。

A公司聚焦主责主业,通过一名审计人员对接一个部门的“1+N”模式,对涉及科研创新的内部控制脉络和工作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组织财务、采购、科研、固定资产管理等部门参加内控评审,将机遇意识和风险防控理念谋篇布局于科研项目全过程,合理简化不必要的繁琐环节,通过精简流程和提供咨询服务激发科技人员的合规意识,形成用钱有度、诚信科研的良好创新生态。

(二)明确科研项目风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科研项目启动、实施、后续评价等各个阶段进行风险分析,A公司组织科研相关部门梳理出管理制度、立项申报、项目预算、项目组织、采购及外协、经费核算、成果管理、项目评估等七大风险业务活动,并经过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评审研讨,确定重大和主要风险事项,汇总形成科研经费内部控制风险库。随后,每半年度根据单位实际运营情况进行风险事项和风险等级的重新评定,以确保风险库的时效性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从而及时反映科研经费高风险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

(三)加强薄弱环节管控,堵塞内部控制漏洞

1. 及时修订规章制度

在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A公司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三个区分开”要求,大力破除阻碍科研进步的陈旧规定,客观审慎做出审计评价。例如,及时根据“50%以上科研项目经费用于人”的新政要求,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制度,释放调动科研创新活力,促进和激励基础研究,从而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 严格规范费用报销

一是完善费用支付标准和办理程序,在关键环节遵循“分级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二是明确各个岗位职能的权责义务,业务经办人员对所报销的费用负有直接责任,应当保证经济活动和报销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保留合同、劳务费用领用单、评审会议人员签到、正规发票、经费报销审批记录等各类原始凭证;每个项目配备一名财务助理提供专业服务,专门对报销发票与科研项目的相关性进行检查核对,正确划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减轻研发人员事务性负担。三是定期开展报销监督工作,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分析,抽查发票真实性,及时纠正不足并进行调整。

3. 加强管理外协外包

一是在立项阶段规划外协外包事项,初步明确相应技术要求。二是依法依规开展外协供方选择,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公开招标事项。三是在外协选择时进行供应商考核,对外协方的技术能力、资质、信用进行评级。四是加强科研合同审核,明确本单位和外协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外协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明确外协进度和验收条件,明确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避免任务界面不清晰的情况。

4. 落实开展绩效评价

一是建立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細化绩效评价指标,除了经费拨付单位关注的资金使用合规评价外,还要根据科研项目的初始目标达成率、成果产出率、结项及时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细化评分标准。二是构建科研成果运用长效机制,拓展产学研合作融合,推动科研项目进行市场化开发,提高科研项目绩效和科研经费保值增值。

(四)打通信息沟通桥梁,推进动态内部控制

A公司建立以科研项目为主导的跨部门的信息系统,根据立项、研发、结题的时间链条串联起每个业务部门的工作任务,在采购、外协、验收每个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设置查阅汇总、信息提取运算功能与审批权限。在信息系统中,就财务部门而言,当前研发阶段的经费预算和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有助于将预算执行偏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就物资管理部门而言,领用申请、出入库信息清晰可见,促进形成了购入资产的共享机制,降低了科研资产流失的概率;就研发、采购、外协、验收部门而言,信息系统界面显示现阶段的业务环节,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可以对比计划节点进行考核,优化资源配置解决当前节点遇到的困难;就科研成果管理部门而言,实物成果和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内容都收录在信息系统中,有利于筹划产业经济的开发。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使得科学研究工作节奏愈加紧凑,科研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五)统筹科研监督手段,提升内控监督能力

A公司在审计工作规划中重点关注科研管理,将科研项目经费专项审计、科研项目相关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纳入年度审计计划,结合定期对科研部门开展内部巡察工作,规划统筹综合监督与专业监督,协同全面撒网和重点突破,推动科研经费监督形成常态化、多元化、动态化震慑。

提升内控和审计业务能力是提高监督质量的原生动力,A公司一方面应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上下功夫,一方面创新内部控制工作手段,将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评价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与科研经费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有机结合,作为审计对象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巩固和拓展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整改效果,做实监督后半篇文章。

综上,A公司通过优化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促进科研管理制度更加符合科研规律、资金使用更加高效、科研热情更加高涨、科研成果转化更加迅速。

四、结语

在科研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减税降费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自身应当借力改革东风激活工匠精神,完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创新引领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静.基于满意度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优化策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21,36(04):35-42.

[2]杨丽敏,陶喆.基于内部审计谈医院科研经费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21,28(07):665-667.

[3]普云飞,杨清.科研院所科研财务助理岗位运行机制的设计构想[J].财会学习,2021(21):22-24.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优化策略内部控制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1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56:40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9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